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遺傳因子方法之“鍛煉血清素能神經”
這裏所說的“鍛煉血清素能神經”,究竟要怎樣做呢?
理想狀態是:靶神經的受體數量少,與血清素充分結合,以傳達強烈的刺激。
我們容易想到的鍛煉,應該是肌肉鍛煉了。
每天都給肌肉施加適量的負荷運動,使肌肉很明顯地變大、隆起,這就是肌肉自身結構的變化。
鍛煉是可以改變肌肉結構的。
那麽,神經的結構也可以改變嗎?
據我所知,隻有血清素能神經等有限的神經可以改變結構。
這是因為血清素能神經擁有自我檢查線路,其中自身受體很重要。
血清素能神經可以通過感知與自身受體結合的血清素的量,做出正確的判斷,例如,不需要放出太多,或者必須放出更多,以調節衝動的頻率。
也正是因為如此,血清素能神經才不會像多巴胺能神經和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一樣失控。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會失控的意思就是,就算給予了刺激,也不能輕易做到增加血清素的量。而增加就會啟動自我抑製的機能,釋放量立馬會減少。
那麽,應該怎麽辦呢?
持續激活血清素能神經,增大血清素的釋放量。
例如,鍛煉肌肉也不是馬上就會有明顯變化。隻有每天堅持鍛煉,肌肉才會改變結構。
血清素能神經雖然不會馬上起變化,但隻要每天持續激活,血清素能神經結構自身會有變化,血清素的釋放量也會增多。
那麽,結構是怎樣發生變化的呢?
首先,自身受體的數量會逐漸減少,同時血清素能神經感知的血清素量也會減少,抑製機能就會弱化。當抑製機能弱化後,血清素的釋放量就會增加。
而自身受體是由蛋白質組成的,製造蛋白質的命令又是由遺傳因子發出的。
所以,當自身受體減少時,也就是製造自身受體的遺傳因子發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