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香山地區早期革命鬥爭實踐

(一)中法大學黨組織的革命鬥爭

1922年下半年,中法大學成立海澱曆史上第一個黨支部,海澱地區成為北京市建立中共地方組織最早的地區之一。1923年,陳毅到中法大學學習,是年底,陳毅入黨。陳毅於1924—1925年任支部書記。

中法大學當時條件差,陳毅和幾名同學聯名張貼“意見書”,要求改善辦學條件,經過爭取,校方妥協,學生學習和生活條件有了改善。陳毅在這裏學習期間積極從事文學活動,1924年底,陳毅在香山成立“鬥千社”。1925年,陳毅與好友創辦名為《燕風》的半月刊,又組織了“西山文社”。因文學活動,陳毅結識了王統照、沈雁冰、鄭振鐸等左翼作家,參加了文學研究會。對於陳毅在西山地區的早期革命活動,其次子陳丹淮曾記述道:“到了北京不久的一個星期日,父親就帶我們全家到西山碧雲寺遊覽。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拜謁孫中山先生的衣冠塚……父親告訴我們,當年孫中山先生是在北京逝世的,那時父親正在北京中法大學學習,還參加了孫中山的追悼會,為孫中山先生守過靈……後來我慢慢知道西山碧雲寺原來是父親完成學業的地方,是他入黨的地方,是他從事文學創作的地方,是他邁向職業革命家的地方。難怪他要急著帶我們來,父親是在懷舊,也是在讓我們逐步地靠近他的事業和他的生活。”(2)

(二)香山慈幼院黨組織的革命鬥爭

1925年,北京女高師學生張秀岩到香山慈幼院女校當語文教師。1926年冬,張秀岩經郭隆真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天,郭隆真帶張秀岩去見了李大釗。

香山慈幼院共有黨團員30多人,黨組織積極開展活動,組織黨員學習黨的文件、馬列著作,成立讀書會,宣傳反帝反軍閥、擁護北伐、擁護三民主義的思想,甚至到校外張貼標語、傳單。黨團組織利用運動會、文藝會、講演會等形式,傳唱《國際歌》,擴大黨團員在學生中的影響力。支部書記張秀岩在香山慈幼院播下革命火種,她組織進步學生領導學生自治會,反對在學生中進行宗教宣傳,要求取消對女生的不合理限製,反對檢查女生信件。張秀岩還經常冒著白色恐怖,外出與燕京、清華和城內的黨組織聯係。

(三)孫中山靈柩歸安碧雲寺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10月,受革命影響的直係將領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電請孫中山北上。12月31日,孫中山扶病入京,發表書麵談話和《入京宣言》,莊嚴宣告,此次來京,“不是為爭地位,不是為爭權利,是來與諸君救國的。”孫中山抵京,擴大了國共合作統一戰線在北方的影響。然而他的病勢卻日益嚴重,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病逝。中共北方區委聯合國民黨左派,在北京舉行了大規模的追悼活動。3月19日,孫中山遺體由協和醫院移往中央公園。李大釗、林祖涵等參加了抬棺儀式。

4月2日,孫中山靈柩由中央公園靈堂移居西山碧雲寺。在國共兩黨的發動下,護送靈柩的軍政人員、學生及市民達30餘萬人,情景極為悲壯,護靈隊伍一直步行送至西直門,由西直門送至西山的有2萬餘人。按照李大釗的指示,陳毅率領中法大學挽靈隊,分段由鐵獅子胡同挽靈至碧雲寺。這次送殯形成了一次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遊行大示威。遊行隊伍宣傳孫中山與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合作精神,宣傳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的革命綱領,海澱地區的大中學生和普通群眾受到一次反帝愛國的活動教育,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

(四)公葬李大釗

1927年,革命先驅李大釗遇難後,其靈柩一直停放在城內。1933年4月,李大釗夫人趙紉蘭攜子女專程來到北平與黨組織取得聯係,商討處理李大釗後事。中共河北省委、中共北平市委研究決定為李大釗舉行隆重的公葬,爭取通過盛大的殯葬儀式來揭露反動派殺害共產黨人的罪行,伸張革命正義,進一步喚醒民眾。

4月23日,2000多名革命群眾和進步人士為李大釗送殯。送葬隊伍舉著挽聯、抬著花圈,演說李大釗的生前事跡,路邊幾千人默哀致敬。當隊伍行至西四準備路祭時,被軍警阻攔衝散,少數繼續前進,出西直門前往香山。靈車行至西郊燕園(今北京大學)西門時,清華大學的學生們又攔路進行了郊祭。傍晚,送殯隊伍到達香山萬安公墓。公葬所立石碑上刻有一顆紅五角星,五角星的中央刻有黑色的鐮刀斧頭。碑的正麵是“中華革命領袖李大釗同誌之墓”幾個紅色大字,背麵是紅字碑文,銘刻:“李大釗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最忠實最堅決的信徒,曾於一九二一年發起組織中國共產黨的運動;並且實際領導北方工農勞苦群眾,為他們本身利益和整個階級利益而鬥爭!”碑文下方落款是:“一九三三,四月念三,北平市民革命各團體為李大釗同誌舉行公葬於香山萬安公墓。”由於當時環境險惡,這塊墓碑隻能同棺柩一起埋入墓穴,直到50年後修建李大釗烈士陵園時,才重見天日。公祭李大釗烈士活動,對海澱乃至北京的廣大青年和群眾是一次很有意義的革命宣傳教育,使馬克思主義革命思想更為深入人心。

(五)熊希齡及香山慈幼院的抗日活動

因香山慈幼院的共事情誼,以及對革命活動的同情,李大釗被捕後,熊希齡曾救助李夫人及子女避難脫險。熊希齡堅決反對日本侵略中國,“九一八”事變後,為表明自己奔赴國難、矢誌抗日救亡的決心,熊希齡在熊家墓園為自己築好墓穴,意在告訴人們,自己奔赴前線,一旦犧牲,將埋葬於此。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熊希齡組織成立“衛國陣亡將士遺族撫育會”,積極籌集社會資力撫育殉難將士遺孤,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投入抗日,支援前線。1932年2月12日,熊希齡以香山慈幼院院長名義發布通告表明抗日救國的決心,3月19日,香山慈幼院抗日救國會為敦促國民黨政府抗日發表通電,譴責國民黨不抵抗政策。

熊希齡組織慈幼院200餘男生為義勇軍,開赴抗日前線,並在北平創辦後方醫院,救護傷員,親率長女組成救護隊,在古北口、石匣戰地救死扶傷。熊希齡還和夫人、女兒共赴前線,全力奔赴國難。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起,熊希齡在上海與紅十字會的同仁合力設立傷兵醫院和難民收容所,收容傷兵,救濟難民。京滬淪陷後,熊希齡又在香港為難民、傷兵募捐。1937年12月25日,熊希齡在香港逝世,國民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儀式。毛澤東對熊希齡也給予充分肯定,並說:“一個人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會忘記他的,熊希齡是做過許多好事的。”

(六)櫻桃溝與“一二·九”運動

日本帝國主義的魔爪伸向華北大地,中國共產黨向人民群眾發出抵禦侵略、保衛華北的號召。1935年,中共河北省委多次發出通知、宣言,要求華北地區各級黨組織,在群眾中廣泛宣傳,開展抗日救亡鬥爭,並對北平市領導機構進行改組,從政治上和組織上加強對抗日救亡運動的領導。12月6日,北平學聯召開代表會,通過並發表了《北平市學生聯合會成立宣言》。隨即,傳來了喪權辱國的“冀察政務委員會”將於12月9日成立的消息,廣大學生和進步人士極為震驚。在中共北平臨時工委的領導下,北平學聯決定舉行學生大請願,反對“華北自治”。9日,北平大中學生數千人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遊行,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掀起全國抗日救國新**。這次遊行正式拉開了“一二·九”運動的序幕。

12月16日,北平學生和各界群眾1萬餘人又舉行示威遊行,迫使“冀察政務委員會”延期成立。之後,天津學生又組成南下擴大宣傳團,深入人民中間宣傳抗日救國。杭州、廣州、武漢、南京、上海等地相繼舉行遊行示威。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得到了全國學生的響應和全國人民的支持,形成了抗日民主運動的新**,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一二·九”運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的學生愛國運動,公開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並吞華北的陰謀,打擊了國民黨政府的妥協投降,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它配合了紅軍北上抗日,促進了國內和平和對日抗戰。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一二·九”運動“是抗戰動員的運動,是準備思想和幹部的運動,是動員全民族的運動”,“有著重大的曆史意義”。因當時相關的一些組織策劃和具體活動大多發生在以清華大學、燕京大學,以及櫻桃溝為代表的海澱地區,所以海澱是“一二·九”運動事實上的策源地。

在新的革命形勢推動下,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於1936年2月1日在北平成立。民先隊總部設在北平,隨即在國內各大城市相繼成立分部。海澱地區的民先隊走在抗日救亡運動的前列。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兩個大隊的80餘名隊員,經常組織人員在西山地區進行軍事訓練和遊擊戰演習。1936年7月,北平民先隊和北平學聯,在櫻桃溝舉辦了第一期夏令營,夏令營采取軍事化管理,到西山爬山訓練,提高體質,並集中學習我黨關於抗日救亡的政策。隊員們還在櫻桃溝的盡頭北山,分“敵”我雙方,展開攻防戰、伏擊戰、遭遇戰、遊擊戰的演練。夜晚,營員們時常在山穀裏搞緊急集合、急行軍、抓“舌頭”等訓練。北京大學學生陸平、清華大學學生趙德尊借助工具在一塊巨石上刻下了“保衛華北”四字,另有一位營員刻下“收複失地”,充分表達了進步青年的愛國熱情。第二次、第三次夏令營分別在西山老虎洞、大覺寺舉行。這兩次夏令營除軍事演習和政治講座外,又適當增加了文娛體育活動。夏令營活動既使參加者受到了軍事訓練和集體生活的鍛煉,又宣傳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擴大了民先隊、學聯等黨的外圍組織在青年中的影響力。

(七)香山有幸埋忠骨

佟麟閣是著名的國民黨抗日愛國將領,“七七事變”時以29軍副軍長代理軍長職務,直接負責軍事指揮,他向全軍官兵發出命令:凡是日軍進犯,堅決抵抗,誓與盧溝橋共存亡,不得後退一步。1937年7月28日,日軍向北平發動總攻擊,佟麟閣率部奮勇抵抗,與132師師長趙登禹拚死抗擊。戰鬥十分激烈,當佟麟閣組織部隊突擊時,不幸壯烈殉國,時年45歲。愛國將領趙登禹也在此戰中英勇犧牲,時年39歲。

佟麟閣將軍是抗日戰爭時期為國捐軀的第一位國民黨高級將領,趙登禹師長是抗日殉國的第一位師長,他們的抗戰演繹了一曲不畏強暴、保家衛國的慷慨悲歌。1937年7月31日,國民政府命令褒獎佟麟閣副軍長,追贈為陸軍上將。抗日戰爭勝利後,北平市政府各界將寄厝北新橋柏林寺內的佟麟閣將軍遺體移至八寶山忠烈祠。1946年7月28日,佟麟閣將軍被安葬於香山腳下。

(八)其他革命活動

1936年4月4日,北平學聯組織遊香山活動並借機開展抗日革命宣傳和動員,學生們高唱“救國軍歌”,在參與者之一的濮澄看來,這首歌好像是為長城抗戰的二十九軍準備的。1937年7月,原東北抗日義勇軍成員成立抗日遊擊隊(國民抗日軍),攻占河北省第二監獄,進行黑山扈戰鬥,襲擊香山、碧雲寺等敵人據點。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法大學在日寇占據華北的情況下,苦苦支撐,堅持愛國立場,不屈從日寇,不“接納輔導官”、不開日語課、不掛太陽旗。1938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的忌日,北平學聯於香山碧雲寺孫中山先生衣冠塚前舉行祭奠活動,望著破碎的山河,瞻仰先生的遺澤,學生們感到無限追思、無限悲痛,呼籲團結抗日,誓為民族解放而奮鬥。

抗戰時期及解放戰爭時期,香山地區也是中共平西地下秘密交通線的重要活動區域,留下了眾多交通聯絡員艱辛的革命活動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