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文風物兩相宜

香山的詩詞、石刻與風景須臾不可分隔,猶如魚缸中的水和水草,單獨評述哪一個,都會失了顏色、風采。香山以清幽取勝,以詩詞著稱。香山人文藝術與自然景觀圓融交匯,相得益彰。香山的詩詞、楹聯等等,依香山風景而來,鍾靈毓秀,變幻萬千,意味雋永。香山風景成詩,就地取材,生動熨帖,妙趣橫生。香山因獨有的帝王居園理政功能,遺留下大量珍貴的帝王手書禦筆牌匾、楹聯等。匾額文字如山川之眉目,丹林溝壑,陡然增色,草莽之地,熠熠有神。詩詞雅韻,文墨增香,丹青水墨為香山蔥蘢的山野姿態錦上添花,畫龍點睛。

“靜”“宜”堪稱香山基調。靜宜園為香山著名的二十八景之一,在今天香山公園的東宮門內。清代乾隆十年(1745年)建造,乾隆在此處理政務、接見大臣。正殿內乾隆曾書“與和氣遊”牌匾,兩側金柱禦筆題書“林月映宵衣寮寀一堂師帝典;鬆風傳晝漏農桑四野繪豳圖”。乾隆禦製“靜宜園記”,殿內懸掛“靜宜園圖”。一方麵自我勉勵,一方麵自我標榜,也為自己在修建圓明園後又修靜宜園開脫。

“乾隆乙醜秋七月,始廓香山之郛,菲榛莽,剔瓦礫,即舊行宮之基,茸垣築室。佛殿琳宮,參錯相望。而峰頭嶺腹凡可以占山川之秀,供攬結之奇者,為亭、為軒、為廬、為廣、為舫室、為蝸寮,自四柱以至數楹,添置若幹區。越明年丙寅春三月而園成,非創也,蓋因也。昔我皇祖於西山名勝古刹,無不曠覽。遊觀興至,則吟賞托懷。草木為之含輝,岩穀因而增色。恐仆役侍從之臣或有所勞也,率建行宮數宇於佛殿側。無丹膜之飾,質明而往,信宿而歸,牧固不煩。如岫雲、皇姑、香山者皆是。而惟香山去圓明園十餘裏而近。乾隆癸亥,餘始往遊而樂之。自是之後,或值幾暇,輒命駕焉。蓋山水之樂不能忘於懷,而左右侍禦者之揮雨汗而冒風塵亦可廑也。於是乎就皇祖之行宮,式茸式營,肯堂肯構。樸儉是崇,誌則先也。動靜有養,體智仁也。名曰靜宜,本周子之意,或有合於先天也。殿日勤政,朝夕是臨,與群臣谘政要而籌民瘓,如圓明園也。有憩息之樂,省往來之勞,以恤下人也。山居望遠村平疇,耕者、耘者、磕者、獲者、斂者,曆曆在目。杏花菖葉,足以驗時令而備農經也。若夫岩巒之怪特,林薄之華滋,足天成而鮮人力。信乎造物靈奧而有待於靜者之自得耶!凡為景二十有八,各見於小記而係之詩。”

從香山的石刻中,亦能領略帝王璽寶之妙。在勤政殿後側山石上,石刻乾隆禦書“紫霞天”,字的右側可見“惟精惟一”“乾隆宸翰”兩方璽印。“惟精惟一”指用功精深,用心專一。宋代朱熹在《寄陳同甫書十五首》之九中提道:“但古之聖賢從根本上便有惟精惟一功夫,所以能執其中,徹頭徹尾無不盡善。”繼承儒家經典學說的清代帝王,鑽研朱子之學,亦以此教誨帝王家子孫,刻於璽印,遂為傳家法寶。

香山雲蒸霞蔚,西山橫雲、西山晚霞,成為京西最負盛名的勝景之一。香山的多雲亭,位於靜宜園二十八景麗囑樓的西山坡。乾隆禦筆題寫石刻“浮玉”就設在亭前自然石壁處。乾隆的璽印“德日新”“所寶惟賢”“乾隆禦筆”分刻於字跡上下。“日新”源於《禮記·大學》:“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係辭上》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孔穎達疏:“其德日日增新。”晉·張華《勵誌詩》:“進德脩業,暉光日新。”宋·林景熙《霽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異,則亦不獨師能之也。”宋·王禹偁《答張知白書》:“如足下之文實亦鮮得,況可畏之年,日新之業,仆安敢測其涯涘乎?”鄭觀應《易言·火器》:“惟火器既日出日新,購用宜慎之又慎。”

日新精神,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日清華大學的“人文日新”,中關村的創新創業精神,中國改革開放的首創精神,無不源於中華傳統典籍中對中華民族固有的“日新”精神的記述。崇德尚賢也成為中國社會良性運轉的重要原因。“所寶惟賢”表達了所尊重的隻是賢人的價值取向。《尚書·旅獒》中有“不寶遠物,則遠人格;所寶惟賢,則邇人安”。修齊治平,成己達人,君子所為,為中國今天的人才思想輸送源源不斷的滋養。

香山有鍾亭。清幽寧靜的山野之間,傳來悠長的鍾磬嫋嫋,未嚐不是樂事。鍾亭也是香山靜宜園二十八景“綠雲舫”南山溝旁的重要景致。在三層的鍾亭東側,自然石體上,雕刻乾隆禦筆“知時”,提醒不可耽於安樂,嬉戲於山林溪水之間,暢然忘歸。不知老之將至,無我兩忘,怡然自得,畢竟隻是片刻的歡娛。帝王、臣子、天下百姓、耕夫、農夫,皆有責任,均要知時、守時、敬時,珍惜農時,方可樂時。萬物長隆,天下安泰。

靜宜園二十八景的瓔珞岩,名稱因山水相關聯,充滿動感。因泉水在層層疊石間漫流成池,岩壁墜苔與水宛若織成瓔珞,由此得名。宋代詩人蘇轍曾寫《題李公麟山莊圖其七瓔珞岩》一詩:

泉流逢石缺,脈散成寶網。水作瓔珞看,山是如來想。

乾隆十一年(1746年)欽定瓔珞岩詩銘文:

滴滴更潺潺,琴音大地間。

東陽原有樂,月麵卻無山。

忘耳聽雲梵,棲心揖黛鬟。

飲光如悟此,不複破微顏。

如詩如畫,觸景生情,禪心油起,佛性深思。景因詩勝,詩由景明。

二十八之翠微亭景區,名稱雅致。單讀其名,已感山色青翠縹緲。《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意指“山色青縹色,故曰翠微也”。明陳仁錫《潛確居類書》:“凡山遠望之則翠,近之則翠漸微,故山色曰翠微,亦曰山腰。”李白《贈秋浦柳少府》:“搖筆望白雲,開簾當翠微。”杜甫《秋興》:“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白居易《題贈鄭秘書徽君石溝溪隱君》:“蒲輪入翠微,迎下天台峰。”劉禹錫《贈東嶽張煉師》:“堪為列女書青簡,久事元君住翠微。”於良史《春山月夜》:“南望鳴鍾處,樓台深翠微。”

特別是在園林建築藝術中,翠微亭運用了“借景”之法,使得亭內外四季風光,四時各異。乾隆禦製詩中勝讚“入夏千章綠陰,禽聲上下;秋冬木葉盡脫,寒柯蕭槭。天然倪迂小景”。盛讚小亭別致,翠微不窮,沐雨蒸霞,如詩入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