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模式
隨著年齡的增長,周圍環境限製了男孩保持親密感的機會。因此,當他們試圖締結一份戀愛關係時,自身的不確定性和經驗匱乏就會異常凸顯。來自俄亥俄州鮑林格林州立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與大眾媒體所呈現出的自信、處於主導地位的男性形象相反,在他們的研究中,男孩身處戀愛關係中時的自信程度明顯處於低位,而“溝通尷尬程度”卻明顯較高。要知道,超過80%的美國青少年初戀都發生在18歲之前,再怎麽鼓勵男孩多談戀愛,也不能操之過急。
接下來發生的故事則向我們展示了,對一個男孩來說,當一段浪漫情感經曆進展順利時,事態會朝著什麽方向發展。威爾幾乎和一個職業後衛一樣高大而強壯。在中學時,他就具備了成為頂尖運動員的潛力,教練的挖掘和父親的鼓勵讓他儼然成為大學運動員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但自從威爾的父親心髒病發逝世後,這個少年的世界便隨之崩塌。他的母親變得意誌消沉,同時威爾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全身心地投入到橄欖球運動中去了。父親的猝然離世,母親哀痛交加又心事重重,種種打擊疊加發力,讓他感到生活變得前所未有的空虛。他放任自己的生活滑到穀底,直到再也無以複加。他變得垂頭喪氣,連床都不肯下,更別提去學校上學了。威爾請了一年的病假,在另一所學校繼續他的學業,並漸漸找到了自己繼續向前的路。
在一次聚會上,威爾遇到了安妮,她的友善深深地吸引了他。威爾發現安妮也對自己感興趣,這讓他心旌**漾。他們很享受彼此交談的感覺,還會定期給對方發信息。她聽說了威爾父親的事情後,對他表示了關心,同時鼓勵他把內心中的不安和痛苦勇敢地表達出來。他發現,自己在安妮麵前無須遮遮掩掩,低落就是低落,不用假裝振作。安妮不僅關心他的情緒,還沒有被他的憂傷和不堪重負的悲傷所影響。她不僅理解他,還接納了他。一開始兩人隻是互發短信,而後就升級成了夜夜通話,他感到自己和安妮越來越難舍難分。每天做完作業後,他倆還要廝混在一起好幾個鍾頭。
我見到威爾還是在他返校後,當時他加入了朋輩心理谘詢小組,並分享了他與安妮三年戀情的故事。威爾毫不諱言她對他的影響:安妮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她的支持和關心幫助他度過了人生中的至暗時刻。在他講述的時候,最明顯的感受是他對安妮有著深深的承諾,並對她的關心十分感激。他承認,他們已經成為彼此的性伴侶,但他也堅稱這不是重點,這段關係的重點是他們彼此互相關心。他愛她,她也愛他,這讓他感到飄飄然。他對她的尊敬是顯而易見的。
威爾的故事引起了小組裏每個人的共鳴。他所感受到的溫情,他對他們之間關係的保護態度,以及他公開承認戀愛的舉動,都觸動了其他男孩的神經。有人嫉妒,有人感同身受。但所有人都意識到威爾是多麽的幸運。他和安妮的關係使他從失落中重新振作起來,為他的生命賦予了全新的意義和目標。
威爾的故事之所以特別引人入勝,是因為他巧妙地塑造了尊重和脆弱。他是如此高大的一個男人,又是一個如此陽剛的典型的男性原型,但當他談到安妮時,卻能夠讓人充分感受到他們在這段關係中彼此建立起來的情感平等。威爾幾乎沒有表現出騎士精神,也不認為他需要保護自己那所謂的“脆弱的”另一半。正如研究人員彼得·格利克和蘇珊·T·菲斯克所描述的“善意的性別歧視”,與一種更有敵意的表現形式密切相關,這種形式往往出現在女性不符合傳統角色期望的情況下,似乎並沒有扭曲威爾對他的伴侶的尊重。他的例子強調的是:當一個年輕男性能夠平等地看待他的伴侶時,他才能夠從中受益。
盡管對青少年依戀問題而言,這個故事隻是一個特殊案例,但從威爾的同學們對這個故事的反應可以得出一個更為普適的觀察結論:在托付真心的能力上,男孩和女孩是平等的。正如關於男孩和性的關係,普遍存在的刻板觀念也與事實真相截然相反,他們被描繪出的樣子和他們在戀愛中的實際行為之間存在著明顯差距。盡管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威爾一樣將自己的願望付諸實踐,但他的經曆還是代表了許多男孩的感受。
當一個男孩深深依賴於父母時,他尋找戀愛伴侶的過程更有可能是健康而直截了當的。比如由母親單獨撫養長大的格裏高利,他和母親關係特別好。他的父親因為愛上別人而放棄了婚姻,不僅搬到了另一個州,也很少和他聯係。雖然格裏高利有時會思念他生命中父親的角色,但同時也坦言,母親在他心裏才是第一順位。她是一名教區學校的教師,靠工資過著中產階級的生活。格裏高利很欣賞他們母子之間簡單的給予和索取關係:他從小就心靈手巧,一直照料著媽媽;他也特別感謝媽媽為他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媽媽和格裏高利一直親親熱熱,直到他步入青春期。格裏高利和媽媽無話不談,幾乎囊括了生活中的一切大事小情,甚至包括他交的第一個女朋友。
隨著他對這個女孩越來越鍾情,他們的親密關係逐漸演變為擁抱、親吻、牽手,然後是更親密的撫摸。格裏高利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切:他和女友躺在家裏客廳的沙發上,和母親一起看電視,母親就坐在距離他們不遠的椅子上。這對母子會在我的辦公室進行常規會麵。有一次,格裏高利不在,隻有他的媽媽和我單獨會麵,她對我說,雖然常常感到尷尬,但她意識到,兒子從不遮遮掩掩,意味著他對自己性取向的態度非常健康。格裏高利既不掩飾自己對愛情的感受,也不掩飾自己對親密情感的興趣,這甚至讓他的媽媽有點自豪。相反,他渴望把女朋友帶進自己的家庭生活。他讓媽媽感覺到,兒子找到真愛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她放心了,盡管自己的婚姻曾經亮起紅燈,但兒子還是有能力順利地把自己的心托付給另一個人。
對男孩的刻板觀念簡直聳人聽聞,又甚囂塵上,像格裏高利這樣展示男孩可愛真我的故事並不多見,更為罕見的是像格裏高利母親這樣的家長。但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領域,它對一個男孩的最終幸福至關重要。當一個年輕男性的戀愛經曆根植於一個強大的、開放的、至少有一個成年人參與影響的人際關係中時,這個成年人的主要工作不是指導,而是見證、陪伴和驗證,他遵循健康軌道運行的可能性就會更大。作為男孩的父母和導師,幫助他們抵製男子氣概所帶來的迷思是自身不可推卸的責任。
母親與兒子相處時所麵臨的挑戰則更為特殊一些。格裏高利的母親認同這樣一種文化比喻:在性方麵,女性不可能影響到正處於發育中的男性。最佳方案就是在一旁祈禱,別妨礙他的事,別嘮嘮叨叨,別過分關心,別影響到他提升自己的男子氣概。讓荷爾蒙的浪潮自己翻湧,鼓勵男孩放手做個男孩!但這些刻板的信息似乎有些地方不對勁:她隻是自以為了解自己的兒子。幸運的是,父親的出走令他和媽媽之間建立起了特殊而強韌的紐帶,這使得格裏高利能夠向她證明,她是對的。
想要在男孩生活的這一階段與他們展開互動,父母或導師可以嚐試率先打破僵局,但注意:一定要溫和。對於那些對潛在的尷尬很敏感,或者對試圖幹涉、判斷或控製他們選擇的行為很抵觸的男孩來說,父母必須意識到,自己擔負的角色應當有所改變。父母和男孩溝通的重點不是獲取信息,他們在意的重點應該是孩子本身。關注孩子完整的一天,關注孩子的每一天,包括吃早飯的時候,上學的路上,晚上看電視的時候,或是在睡前來到他的房間跟他道晚安的時候,父母可以利用這些時機,在男孩性發育的過程中,搭建起一種可以強化他核心價值觀的親子關係。
如果家庭的親子關係中已經出現了裂隙,做父母的就不能從這麽敏感的一個話題著手,而是應當首先構建好關係資本。這個環節就非常有趣了:當一個男孩意識到他的父母真的對他感興趣的東西感興趣,意識到父母單純就是想要了解他並取悅他時,你才會親眼見證一個男孩如何敞開他的心扉。一位生了三個男孩的母親告訴我,她找到了一個與兒子和平相處的簡單竅門:在男孩經曆了一整天激烈的體育運動,完成了繁重的家庭作業後,夜晚來臨時,她就給他們抹後背。在這個輕鬆、溫暖的時刻,她的兒子們會自然而然地對媽媽傾吐自己的想法。她也有自己的原則:她從不在事後提及兒子們跟自己分享的內容,她打定主意,除非孩子們主動聊起,否自她絕不會主動談到那些話題。
一旦一個男孩發現或重新發現,與父母或導師分享他的生活是多麽有價值,了解到隻有擁有開放的心態才不會招致不必要的建議、批評或操控,那麽這個家庭的親子關係就能夠提升到涉及更多關鍵問題的高度。雖然說“別沒事找事”這個概念應該推而廣之,但敏感的父母們可能已經注意到了一個問題:爸媽總是想要聊更多。通常說來,十幾歲的男孩對父母試圖減輕自己焦慮這件事情非常敏感,但如果隻是讓他們談談他們對自己生活的想法,則會讓這份關心看上去更多集中在他們自身而非事情上。
對性探索困惑迷茫或停滯不前的男孩,可以通過下麵的有效途徑幫助他們:擅於傾聽他們,幫助他們自我修正,而不是一門心思隻將關注放在糾正行為上。
·作為父母,必須首先建立足夠牢固的連接,讓兒子能夠對個人經曆暢所欲言。父母分享自己的故事,評論時事或熱門事件,提一些簡單的問題,這些都是吸引男孩的第一步。試圖幫助他們解決更棘手的問題,隻會讓男孩退避三舍,要麽表示抗拒,要麽陽奉陰違。
·當男孩表示他覺得可以安全地談論自己時,父母就來到了第二階段。在這個環節,父母們應當小心翼翼地將話題引入特定領域,這個時候一定不要說教、不要批評。我們的目的不是告訴男孩該思考什麽,而是要提高他獨立思考的能力。諸如此類的問題可以幫助你們順暢溝通:“你找到讓你在乎的人了嗎?”“當你和愛的人發生身體接觸時,情緒有什麽變化嗎?”“對於色情文學,你怎麽看?”
·許多父母擔心他們可能會侵犯男孩的隱私。但他們這種主動參與男孩生活的行為是有意為之。問題的關鍵是,他們的兒子的確需要他們,即使當父母的幾乎不可能聽到“謝謝你們如此關注我”這樣的話。當然,提問千萬不能帶有批判、羞辱,或色情方麵的好奇心。如果感到父母在強迫自己取悅他們,十幾歲的男孩真的會心生怨恨。
·提問的時間和地點可能會影響男孩能否接納這些提問。父母應當明白,一個男孩一生中會經曆很多事情。他們必須選擇一個相對輕鬆的時刻,讓兒子能夠思考是否要接受邀請向父母分享自我、表達自我。還記得上文提到過的那位通過抹兒子後背來獲得分享時刻的母親嗎?她發現,那些她安撫兒子們的時刻,慢慢變成了男孩向媽媽卸下擔子的時刻。還有一些父母說,開車帶兒子上下學的路上,陪兒子打球的時候,跟兒子一起打電子遊戲的時候,這些自然而然的環境都提供了讓男孩放鬆的場景,有助於他們敞開心扉。
·當男孩的態度轉為積極並願意回答父母提出的問題時,就進入了最後一個階段。如果他的回答聽起來像是在為自己辯護,那就說明,父母在提問時語氣已經出現了問題,或者提出的問題中已經隱含了情緒,才把男孩逼到無路可退、憤而反擊的地步。父母可以提醒兒子他們對他有信心,並應當向男孩保證他們確實不是在雞蛋裏麵挑骨頭。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男孩了解自己的想法,明了自己與某個了解自己內心和價值觀的人在一起時應當是什麽樣的感覺。麵對兒子的掙紮和糾結,即使父母感到痛苦也無須插手解決問題,真的試圖這樣做,隻會讓男孩感到更加無助。作為父母,隻需要為男孩提供支持,給他們發泄機會。隻有這樣,才會讓大多數男孩在對抗朋輩壓力和文化壓力時變得更有力量。
隻有當父母或導師明白他們自身的角色定位以及角色局限性時,才能打造出一個明白自己真正所求的男孩,打造出一個明確目標並為之努力拚搏的男孩。14歲的米什卡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他是那種準備浪**一生,隨波逐流的男孩。他是一個好學生,但並不真正用功。他是一名有天賦的運動員,但麵對壓力又總是輕易放棄。對他而言,可以沒有真心朋友,受歡迎才最重要。和女孩在一起時,他也總是把吐露真情實感擺在一旁,反而更在意自己在其他男性心目中的地位。基於上述原因,雖然他曾交往過一長串女朋友,但卻從來沒有超越過最膚淺的那層關係。
在米什卡常去的教堂裏,一位青年牧師終於注意到了這件事,決定找他談談。在一次周末禮拜散場時,他把米什卡拉到一旁說道:“你是一個如此熱情又有趣的男孩,但卻從不給女孩真正了解你的機會。你是在害怕什麽嗎?”後來,在牧師向我轉述這個故事時,米什卡的回答仍然令這位導師感到非常動容。這個十幾歲的少年眼含淚水,他最終承認:“我不知道究竟應該怎麽做。”牧師把米什卡的回答看作是拉近彼此關係的好機會,他溫和地詢問男孩最初是如何開始自我懷疑的。米什卡分享道:他不確定自己的性與什麽有關。他感到既羞愧難當又彷徨迷茫,他加班加點地工作以掩飾自己的情感,對外隻展示自信和對地位的追求,感情方麵更是膚淺而蒼白。
後來,牧師開始輔導米什卡,曆時多年,終於讓他認識到自己的善良,相信自己的內心,也終於開始相信自己的父母,並以更開放的態度探索自己的性感受。米什卡發現,有一個姑娘既能讓他刮目相看,又能讓他坦誠相對。隨著他們越走越近,他對她的感情也越來越深,他發現了更為深沉的情感,他對她動了心。他的恐懼害怕和經驗不足險些傷到他了解自己內心的能力。
對色情的過度依賴是男孩需要幫助的一個預警信號,需要父母和導師特別注意。但是對父母來說,僅僅區分好奇心和強迫感就已經十分困難,再加上,性又是一個很少討論的話題。
父母能做的就是找到一種有效方法,一旦孩子上癮就立刻發出警報信號:在學校裏和各項活動中表現下滑,甚至不再參加;大多數時間總是獨自一人窩在房間,大門緊閉,房門緊鎖;一旦有人越界,就暴躁易怒,甚至滿懷敵意。在這種情況下,關心的數量、頻率不是關鍵,關心所能起到的效果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當媽媽們、爸爸們確實注意到問題時,他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直覺並及時介入——而不是單純地責備或一味聲討。在戀愛方麵,認可他的孤獨和渴望,認可他的沮喪和內向。作為父母,表達出願意和他並肩作戰,一起迎接困難重重的青春期的強烈願望。隻要男孩能感知到父母對自己的理解,接收到父母釋放出的信心,他就能卸下重擔,走出困境。在此之後,他就可以自由地邁出另一步了。
阿裏和他母親魯思的故事就充分說明:當父母下定決心要讓兒子的性行為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時,會麵對哪些機遇和挑戰。魯思來見我的時候非常著急,她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一直以來,她都在暗中監視著兒子的手機和電腦,她發現,兒子在和學校裏的女孩交流時言語越來越露骨,和其他男孩吹噓時越來越粗魯,言談間涉及了大量和性行為有關的色情內容。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這位媽媽看到了兒子與一名成年女性的聊天記錄。這名女性在“母親麵包坊”工作,她自己的感情生活仿佛一團亂麻。阿裏媽媽看到了兒子收到的短信,其中那名女性撩撥阿裏和她**,並鼓勵他把想象中的行為描述出來。
魯思不知所措。她的問題是“這正常嗎?”作為一個單親媽媽,她完全展示了一個母親在撫養青春期兒子時產生的自我懷疑。我的第一條建議是向她保證,她可以相信自己。在養育一個好兒子這件事上,世上沒有什麽秘密是隻有男人才知道的。就如同她需要麵對自己的員工一樣,在麵對阿裏表達自己的性需要時,她無論如何都應當為他設定嚴格的限製。她應當釋放出的信息是,他的愛和他的身體是珍貴的。即使他人放棄自尊、放低身段,他自身的渴望也不應當被濫用。
除了在色情文字方麵栽跟頭,男孩還會陷入其他困境。其中一個常見的“坑”就是隻追求得分。問題暴露出來的必要表征可不僅僅是隨意“約炮”。基於天生的欲望和好奇心,不論男孩還是女孩,都希望能在探索性欲的同時無須承擔責任的負累。但如果他累積的經驗總是短期的、膚淺的,僅以滿足性欲為目的,那父母就要留心了:他可能有什麽特殊原因,刻意回避親密情感。他可能既不願承認,也無法承認這個事實:害怕自己的內心一片荒蕪,沒有可以和女朋友分享的精神家園。更深刻、更令人滿意的性經曆,有助於提升情感方麵的語言表達,還能提升關愛他人的能力,上述種種都是男孩性發育的必要組成部分。
為了對身陷困境的年輕男性施以援手,需要從同情、理解和自信心多個方麵進行幹預。成年人應該時刻謹記男孩臉皮特別薄這個事實,他們要麽不發一語,要麽更加糟糕,幹脆對自己強迫症一般的行為強行抗辯。隻要有個成年人能夠關心他,創造條件讓他坦誠地麵對自己的行為,男孩就會非常感激這個人。有時候,我們需要做的真的就隻是提個問題,或者靜觀其變,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有時候,如果成年人能夠分享自己的經曆,男孩的孤立感和羞愧感就會得到緩解,咱們成年人中大多數人都有很大的選擇餘地。
湯姆和湯米有著大量的父子相處時間,所以當湯米進入青春期時,他們的父子關係基礎非常牢靠。兒子展現出嶄新的成熟味道,話題涉獵也更為廣泛,這令湯姆非常欣喜。湯姆和他的妻子間如同友誼般的夫妻關係也非常深厚。早在八年級,湯米就發生了轉變。之前的他喜歡和哥們一起玩電子遊戲,但很快他就陷入一段忠貞不渝的戀愛關係中。但他的女朋友發現,他對這段關係的依賴令人窒息。當她為了別的同學和他分手後,湯米表現出受到了深深的傷害,展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憤怒。
幸運的是,這對父子常常一起開車去看足球比賽,路上可以有很多時間交流。於是有一天,父親問湯米,當初他是如何處理分手這件事的。湯米傾訴道,其實當時的自己非常需要一個親密的夥伴,也坦言非常羨慕爸爸媽媽之間的關係,很可惜自己沒有遇到這樣的伴侶。於是,湯姆作為一名父親,決定在兒子麵前掀開這道神秘的麵紗,告訴他擁有並維護這樣一段穩定的關係應當做些什麽。他分享了自己一路走來所經曆的種種挫折和失望。來來回回多次討論後,湯姆向兒子保證,他遲早會明白:尋找伴侶不是一場比賽。眼下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讓湯米多多了解自己,建立自己的價值觀——當然包括如何從失望中振作起來。
不管這個出現在男孩人生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成年人是父親、母親還是導師,上述這些例子都說明:扭曲的規範和壓力隻會阻止男孩獲得並實現一段令人滿意的關係,牢固而有力的溝通卻可以增強男孩對扭曲的規範和壓力的抵抗能力。壓力來勢洶洶倒也不完全是壞事,這令威爾清楚地認識到他需要有人關心,需要有人為自己提供真正的情感支持。肖恩也在壓力中學會了信賴他人——一位教練,阻止自己陷入強迫性的、道德淪喪的性行為中而無法自拔。通過正向激勵,布雷特也找到了利用溝通來扭轉自己遊戲人生的人生態度的方法。阿裏的母親和湯米的父親都利用他們與兒子之間牢固的關係,幫助他們應對原本可能會把他們拖垮的艱難挑戰。
尋找真愛、尋覓戀愛伴侶並確定戀愛關係是一個男孩所必須承擔的、與他的人生成長齊頭並進的任務。當他們登上這個乖張的舞台時,周身縈繞的都是被歪解的、刻板老套的男性形象,環伺著充滿**的陷阱,他們怎麽可能不感到困惑迷茫呢,甚至完全迷失自我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青少年想要獨立思考,那些試圖幫助他們的人所能提供的最可靠的幫助就是愛他並了解他。溝通和傾聽作為一筆保護性資產,可以強化男孩對愛和親密感的承諾。知道有人會在他的大後方守護並支持著他,男孩才會變得自信,才能找到通往自己內心那條正確的路。
(1) MeToo,美國反性騷擾運動,英文直譯為“我也是”,是女星艾麗莎·米蘭諾等人於2017年10月針對美國金牌製作人哈維·韋恩斯坦性侵多名女星醜聞發起的運動,呼籲遭受過性侵犯的女性說出慘痛經曆,借此喚起社會關注的運動事件。
(2) 直男,原文straight,此處為原文直譯,也是當今網絡高頻詞匯,意指男同性戀群體對性取向僅為女性的男性群體的總稱。
(3) 千禧世代,原文millennials,指的是人口統計學家用來描述出生於1980到2000年的一代年輕人,媒體也將其稱為“Y世代”。
(4) 非自願獨身者(Incels),是“Involuntarily Celibate”的縮寫,通常指無法與女性發生性關係的男性。將人們分為4種,一種是性感又有魅力、大受女性歡迎的男人(Chads);一種是有吸引力的女性(Stacys),她們通常會選擇Chads;第三種是沒有太多吸引力但依然能擁有性伴侶的普通人(Nomies),最後一種是Incels,沒有吸引力也無法與女性發生性關係。
(5) 色拉布(Snapchat)是由斯坦福大學兩位學生開發的一款“閱後即焚”照片分享應用;臉書(Facebook)是美國的一個社交網絡服務網站,於2004年2月4日上線,主要創始人為馬克·紮克伯格,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點;照片牆(Instagram)是一款在移動端上運行的社交應用,以一種快速、美妙和有趣的方式將隨時抓拍下的圖片彼此分享。Snapchat、Facebook、Instagram,均為高人氣網絡虛擬社交平台,在西方頗為流行,尤其受青少年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