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年輕人目標的社區建設
最貼近目標感文化的先決條件,是社區的觀念。當父母、老師和孩子身邊的其他成年人有一種共同的社區觀念時,會使彼此的努力獲得強化。
我曾在現實中看到過這樣的行動。大概在10年前,我參加了很多小鎮的會議,致力於為培養年輕人打造最有益的文化氛圍。這項工作背後的理論支撐,是在我的一本書《青年憲章:社區如何能夠聯手提高對所有孩子的標準》(The Youth Charter : How Communities Can Work Together to Raise Standards for All Our Children)中寫到的觀點:“當大人呈現給年輕人清晰且一致的高期待時,年輕人會表現得最棒。”當時的與會人員包括父母、老師、當地政府官員、牧師、運動教練以及新聞媒體代表,我觀察到大家圍繞如何整合鎮上的資源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出乎很多參與討論的人意外,大家竟然一點都不費勁兒,就達成了關於成年人培養青少年目標標準的共識:被大家廣泛認同的目標是孩子應該習得一些優秀的性格品質,如誠實、同情心、尊重、氣節,再有就是他們應該發展學業和工作上的能力以及一些重要的生活技能。如果大人能夠組成統一戰線,一起給下一代傳遞這些價值觀,會是非常有效的,而且這麽做的話,還會培養一種社區理念。
在我寫《青年憲章》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看到社區裏總有很多有奉獻精神的人伸出援手幫助年輕人,他們會確保城鎮有能力為所有年輕人提供積極的活動和生活指導。有時候,會借助新資源——開放計算機方向的圖書館分部,在當地的FM頻道創辦一個年輕人的電台節目;再有就是,加強和協調現有的資源,比如把周日上午的足球聯賽做了時間上的調整,這樣想要在周日上午去教堂的孩子就不必糾結於兩難選擇了。
所有這些努力需要鎮上的父母們呈現出領導力和極大的個人主動性(我的角色僅限於引導討論和觀察結果)。他們對小鎮服務年輕人的能力會產生顯著的影響;並且在這一過程中,參與者也會成為年輕人眼中投身公民活動讓人備受鼓舞的榜樣,這是極有價值的角色。然而,這些努力也是有時間限製的,隨著老一代人過了撫養孩子的時間,就需要由新一代的父母和市民補充上來。減輕一些個人的負擔也很重要,那些樂於在社區裏起先鋒帶頭作用的人應該鼓起勇氣,因為已經成立了很多組織,可以提供這方麵的指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