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思與誤導
不幸的是,許多男孩必須憑借一己之力,獨自穿越大眾媒體在傳播過程中打造出的那令人費解的神話迷霧。正如任職於金賽研究所的賈斯丁·加西亞和他的團隊所寫的那樣:“大眾娛樂媒體中與性相關的劇本,其實隻是媒體為了博人眼球、激發核心興趣而劍走偏鋒的種種誇張案例。”迷思之一就是“每個人都在這麽幹”。但事實上,青少年性行為真的呈現出下降趨勢:由心理學家吉恩·特溫吉率領的一支研究團隊,對美國範圍內共計840萬名13~19歲的青少年展開了大規模調查,研究發現,情況發生了戲劇性轉變。在九年級學生中,表示自己對性事躍躍欲試的人數從1991年的54%下降到了2015年的41%。她寫道:“18歲這群人幹的事情,現在看上去就像他們在15歲時曾經幹過的那樣。”
盡管在文化層麵出現了諸如此類的種種轉變,但關於男性性欲亢進的神話仍然存在。老套刻板的男性形象讓很多男孩都感到,自己隻是按照傳統在被迫表演,並不是自然流露。“性短信”現象,即“由未成年人打造並傳播的性形象”,它揭示了帶有文學氣息的種種神話與血肉之軀的真實男孩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
根據新罕布什爾大學反兒童犯罪研究中心(Crimes Against Children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普遍認為的性短信激增態勢具有誤導性。研究設計有瑕疵、前後矛盾的學術用語,以及困難重重的對比研究,都讓媒體大放厥詞。關於究竟有多少男孩發送過自己的性圖片,媒體是這麽說的:根據美國預防青少年意外懷孕運動(National Campaign to Prevent Teen and Unplanned Pregnancy)的一項調查指導顯示,相對於女孩的20%占比而言,男孩占比達到了18%。皮尤互聯網研究中心(Pew Internet)和美國生活計劃(American Life Project)重視並發起了一項針對12~17歲青少年的研究,結果表明,僅有4%的青少年說他們曾發送過有性挑逗意味個人照片或視頻,而隻有15%的人表示他們收到過色情短信。近期,另一份針對39項研究課題的大規模分析報告指出性短信的流行有下降趨勢,盡管性短信的流行呈現熔斷趨勢,但2009年到2016年間,有15%的青少年接觸過色情短信,高年齡層比低年齡層的青少年收發色情短信的可能性更大。非常明顯的事實是,沒什麽男孩收發色情圖片,這和媒體誇張的說辭相悖。與之相對的,有53%的成年人承認自己接觸過色情短信。
盡管隻有1/7的青少年交換過這樣的色情圖片,但40%的學生表示,他們認識的朋友裏麵有人接觸過性短信,同時,更有27%的青少年表示性短信“無時無刻”都會出現。來自新罕布什爾大學反兒童犯罪中心的一個研究團隊寫道:“盡管收發色情短信這種事情看上去確實隻在少數青少年中存在,但鮮有可靠證據表明這一問題會如同眾多媒體報道所暗示的那樣影響深遠。”
這種媒體的誇大其詞,隻會對男孩的性發育造成損害。一旦這些年輕男性離開家庭,步入社會,他們便很容易屈從於周圍人的想法,讓自己發自內心、自覺自願地被最糟糕、最老套的性形象所影響。近期,美國大學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Universities,AAU)發布了一份基於美國維思達特公司問卷調查的校園氛圍報告。該報告指出,在頂尖大學中,有多達1/3的貧困階層女性曾遭受過來自貧困階層男性的性侵犯。佩吉·奧倫斯坦寫過很多關於女孩的書,據她所言:性侵犯已經變得如此普遍,以至於“對我遇到的許多高中女生和大學女生來說,忍受一定程度的粗暴對待已經成了走進社會生活的入場券……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人都被迫接受這個規則,並沿襲這個規則。就算遇到不願相處的合作夥伴,也要在不得罪對方的前提下脫身——對女孩們來說,即使事實上不該如此,她們還是非常在意維護男孩的情感和尊嚴。”
很明顯,有些男孩膨脹得連自己都看不見了,更不用說正視他們的伴侶了。在上述這些結論的背後,似乎潛藏著兩種錯覺。一是,男性“天生有權”進行性行為;二是,他們對女性的剝削是合理的。這些態度的根源不僅來源於朋輩文化,而且來源於童年經曆。在某些家庭中,極度推崇大男子主義的態度,甚至是男性至上的態度,都會潤物無聲地交織進男孩的社會屬性中。有些父母會對兒子更為嚴厲,對兒子的身體要求更為嚴格,並且對兒子試圖與自己溝通時展現出的情感表達和情感需求嗤之以鼻。這樣的父母,會讓他們的兒子在不知不覺中抗拒,甚至是憎惡所有與女性相關的事物。輕視或控製男孩母親的父親會樹立一種舊式的男性謬論,受這種謬論的影響,他們的兒子在今後與女性相處時也會在思想中代入這種老派觀念。在這樣的家庭裏,對女性充滿敵意和冷嘲熱諷是家常便飯。有太多的男孩成長於這樣的家庭,這樣的家庭氛圍影響了他們的整個青少年時期和成年後的人際關係。
盡管這樣的新聞上過頭條,但事實上,隻有少數男性會受到這種性剝削意識的感染。男孩並沒有因為受到荷爾蒙、周圍環境或文化作用的影響而產生莫名其妙的性侵傾向。在大學裏,僅有6%的男性學生會淪落為性犯罪者。社會學家邁克爾·基梅爾指出,校園環境事實上激發了性侵的可能性,具體包括:動機(一種權利意識和對女性的蔑視)、機會(比如,兄弟會派對和校外住宿能夠為性行為提供必需的私密空間),以及支持(在運動隊隊友和兄弟會兄弟之間通行的一種沉默準則,還有模棱兩可的大學政策)。事實上,他的發現證實,大多數年輕人沒有屈從於環境,人性也沒有被顛覆,還都擁有著正直的品格。
為了緩和男子氣概規範對男孩的負麵影響,成年人就必須信守承諾,一定要幫助男孩找到愛、並獲得親密感。一個男孩的性發育是危險重重,還是一片坦途,完全取決於他所擁有的人際關係。在麵對有辱人格的朋輩規範時,是否有勇氣奮起反抗;在麵對古板老套的男子氣概時,是否有膽量表示反對,這些全都取決於他與自己內心的連接,而這種連接能夠在男孩與他人的人際關係交往中得到強化和實現。幫助一個年輕人表露他的浪漫情懷,這個出發點是基礎中的基礎。幾年前,費城地區的一些男校和女校曾組織過一次被學生們稱之為“性別意識研討會”(Gender Awareness workshop)的活動。作為那次研討會活動的主持人,我和我的一位同事一齊接到了邀請。某個周六的早晨,近百位高中青少年齊聚一堂,他們或是興奮,或是恐懼,但都帶著幾分戰戰兢兢。當天一開始,我們就選中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邀請他們走上台前麵對大家,主動談談“做一個男孩是什麽樣的感受?”“做一個女孩是什麽樣的感覺?”。
我選擇了一個很受歡迎的家夥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希望他能起個好的帶頭作用,以榜樣的力量鼓勵在場的其他成員。布拉德坐在其他男孩和女孩的對麵。這些人裏,有些是他的老熟人,有些則是和他初次相逢。而最吸引我的,卻是會場中湧動起來的那份全神貫注的注意力。我提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作為開場白,我問他:“作為男孩,什麽事讓你感到開心?”但僅僅是這樣一個開場,他就一副磕磕巴巴的樣子。眾目睽睽之下,他支支吾吾、滿臉通紅,還直冒冷汗。盡管他不知所措又萬分尷尬,令在場的觀眾不忍直視,但從人們溫暖的笑容中還是能夠感受到對他的同情之意。當看到像布拉德這樣受歡迎的男孩都表現得如此張口結舌時,原本一直躁動不安又喋喋不休的年輕人們吃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研討會提供了許多非常重要的見解。盡管這樣的經曆對他來說很艱難,但事實上,布拉德的決心卻十分堅定,他就是要在學習對他人敞開心扉方麵做個好榜樣。那天餘下的時間裏,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們都以他為榜樣,對於有機會練習傾訴自己的心聲這件事顯得樂在其中。我們意識到,大家都還是很願意聊聊自己的,隻不過單憑他們一己之力創造不出當時那樣可控的環境和條件。原因很簡單:男孩和女孩都渴望了解彼此的生活,大家都不喜歡那種“紮紮實實走過場”的集會,也不樂意固守著社交媒體上的既有的刻板觀念。學生們對研討會興趣濃厚,使得這樣的交流形式持續進行了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