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主張“慈悲”
釋迦牟尼通過親身體驗,最終領悟到“人類無法戰勝壓力”。
所以,他主張坐禪,用以激活血清素能神經,也就是等待壓力的消失。
釋迦牟尼還主張慈悲。慈悲是由梵文“maitrii”(慈)和“karuNaa”(悲)組成。
maitrii是“友情”之意,但不是對特定某人,而是對所有人表示友情。
karuNaa直譯的意思是“對人生痛苦的呻吟”,那為什麽要譯成“悲”?因為了解了自己的苦,方能了解他人的苦,才會擁有治愈他人之苦、救濟他人的想法。
對眾人平等的友情、共苦而產生的治愈對方的想法。慈悲就是這個意思。
釋迦牟尼主張“慈悲”,其實就是指激活同感腦帶來的治愈。
要超越“不被他人認可的壓力”這種痛苦,最重要的就是如實地看待現實。
何謂“如實看待”?
去除自我、他人,隻看待事實。去掉“我是為他好”“我本來好心好意的”等想法。
隻有去除了自我,才會對別人的立場、心理產生同感。因為真正的同感不存在自我和他人,是大家共有的、相同的感情。
正如釋迦牟尼所說的“眾生平等”“和他人同苦”,都是去除了自我和他人後的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