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學校能做什麽

當一個男孩和朋輩群體玩在一起時,父母和老師都要時刻提醒自己秉持一個最基本的方針來指導兒子:“想要擁有一個朋友,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朋友”。想要成功獲得友誼,所有孩子都必須學習關心、信任、分享和讓步這樣的人際關係技巧。與父母相處的模式會對男孩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當他們在人際關係中邁出第一步時,會利用既往與父母相處的模式來搭建他們與外人的人際關係風格。從這個意義上說,與父母、老師和兄弟姐妹間的主要人際關係為接下來的其他人際關係發展奠定了基礎。明確知曉自己身處關懷之中的男孩,會非常有自信地讓自己在幫助他人這個方麵發光發熱。他們會非常樂於慷慨待人,給人機會,同時更樂於關心朋友。在麵對與他們身份不符的提議時,他們表示拒絕的自由度會更高。

一些研究表明,正是與母親的密切關係強化了男孩向他人表達溫暖情感的能力。對她們的兒子抵製傳統男性情感束縛方麵,母親們能夠提供的幫助可不是一點半點。當兒子步入青春期,母子之間關係的強度也直接影響到這個男孩向朋友表達情感的能力。奈奧比·韋寫道:“從六年級到八年級,那些認為自己母子關係得到提升的男孩,在友誼中對傳統男子氣概的抗拒也越來越明顯。”

結果表明,孩子們與他們自身監護人間的關係質量,是他們後續人際關係發展的一個顯著而有力的指征。正如我在第一章中提過的那樣,研究“依戀”問題的專家們發現,對父母們展開“成人依戀問題20問”(twenty-question Adult Attachment Inventory)問卷調查,便可以就兒女對他們父母的依戀情況進行預測,準確率高達85%。盡管人際關係的風格在成年後還能得到改善,但克服早期傷害中殘留的戒備、多疑、獨裁和壓榨模式可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對於母親、父親和其他成年人來說,在今後的生活中讓男孩更有能力的一個重要預防策略,就是讓兒子和學弟學妹們維持強而有力的溝通,並幫助兒子維係住這些關係的質量和深度。

除了打好基礎之外,就父母和其他人而言,想要幫助男孩獲得友誼、與同齡人和諧相處,這裏還有一些具體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