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影響

在沐浴師爺文化的曆史積澱和江浙文化的豐富內涵的同時,少年周恩來在性格形成上承接了來自生母和嗣母的巨大影響。

論排行,周恩來是父親周貽能的長子。長子出世,周家充滿了喜氣。在母親心中,更是充滿了慈愛。

周恩來的生母姓萬,小名冬兒,在萬家排行十二,因此大家習慣稱她為萬十二姑。萬十二姑的父親萬青選原籍江西南昌,與周恩來的祖輩一樣,也是師爺出身,後來在淮安府的清河縣(後為淮陰縣)做了30年知縣,在當地也算得上是有名望的人物。

萬十二姑美麗、善良,讀過五六年家塾,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由於家庭的影響,萬十二姑性格開朗、精明果斷、樂於助人,嫁到周家後,更顯賢惠能幹,周家的許多大小事情,都離不開她,她也熱心、樂意地盡力幫助別人擺脫困境。

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萬十二姑也常為生活一天不如一天的周家發愁。長子、長孫的出世,多少給這個沒落的封建家庭帶來了一線生機。無論有沒有“大鸞”這種神鳥,父母總是希望長子有出息,將來振興周家。

周恩來不滿1歲時,他最小的叔父周貽淦病危,膝下無子女。按中國封建社會的傳統習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倘若貽淦就這麽死去,不僅祖宗的祭壇上不能放他的牌位,而且遺孀也永遠被家族內外的人看不起。這時一位信奉神明的親戚給貽淦的妻子陳氏出了個主意:“假如把大鸞過繼給你們,就能衝喜消災,貽淦的病也會好起來的,你也可以免除無後之苦……”陳氏左思右想,覺得也隻好如此。

過繼之事與周恩來父母商量時,父親起初很是為難。他需要長年在外麵做事,掙點微薄的收入養家糊口,剛有這麽個兒子,就要送給別人,的確舍不得。但生母是個通情達理、顧全大局之人,她自從嫁到周家,就目睹四弟貽淦被肺癆折磨的慘狀,更理解弟媳陳氏的苦衷。為挽救小叔子的生命,也為弟媳今後的生活著想,萬十二姑忍痛把大鸞過繼給了貽淦和陳氏。

然而,收繼子的喜悅並未給貽淦的病帶來轉機。兩個月後,貽淦去世。嗣母陳氏在悲痛之後,擔負起了精心撫養周恩來的任務。

陳氏出身於書香門第,父親是清朝的秀才,還學過一點醫學,稍通醫術。在這樣的家庭中,陳氏受到過良好的教育,自幼喜好詩文書畫,有較廣博的學識和文學修養。她性格溫和,待人誠摯,辦事細心,仁慈禮讓。由於年輕守寡,她很少出門,終日守在家中與養子大鸞相依為命,把全部的感情、心血和學識都傾注在對大鸞的撫養和教育上。嗣母喪夫的悲痛心情得到了安慰,而周恩來也從小受到了良好的熏陶。

周恩來過繼給陳氏之時,生母萬十二姑又懷上了他的弟弟恩溥。周恩來改稱生母為“幹媽”。稱養母陳氏為“娘”。為了哺育過繼子,陳氏又托人在當地農家為他找了一位乳母蔣江氏,三人一同生活。乳母同樣慈愛、淳樸、寬厚,她在哺養周恩來之時,也把勞動人民勤儉樸實、行善積德的美德,潛移默化地傳給了周恩來。周恩來對乳母也很有感情。

由於特殊的家庭環境和遭遇,周恩來與別人不同的是,在其性格中從小深深地打下了生母、嗣母的烙印……

周恩來從4歲時起,便在嗣母的教育下開始認字和背誦唐詩。5歲時,嗣母又把他送到家塾裏去讀書。這時,周恩來正式起用“恩來”這一學名,字翔宇。這一名字,同樣包含了母親對兒子的慈愛和厚望。之後,他先後讀了《三字經》《千字文》《神童詩》,以及《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等凝聚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書籍,雖然不能全讀懂,但對他的思維個性,卻是最早的熏陶。

從家塾回到家裏,嗣母不僅進一步輔導他學習,而且經常給他講曆史故事和神話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緣》,等等。後來周恩來到南開學校上學時寫了《射舊憶舊》一文,還回憶他“幼時喜聞故事”,對嗣母講的故事具有“輒繞膝不去,終日聽之不倦”的濃厚興趣。

生母萬氏虔信神明,周恩來經常看她燒香拜佛,求東嶽大帝保佑。雖然幼小的周恩來不理解母親為什麽要去拜佛,也不知道神明是什麽,但是,母親與人為善、慈愛寬容、大公無私的品格,在周恩來心中留下了重要的痕跡。後來他對佛家慈悲為懷的教義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並善於與不同思想信仰的人和平相處。1963年10月20日,他在同出席亞洲十一個國家和地區佛教徒會議代表談話時說:

思想上的不同,可以保留,你不要認為共產黨員就一點也不唯心了。不要說一個國家,就是一個家庭,也有各種不同信仰的人。如我的父母信佛,我是共產主義者,這方麵是不一致的。但是在反對外國幹涉、要求民族獨立等方麵則是一致的。

1904年,6歲的周恩來隨生父、生母、嗣母和弟弟一起,搬到清河縣清江浦鎮…(今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外祖父家居住。早在周恩來出世不久,外祖父萬青選就病逝了,但他卻給萬家留下了一大家子人和滿書房的書。這些書,有詩詞歌賦、通鑒野史,還有很多小說,正好滿足了周恩來的求知欲。

起先,生母和嗣母送他到萬家的家塾中繼續讀書,但他嫌教書先生講得不過癮,沒有外祖父藏書裏的東西精彩,便抽時間跑到書房裏去如饑似渴地閱讀。生母和嗣母知道以後,隻好針對他的情況,專門找了一個老師單獨教他,並鼓勵他讀了大量的小說。他讀的第一部小說,是淮陰人吳承恩寫的《西遊記》。這裏麵的神話故事,對他開闊思路、發揮想象力,有很大幫助。他從中也明白了為探求真理不畏艱辛、正義最終戰勝邪惡等道理。看不懂的地方,他就讓嗣母講解,如此這般,他對神話故事、曆史故事和古典小說,更感興趣。

直到40年後,周恩來還清楚地記得:

我小時在私塾念書。從8歲到10歲我已開始讀小說。我讀的第一部小說是《西遊記》,後來又讀了《鏡花緣》《水滸傳》和《紅樓夢》。

周恩來喜歡讀的書還有《三國演義》《說嶽全傳》《盛世危言》,等等。

在清江浦的日子裏,嗣母一方麵繼續教周恩來背誦唐詩宋詞以及曆代名家詩句,另一方麵,開始教他吟詩作對。嗣母把自己作的一些詩拿給周恩來參考,使他在詩詞修養方麵得到了很好的熏陶。他很愛嗣母的詩,以至後來去到東北、天津,以及東渡日本,都隨身帶著這些詩稿。善於與人相處,愛交朋友的周恩來,在清江浦的外祖父家與同輩的孩子們也相處得很好,經常在一起玩耍。在這裏,他過了一段比較快樂的童年生活。

但是,周家的家境越來越破落。周恩來的父親在清江浦隻謀得一個薪水很低的小差事,家裏經常隻能靠借債度日。外祖父家的一大家子人,也經常發生糾紛。由於萬十二姑賢惠、善良、辦事公道,也很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常常擔當調解糾紛的角色。生母總是帶著周恩來同去排難解紛。周恩來邊看邊聽,很欣賞母親先詳細了解各方情況再發表意見的辦法,更歎服母親經過耐心做工作使問題得到妥善解決的本事。從生母那裏,周恩來學到了許多辦事的方法,對日後他的辦事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

過度的勞累,使周恩來的生母積勞成疾,再加上愁悶,她很快就一病不起。1907年春天,周恩來的生母萬十二姑離他而去。

後來周恩來回憶道:“母親在35歲時即患肺疾而死。原因是我家在祖父去世後,每況愈下,母親因操勞過度成疾。”

生母去世,給他打擊很大,生活的一根頂梁柱倒了。這時父親經人介紹,到湖北去謀事了。

好在還有嗣母陳氏。嗣母對周恩來更加關心愛護。但她極少出門,性格好靜,因此身體也漸漸衰弱。1907年夏天,周恩來陪伴嗣母到她的家鄉江蘇省寶應縣治病,住在堂舅家裏。但嗣母病體仍未見起色,兩個月後,她又帶著周恩來回到了清江浦鎮。

在清江浦鎮,嗣母經常給周恩來講淮陰侯韓信的故事……周恩來聽得入迷,感佩韓信胸懷大誌、忍辱負重的精神。

不幸的是,一年以後的1908年夏天,嗣母也被當時的不治之症肺癆奪去了生命。嗣母的去世,給周恩來的打擊最大。他對嗣母感情最深,直到嗣母去世前,他幾乎一天也沒有離開過她。周恩來在極度悲痛之中參加嗣母的喪事,並和兩個弟弟,護送嗣母的靈柩回淮安老家,與叔父合葬。

為紀念自己最親愛的嗣母,周恩來後來在天津參加五四運動被羈入獄期間,正值嗣母祭日,他含淚寫了一篇《念娘文》,情真意切地表達了內心對母親的感情。

接連失去兩位母親,周恩來和兩個弟弟回到淮安老家居住。父親和伯父在外地謀生,小叔父早逝,三叔父貽奎又是個身體偏癱的殘疾人。在周家同輩人中,年齡最大的當屬周恩來了,因此他又擔當起主持家政,維護這個瀕於崩潰的封建大家庭的重任。

這時的周家更是債台高築,周恩來不得不強裝笑臉繼續靠典當借債來度日。這是他最困苦的一段少年時期。

萬苦千難的生活,令他心酸。好在母親以往的言傳身教,給了他很大的幫助,在當家的日子裏,他得到了許多鍛煉。

幾十年後,周恩來曾回憶說:

但封建家庭素來好麵子,擺空場麵,寧可債台高築,不肯丟掉麵子。因此,我從小就懂得生活艱難。父親常外出,我十歲、十一歲即開始當家,照管家裏柴米油鹽,外出應酬,在這方麵,給了我一些鍛煉。

20世紀60年代,在蘇聯逼我國還債時,周恩來號召人們艱苦奮鬥,還講過自己從小的經曆:

我常說,我這個人這一點經驗最深刻。我小的時候,是一個破產的封建家庭子弟,隻有十一二歲,母親死了,父親在外謀事。我就是靠天天借債過日子,最不好受了,借了債還得給人家去磕頭,拜聖人,跟大觀園的生活差不多,最沒有意思。

對周恩來的不幸,遠在奉天省…(今遼寧省)…謀事的伯父周貽賡早有耳聞,也經常有書信寄來。1910年春天,伯父托回鄉探親的周恩來的三堂伯周貽謙,把周恩來帶出淮安,到東北去生活、求學。伯父在家時,周恩來就與他較為親近,伯父也很喜愛侄兒的聰穎、機敏。經過一番考慮,周恩來決定離開老家,出去闖一闖。

離開淮安之前,他到母親墓前去拜祭,為母親掃墓。走時,他隨身帶上了嗣母留下的詩文。

這一走,他沒想到此後一生中再也沒回過淮安。他始終把對母親的思念,深深地埋藏在心裏。

後來在旅歐時期,周恩來在一封表明自己“當信共產主義原理”的信中說道,自己一來“天性富於調和性”,二來“求真的心又極盛”。這兩大性格都與母親的早年熏陶有關。

抗戰勝利後,周恩來在重慶對記者說過:“36年了,我沒有回家,母親墓前想來已白楊蕭蕭,而我卻痛悔著親恩未報!”“直到今天,我還得感謝母親的啟發。沒有她的愛護,我不會走上好學的道路。”

1946年9月,他在接受美國記者李勃曼采訪時,又一次深情地回憶母親:

我的母親長得很漂亮,為人善良,生了三個小孩──我和兩個弟弟……我出生後,因叔父周貽淦已去世,照傳統習慣,把我過繼給叔父,由守寡的叔母撫養。叔母即嗣母陳氏,是受過教育的女子,在我5歲時就常給我講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緣》等。嗣母終日守在房中不出門,我的好靜的性格是從她身上承繼過來的。但我的生母是個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這一部分。

母親把全部的愛,傾注在周恩來身上,而周恩來日後又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