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看老”同樣適用於腦的成長
沒有希望和夢想的人,很可能就是在幼年時所處的環境沒有培育好同感腦。
俗話說“3歲看老”,這在腦科學上也已經得到充分證明:孩子在3歲之前,大腦的變化很劇烈,而這種變化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研究的課題“人出生後血清素能神經的發育”,其數據結果也顯示,大腦在3歲之前會出現劇烈的變化。血清素能神經和同感腦的發達密切相關,而同感腦控製著大腦皮質,因此,培育方式對大腦的發育十分重要。
那從小需要什麽樣的環境呢?
需要注意的是,幼兒時的母子分離。
媽媽和孩子的分開,對於幼兒來說,是最大的壓力了。
因為幼兒時期的孩子正在全力發動自己的五感“讀”母親的心。
據說,人類是在未成熟的狀態下出生的。剛出生的嬰兒確實不會走路,也不會嚷嚷著說要喝母乳。
但我認為,在交流上,嬰兒和成人擁有差不多的能力。
嬰兒雖然不會說話,隻是交流的方法不同而已。
嬰兒是用非語言性的交流方式。所謂“交流”,就是向對方傳達自己的意圖和欲望。而嬰兒不用語言表達,也充分達到了交流的目的。嬰兒的需求,媽媽能充分地理解。
嬰兒在喝奶時,通過媽媽的呼吸、皮膚的觸感,以及媽媽說話的聲調,就能感受到媽媽的心情。這種非語言性的交流,刺激了最有人性的同感腦的發育。
換句話說,孩子在媽媽的懷抱裏時,就是通過非語言性的交流,促進同感腦發育的時刻。
如果在這個時期,媽媽長時間和孩子分離,或者就算在一起也不抱孩子,那麽孩子就隻是身體在長大,而無法培育同感腦。
當孩子1歲左右學會說話,獲得語言能力後,也還是需要通過非語言性的交流和感情表達來充分培育同感腦。
要想充分培育同感腦,就不要把3歲前的孩子和媽媽分開,還要盡可能多地進行肌膚接觸。
媽媽把孩子抱在懷裏,溫柔地撫摸,看似無心的舉動,但其實是在培育同感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