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意時刻
在放下“深呼吸”這個話題之前,我不能不提冥想。冥想,就跟瑜伽、自由主義一樣,已經成為主流。海軍陸戰隊隊員訓練的一部分就是盤腿冥想,而步槍則放在他們的腿上。我6歲的兒子在學校也做深呼吸練習(盡管練習時他並不會說什麽冥想的口頭禪)。冥想在醫學上的益處已經被證實了:可以降低抑鬱症和心髒病的發病率,提高注意力。
最開始的時候,我是在一個禪宗中心學習冥想,當時我寫了一篇關於一次隻做一件事的技巧的文章。在過去的這幾個月裏,晚上朱莉睡覺後,我每周都會在客廳裏冥想幾次,我會坐在地板上盯著牆10分鍾。
最近,我在嚐試每天都做冥想。因為空閑時間有限,我隻做了我所謂的情境冥想。當我能有5分鍾的空閑時間時,無論我在什麽地方——公交車上、地鐵裏、等紅綠燈過馬路時,我都會冥想一下。
我發現不隻是我這樣做,我還在一個健康網站上看到教人如何在嘈雜的環境中冥想的方法。就在前幾天,我做核磁共振時試了這種方法。核磁共振時的聲音很大,就算技師給了我一副耳塞,也還是無法隔絕那聲音。核磁共振的噪聲非常豐富,也沒有特定的順序:遊戲節目中錯誤答案的蜂鳴聲,急促的敲門聲,一種從1992年就開始使用的調製解調器的聲音,灰熊的咆哮聲,還有一個聲音沙啞的男人大喊的聲音……
關鍵是,要讓這些噪聲從大腦中滑過,而不要停下來關注它、解釋它,也不要試圖阻擋聲波。那個網站告訴我們,不要去想那些聲音的來源,而要專注於聲調和振動。
那隻是一種聲音,但是它不會給我造成困擾。那是我有史以來,覺得最放鬆的一次核磁共振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