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教導他人”是效果最好的學習方式

為何“教導他人”有那麽高的效率呢?因為要向別人說明概念、脈絡,使別人能夠理解,自己就必須先融會貫通。準備課程時,有了複習和練習的機會,自然而然就能記住課程內容。再加上教導他人時,大部分是用嘴巴說明,說話時大腦的各個部位會同時運作,大腦的聯覺(2)學習功能會得到激發,使記憶保留得更久。

再者,教導他人時,會發現自己之前沒發現的問題或疑點,為了解決問題,大腦會進行緊張的思考,將問題與其他知識、信息連接起來,產生新的知識,將知識邏輯化與係統化。和別人共享自己的知識,也能帶來自信及與人分享的喜悅。因此老師應該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幫助學生持續學習。

在前述的“學習金字塔”裏,哪個是哈柏露塔呢?在“學習金字塔”的七項方法中,下方效率較高的三項屬於哈柏露塔。效率為50%的“小組討論”,是讓學生兩人一組進行溝通討論,因此這種方法屬於哈柏露塔。此外,哈柏露塔是開口說明,效率為75%的“實作演練”包括開口說明,因此也有哈柏露塔的特征。還有,哈柏露塔基本上是兩人一組互相給予教導,因此效率為90%的“教導他人”也屬於哈柏露塔。

在白正恩、權赫鎮的論文《“小老師”對高中生數學學習成效和學習態度帶來的影響》中,作者以數值明確揭示了“教導他人”的效果。此研究是讓學生擔任“小老師”,以同學為教導對象,然後比較導入此方法前後的學習成效,結果發現,學習效果明顯增強。

這項研究以高二學生為對象,在數學課裏將小老師和同學以1∶2、1∶3的比例分組,並比較每一組小老師的數學成績有什麽變化。結果顯示,在1∶3的小組裏,小老師以前的數學成績平均不到50分,後來平均分數是75.75分,進步了26.15分,在1∶2的小組裏平均分數是66.83分,平均進步了18.45分。兩種分組的小老師數學成績都大有進步,1∶3小組的進步幅度更大。此外,學習者的成績也得到了提高。

被動學習的缺點在於,因為有人替自己有條有理地整理學習內容,心理上雖然比較輕鬆,但若是不複習,便容易忘記。自我導向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自己整理學習內容,在整理過程中,學習內容自然會刻印在腦中,維持較久的印象。

學生如果想擁有好成績,就必須真正掌握學習方法,並利用該方法學習。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讓學生教學生。某所學校導入這樣的方法:讓成績優秀的學長指導學弟、學妹的課業,獲得輔導費以補助他們的學費或零用錢。學生對此方法的反應相當熱烈,學弟、學妹喜歡讓平易近人的學長進行個人指導,學長在教學弟、學妹時,也能有效地整理自己所學的知識,並真正消化成自己的東西。

EBS製作的10集電視片《學校是什麽》曾經轟動一時,其中第8集是《0.1%的秘密》,0.1%是指一千人當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人,節目探討這0.1%的人是如何讀書的。在節目中,當學生坐在家中的書桌前經過長時間認真學習,覺得枯燥乏味時,就會把媽媽叫進房間。媽媽進來後說:“怎麽,又要玩老師遊戲了?”老師遊戲是什麽呢?學生房間裏有一部分牆壁是有機玻璃板,學生會在上頭認真書寫,給媽媽上課,媽媽扮演靜坐著聽課的學生角色。這是“學習金字塔”裏學習效率為90%的“教導他人”的方式。另一個學生在學校的自修時間會站到講台上,當有同學過來向他請教不懂的地方時,他會解釋給同學聽。這樣的學習方式讓人感覺吃虧的似乎是成績優秀的學生,但這個學生卻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同學若有什麽地方不懂,表示這個部分很難,他因此解釋給同學聽時,也可以檢查自己有沒有什麽地方忽略了,對自己是有幫助的。這依舊屬於“教導他人”的學習範疇。

EBS製作的《學習的王道》中也常常出現子女替家長上課,或是朋友一起讀書的鏡頭,全都是一對一教學,屬於“教導他人”的學習方式。這是最好的方法,亦屬於哈柏露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