同化政策的犧牲品

毫無疑問,目前導致這個部族生活困難的原因還包括人們淡薄的教育意識。許多父母認為孩子高中畢業已經足夠,對繼續上大學的問題漫不經心。目前,持有高中以下文憑的人隻占部族全部人口的43.9%。

如果常年生活在與城市隔絕的地方,自己也會認為永遠生活在這裏是命中注定。嗜酒成性、吸毒成癮的惡習不斷蔓延,孩子生活在荒誕的家庭環境裏無法安心讀書。事實上,有不少孩子是由祖父母和親戚撫養或者在福利院裏長大的。

巴博基瓦裏學區向無家可歸的孩子提供食品、衣物以及淋浴等必要的生活條件。我順便看了一眼學校裏的庫房,除了通心粉和奶酪之類的食物,還有號碼不一的鞋襪,據說都是社會捐贈的。即便在暑假期間,學生們來到學校也能吃到早飯和午飯。

巴博基瓦裏學區的教育長埃多娜·莫麗斯說完,輕輕歎了口氣。

“生活在這種惡劣的家庭環境裏,孩子們的心理幾乎都不太健康,沉重的心理負擔至少讓孩子無法專心學習。”

習慣了部族生活的孩子們即使上了大學,也需要重新接受來自外部世界的另一種考驗。

20世紀80年代,這裏的大學升學率一度有所提高,但有多數學生走進大學後因為不能適應城市生活,一個學期尚未結束就中途退學了。在這些自幼生活在大自然裏的孩子們眼裏,圖森、菲尼克斯等城市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對於這些長年生活在平淡無奇的部族裏的孩子們來說,這個世界太刺激了。

教育意識的缺失和荒廢的家庭環境等各種因素糾纏在一起,不斷釀成了部族的貧困。

至此,我們的采訪鏡頭始終聚焦在托赫諾奧哈姆族出現的社會問題上。然而,這些問題的出現與美國政府的罪孽有著逃脫不掉的幹係。部族人妄自菲薄的懦弱性格多半源自這個國家的曆史。

18世紀的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爆發以後,入侵的白人殖民主義者企圖一口吞掉這片富饒的土地。他們一路向西挺進,沿途不斷掃**部族的抵抗。占領俄克拉荷馬州等西部的部族保留地以後,采取一係列政策和措施迫使原住民逐步同化乃至融入白人社會。第七任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簽署的《印第安人遷移法案》讓這種做法暫告結束。

其後,密西西比州以東的原住民部落迅速向西部遷移,隨著白人開拓西部的呼聲越來越高,政府出麵沒收土地,農場主的強征暴斂等恣意踐踏部族保留地的事件接連發生。其中典型的例子是蘇族(Sioux),美國政府曾經保證那片保留地屬於蘇族“不可侵犯的領土”,然而由於當地發現金礦,大片的保留地被白人強行沒收,蘇族最終深受其害。

聯邦政府的強製遷移和同化政策讓許多原住民部族元氣大傷、一蹶不振,喪失了自立自強的民族精神。

幾千年來,生活在索諾拉沙漠的托赫諾奧哈姆族雖然與政府的強製遷移無關,但是,美國的保留地政策讓他們的“領土”大幅度縮水。從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美國三次頒布總統令,擴大印第安人的保留地麵積,而當初留給他們的保留地隻不過是現在的1/10。

托赫諾奧哈姆族的人們用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尊嚴、被剝奪的民族精神和淪為失敗者的曆史,換來了微薄的養老金。這便是他們窮困潦倒、教育缺失,乃至自甘墮落的根源所在。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他們被國家愚弄的處境始終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