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共中央在香山

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召開後,為適應革命需要,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著手由西柏坡遷移至北平。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和黨中央從西柏坡出發,25日晨抵達清華園火車站,至頤和園稍做休息後,當日下午參加了西苑機場的閱兵活動,晚上正式入駐香山。(3)從1949年3月25日,至9月21日毛澤東搬至中南海居住為標誌,是為中共中央在香山時期。當時之所以選址香山,主要有幾方麵考量:一是北平城內缺少房屋,且治安不穩,暫時不便作為中央駐地;二是當時國民黨空軍還大肆活動,香山地區的地理環境便於防空警戒;三是香山有原慈幼院時期的房屋等基本條件可以滿足需求,搬遷任務不大;四是香山地區在北平屬於率先解放的區域,群眾基礎及社會環境相對較好;五是黨長期處於農村,缺乏城市管理經驗,香山位於北平西郊,便於積累工作經驗,實現工作重心轉變。(4)

中共中央在香山時期,我們黨組織了國共和談,揭露了國民黨假和平的麵目;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了渡江戰役,推進了解放全中國的步伐;成立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提出“四麵八方”政策,為全國經濟形勢的好轉提供了政策指導;(5)研究製定新中國外交政策,確立外交戰略;同時,積極籌備、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建立新中國。可以說,黨中央在香山這一時期既實現了將解放戰爭推向全國的曆史宏圖,也擘畫了新中國建設的藍圖。

在香山,黨中央、毛主席指揮人民軍隊實現了解放戰爭由基本勝利走向全麵勝利;在香山,黨的工作重心實現了從鄉村到城市的勝利轉變;在香山,黨領導人民群眾完成了召開新政協,建立新中國的一係列準備工作;香山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最後一站,與井岡山、遵義、延安、西柏坡一樣,都是中國革命的聖地,周恩來總理曾深情地說:“要記住這個地方。”(6)中共中央在香山時期是中共黨史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共中央從西柏坡遷至北平,經香山過渡,再搬入中南海,這是中國曆史的重要一頁,也是海澱光榮革命曆史的璀璨篇章。

中共中央在香山是海澱的榮光,而海澱解放使海澱獲得了新生,海澱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他們積極投身到革命生產、城市接管,以及保衛中共中央在香山的安全等工作中,海澱人民為北平西北部社會治安和生產秩序的恢複,為保衛黨中央和中央軍委駐地的安全做了大量艱苦、細致、有成效的工作。中共中央在香山時期,海澱人民也光榮地完成了曆史使命。10月1日,海澱人民組織了一支600餘人的方隊,熱情洋溢地參加了開國大典,與首都人民一起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