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自信、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正如上一章我們所提到的,從父母口中說出的最有價值的四個字是“你能做到!”。社會當然無法出聲表達,但它們同樣可以傳遞信息。在當今時代,我們的社會已經選擇不去向每個孩子傳遞這樣的信息:他(或她)“能做到”。與之相反,每過一年,我們似乎就會找到新方式讓孩子知道,生活是充滿風險和苦難的,沒有我們持之以恒的幫助和提醒,他們就無法應對。
作為三個孩子的父親,我當然理解想到孩子受到傷害可能帶來的巨大恐慌。但我們對孩子的外在保護已經深入到他們的日常活動層麵,不禁讓人懷疑我們是不是實際上在把他們訓練成“膽小鬼”。就為今後的生活做準備而言,這完全不是保護他們的最佳方式。到了2007年,美國幾乎所有遊樂場裏的攀登架都被拆除了,躲球遊戲則成為學校明令禁止的體育項目,還有(似乎是為了證明每一種愚蠢的狂熱總會不斷突破新的邊界),科羅拉多州的一所學校禁止在課間休息時玩“捉人”遊戲。警告孩子不要在交通繁忙處玩耍是一回事,對一些頂多算是調皮的行為完全禁止則是另一回事。(即使對這些調皮行為認真看待,我們就真的希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回避從遠足到坐飛機所有這些小概率危險事件嗎?)關於如何應對生活,這樣的禁令會向孩子們傳遞出一種什麽樣的訊息?
把孩子看作病態的,這也是在傳遞一種負麵訊息。近些年被診斷有“學習障礙”的孩子的數量逐漸增多,這種帶有貶義和誤導性質的標簽,對孩子如何被看待、對待和治療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一些孩子之所以被貼上這樣的標簽,主要是因為他們表現出情緒上的不安,在一個對孩子沒有太多保護意識的文化環境裏,這種情況通常被當作普通紀律問題來處理。“障礙”這個標簽本身可能會變成一種自我實現,因為孩子們能很敏銳地意識到別人如何評價他們,他們的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別人如何看待他們的基礎之上。我們把這個標簽貼到更大比例的人口身上(特別是男孩),表明一種傾向在變得越來越普遍:把孩子看作脆弱無能的,他們需要持續的保護,以免接受日常生活中原本普通的挑戰。
我們的社會應該盡最大努力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人們所能賦予他們的盡可能多的有利條件,包括真正有幫助的醫療和心理輔導服務,這本身是沒問題的。但是孩子的天性、健康、經濟狀況、家庭背景以及其他條件總是會有局限性,是不為我們所控製的(當然我們的控製也難免存在不完美之處)。事實上,孩子們會在挑戰中茁壯成長,並通過適度的冒險,學會以一種有能力、自信的方式來應對這個世界。我聽過的最好的養育小竅門來自瑪利亞·雪佛(Maria Shriver)。她對一個媒體秀評論道,她會建議孩子“每天做一件讓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我相信她指的是很安全,但具有挑戰性的事情)。關鍵不在於讓孩子經曆一些不必要的可怕事件,而是教會他們自信地應對未來人生中可能出現的一些狀況。
最重要的是,孩子們一定不能養成因害怕自己不能應對困難而回避的習慣。對任何目標的追逐都必然會遇到一些艱難時刻。好消息是,每個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困難。隻要孩子還能用大腦思考,他就不是完全的或永久的“障礙”。無論遇到什麽情形,總有一些有用和可以帶來自我實現的事情,是孩子可以學著去做的。要鼓勵孩子努力擴大他們的學習範圍,加強他們的學習動機,讓他們學得更多。如果把一個任務想象得太過困難,會限製孩子潛能的發揮,並讓他感到沮喪。
如果一個社會總是想著“在當今這個世界,做個孩子是多麽難”或“一個孩子如果沒有一定的關鍵優勢,生活會多麽艱難”,那就無法解決所謂的青少年問題。來自積極青年發展研究的好消息是:我們知道,即使在最艱難的環境中,孩子都能生存下來,並且茁壯成長。那些最可能茁壯成長的孩子,會朝著積極的目標前進,而不會讓困難阻擋他們的步伐。這些是有目標感的孩子,他們發現好的進攻就是最佳的防守,以幫助他們抵抗來自周遭世界的認為他們“無法做到”的態度。對於大人來說,我們不應對發現的情況放任不管,必須要時刻檢視我們的社會是如何對待孩子的,確保我們督促孩子去做的一些事情,表明了我們對他們能力的堅定信心,以及對他們取得成功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