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1949年
黃埔中堅,軍旅開端
從法國出發,經過一個多月的海上顛簸,周恩來等人終於看到了香港。這裏雖然還在英國人的管治之下,但它畢竟是祖國的一部分,周恩來等人興奮不已。
船停靠香港碼頭後,周恩來從這裏上岸。9月初,周恩來坐“佛山”號輪船抵達國民革命運動的中心——廣州。周恩來原打算隻在廣州作短暫停留,然後到上海黨中央報到。由於廣州的國民革命形勢發展迅猛,他被留下來,參加中共廣東區委的工作。
1924年10月,中共廣東區委重建,周恩來被任命為委員長兼宣傳部部長。中共廣東區委也稱兩廣區委,負責廣東、廣西、廈門、香港等地黨的工作。
中共中央這時對武裝鬥爭有了一定的認識,掌握革命武裝的問題也顯然越來越緊迫。
在國共合作的形勢下,由於周恩來的才華在中國共產黨內和國民黨內都已被人所知,回國不久,他被開辦不久的黃埔軍校聘為政治教官,給第一期學生講授政治經濟學。1924年11月,周恩來被任命為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這是他在擔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長兼宣傳部部長同時的一項重要的社會兼職,這使得他成為中國共產黨內最早領導並熟悉軍事工作的先驅者。在黃埔軍校,周恩來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黃埔軍校的學生是從全國各地招來的進步青年。第一期學生共有645人,其中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約五六十人,占學生總數的十分之一。黃埔軍校後來培養出來一批優秀人才,單就這一期學生來看,其中有共產黨方麵的著名將領:徐向前、陳賡、左權、蔣先雲、許繼慎、王爾琢、周士第、蔡升熙、宣俠父……也有國民黨方麵的著名將領:胡宗南、杜聿明、宋希濂、鄭洞國、範漢傑、李默庵、李仙洲、關鱗征、侯鏡如、黃維、王敬久、孫元良、黃傑、張鎮、賀衷寒……
這與黃埔軍校全新的辦學體製有很大關係。這一體製的一大特點,是在軍校設立了政治部,開創了中國革命軍隊政治工作的先河。這一點,是通過周恩來等人去實現的。
周恩來就任軍校政治部主任後,以新型的軍事思想、旺盛的革命鬥誌、熾熱的愛國精神、忘我的工作態度,開創了軍隊政治工作的新局麵。
首先,他調了一些共產黨員到政治部工作;其次,他領導建立起政治部的工作秩序和工作製度;另外,他還領導建立和健全共產黨和青年團的組織。
周恩來的革命生涯,從這一時期開始,進入了極度繁忙之中。
除了正常的軍校政治部工作外,他還代表中共廣東區委直接領導軍校黨支部的工作。周恩來身兼數職,各方照應。每天清晨,他步行到碼頭坐船到黃埔軍校工作,傍晚回廣州,晚上到廣東區委辦公室。星期天他還經常到工會、農會作報告。同時,他還抽出一定時間,閱讀馬列著作和處理各種文件。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周恩來代表旅法黨組織在上海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總結了國共合作一年多以來的經驗教訓,強調了無產階級領導權和工農聯盟問題的重要性。周恩來的思路,與大會的精神是基本吻合的。
會後周恩來回到廣州,正趕上軍閥陳炯明圖謀進犯廣州,與廣州革命政府對立。2月1日,孫中山的大元帥府發令討伐陳炯明,革命軍開始了第一次東征。
東征軍分為左、中、右三路。右路軍由東征軍總指揮許崇智率領,黃埔軍校以第一期畢業生為骨幹組建了兩個教導團,參加了右路軍。周恩來以軍校政治部主任身份,隨軍東征。由於軍事工作繁忙,周恩來卸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長一職,改任常委兼軍事部長。
東征中,由政治部發布了一係列嚴明紀律的通告,規定“不拉夫,不籌餉,不強占民房,不用軍用券”等,行軍所至,雞犬不驚。政治部倡議士兵一路高唱《國民革命歌》《殺賊歌》《愛民歌》等歌曲,士氣十分高昂。政治部一再激勵官兵為“救國救民”而英勇作戰,要“千萬愛護人民,不可擾亂人民”。
由於黃埔軍校軍中政治工作的突出成績,當時就有人稱:“革命軍所到之地,人民樂於貿易,自願幫助運輸並代做偵探工作,所以作戰順利,一戰即克服東江,此乃中國軍隊第一次戰時政治工作之成績。”
黃埔學生軍是一支革命的新軍隊,開創了革命的政治工作先河。他們在東征中不僅紀律嚴明,而且英勇善戰,打出了威風。
正當東征軍節節勝利之時,傳來民主革命的先驅者孫中山在北京病逝的消息。3月30日,黃埔校軍在廣東興寧舉行追悼孫中山大會,周恩來以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宣讀祭文。他號召黃埔學生繼承孫中山的遺誌,完成他未竟的事業。與周恩來緊緊地站在一起的主祭人──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兩年後便違背孫中山的遺願,對中國共產黨人舉起屠刀。
9月間,陳炯明舊部在英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支持下,卷土重來,向廣州政府進攻,國民政府決定第二次東征。周恩來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授少將軍銜。這是中國軍隊中首次設立政治部,周恩來也就成為最早的政治工作首腦。不久,周恩來又被任命為東征軍總政治部總主任。後來的北伐戰爭,也延續了東征軍開創的政治工作局麵。
周恩來在黃埔軍校時期開創的政治工作,為以後工農紅軍、八路軍、新四軍以及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毛澤東和朱德等人後來對周恩來開創中國軍隊政治工作的功績讚賞有加。1965年2月21日,毛澤東在與周恩來、穀牧、薄一波等人一起總結政治工作經驗時,還當著大家的麵專門稱讚周恩來:“第一個做政治工作的是周總理。你是蔣介石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做政治工作你資格最老。”
1925年8月初,根據黨組織的安排,鄧穎超來到廣州。
8月8日,周恩來和鄧穎超結為夫妻,沒有舉行什麽婚禮儀式,隻是與前來道喜的黃埔軍校同事和好友小聚了一下。
1925年11月,周恩來率東征軍政治部人員進入汕頭。他被國民政府任命為東江各屬行政委員,負責惠州、潮州、汕頭、梅縣、海陸豐等25縣的地方行政工作。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第一次在一個行政地區擔任主要領導職務。在國共合作時期,周恩來開創了地方行政工作的先河。
在主政東江期間,周恩來作為第一次領導地方政權的中共領導人,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雖然他主政東江的時間不長,但他在東江的日子裏,不辭勞苦,夜以繼日地工作,為建設東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東江地區經過一番整頓和建設,生產逐步得到恢複,社會秩序比以前安定,工農運動和婦女運動迅速發展。
正當周恩來準備在東江地區有計劃地進一步推行各項改革的時候,一股反共暗流已經襲來。
1926年3月16日,廣州國民政府突然表示,接受周恩來曾多次提出的辭去東江各屬行政委員的請求,宣布免去他東江各屬行政委員的職務。這時的周恩來,仍擔任著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副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周恩來從汕頭回到廣州後,掌握兵權的蔣介石反共麵目已暴露無遺了。
蔣介石先是製造中山艦事件,然後清理黃埔軍校和軍隊中的共產黨人。蔣介石製造的反共浪潮不斷地襲來,周恩來也被迫離開黃埔軍校和國民革命軍第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