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小目標法和遊戲法

有效降低大腦負擔

利用大腦的下意識習慣

我明白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沒關係的道理後,一下子就覺得輕鬆多了,也想讓孩子多嚐試挑戰各種事物。但是,也會出現某些“我一定要養成這個習慣”的情況吧!

比如一定要養成運動的習慣,這種嗎?

嗯嗯嗯……

確實,有些父母想讓孩子養成每天踢足球的習慣,但孩子總改不了愛偷懶的毛病。然後父母就納悶:踢好足球不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嗎?就那麽難堅持嗎……

這種時候,可以給孩子一些獎勵,讓他更有動力嗎?

那也是個不錯的方法,至少,這能成為孩子愛上這件事的一個原因。正如我剛剛提到的,養成習慣是很困難的,可以嚐試所有我們能想到的方法。

但是,如果沒得到獎勵,孩子就會逐漸喪失動力吧。因為“我去補習班,你就會給我買小零食”,但是如果哪天得不到小零食了,他就瞬間失去了幹勁。

這種情況,就需要用到我在第4章中曾提到過小目標法了。

終於出場了!

從大腦的結構上看,小目標法是非常合理的。前期的階段目標應盡可能設定得簡單一些,從他們一定能做到的事情開始。例如想養成慢跑的習慣,那就從在家門口穿鞋開始。

啊,您是在開玩笑嗎?

這不是玩笑哦。如果想養成每周慢跑兩次的習慣,那就先定好日期和具體時間,不管跑不跑都先穿好鞋,然後再象征性地動兩下,就算完成了,就這麽堅持幾周。

這也能算運動?

沒事的。不是為了運動而穿鞋,而是為了讓大腦適應“暫停手頭工作,穿上跑鞋”這個動作。

啊,原來如此。

之所以要分解成小的任務,是因為任務越小,越不容易產生排斥反應。大腦不會因此感到壓力。或者說,這點兒麻煩還不足以讓大腦產生抗拒。

就是在欺騙大腦吧!

是的,這幾乎適用於任何情況。例如練習鋼琴,隻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坐到鋼琴前麵,打開蓋子就行;如果是打鼓,那就象征性地敲一下;如果是學英語,那就翻開書看兩眼。

我覺得這完全可以做到。

絕對可以,前麵也提到很多次了,選擇“絕對能做到的事”就能堅持下去。不知不覺間,穿上跑鞋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然後會發生什麽情況呢?

然後就會想:“要不跑兩圈吧……”“鞋都穿好了,總不能什麽都不幹就脫了吧?”

還真是,想想還挺有意思的。(笑)

對吧。(笑)但是如果為了跑而跑,很可能就會適得其反了。所以我們可以把下一階段的目標設定為在家附近走一圈,或是去便利店往返一次,其實就是故意縮短距離。對於一個平時不怎麽運動的人來說,讓他一上來就走個5公裏,第二天定會覺得腰酸背痛,就難免產生恐懼心理,甚至會因此變得更討厭運動。

我要踏踏實實地從絕對能做到的事開始做起。老師,您現在也在用小目標法嗎?

當然,例如我現在每周都會和家人一起慢跑兩次,因為我想讓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我平時會做一些肌肉鍛煉,也有跳繩的習慣,所以跑步對我來說不是什麽難事。問題在於孩子,一下子讓他跑個馬拉鬆,他肯定也不樂意啊。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我每天晚上都會在飯後帶著孩子在家附近跑上一小會兒。

哦哦!

大概堅持了半年左右,我開始慢慢增加距離,現在每天都能跑上兩公裏了。對於小學生來說,兩公裏的運動量是足夠的。

兩公裏啊,很厲害啊!

開始嚐試一件新事物的時候,無須太過勉強自己,隻要做到自己能接受並感到快樂的程度就可以了。

我想順便問問,您每天都去健身館做肌肉訓練嗎?

沒有沒有。我很難保證每天都能抽出時間去健身館,所以在公司和家裏都準備了瑜伽墊,一有空閑,就在上麵進行肌肉鍛煉。每次做俯臥撐、仰臥起坐、鍛煉背部肌肉各20次,基本也就是3分鍾就能完成的訓練量。去大學工作的空隙也能做。一天做10組左右。

每組20次,那應該不難做到……啊,這也算是小目標了。1天10組,也就是說1天200次!

是的。每做一組都也可以轉換心情哦。除此之外,小目標法對於解決課題或學習也是很有效的。一項以學生為對象的研究表明,明確設定目標並將其分割成小目標的做法,有助於提升最終目標的達成率[4]。

我在寫書的時候,一想到“一個月要寫10萬字啊”,心情就會感到很沉重,愁得晚上都睡不著,但一想到“1天隻要5000字而已啊”,頓時就輕鬆了,感覺毫無壓力。

我也深有感觸。一開始,我也完全不懂該如何鍛煉肌肉,隻能每天做做俯臥撐、仰臥起坐、鍛煉背肌、深蹲各3次,其實也就是小目標法。後來慢慢增加次數,就變成了現在的模式。

用“遊戲化”創造機會

看起來,小目標法還真的很好用呢。但是,讓孩子去做可能會有困難。孩子可能會說“爸爸,為什麽光穿鞋不運動呢”。

的確,他們可能會難以理解。就像剛才說的,開始時,我隻是和孩子在家附近跑步。一開始的設定的確需要下點功夫。例如可以先養成早上一起散步的習慣,再逐步發展成慢跑。閱讀也是如此,讓孩子養成了早餐前讀繪本的習慣後,慢慢就能習慣早讀了。

孩子越小,就越需要下功夫啊。

想讓孩子養成某種習慣,也可以嚐試將行為“遊戲化”。在原本不是遊戲的行為中加入“遊戲的要素”,讓孩子習慣這種行為本身。

嗯嗯,比如說?

對於沒有徹底脫下尿布的孩子,可以在他上完廁所後獎勵一張貼紙,他就能在收集貼紙的過程中感到開心,慢慢地就學會了自己上廁所。無論是學習還是幫忙,每做完一件事就獎勵一張貼紙,“可視化”的東西會讓孩子更有幹勁,大腦也會慢慢習慣這種行為。

這個方法也適合成年人使用的。如果把鍛煉視為一種健身遊戲,而且再列出一個排行榜,相信所有人都會瞬間充滿幹勁的。

大部分關於研究“遊戲化”對身心健康影響的研究結果都顯示其有積極影響[5]。然而,盡管“遊戲化”可以引發行為上的改變,但它是否也同時影響了內在動機(也就是“我想這麽做!”的欲望),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未知的。也就是說,“我想要一張貼紙”的欲望一定是被成功激發了,但也許並沒有激發“我要幫助你”的欲望。

就像一個隻為工資工作的人……

確實存在這種風險。而最理想的狀態肯定是主動行動,而非為了得到獎勵而行動。

我經常和女兒玩“學校遊戲”,我扮演老師,教她假名(1)、英語和數學。如果直接對她說:“來學假名吧?”她肯定會拒絕。但如果說:“要不要玩學校遊戲?”她就會欣然答應了。當然,她可能隻是單純的“想和爸爸一起玩”而已。

這就是“遊戲化”。通過“玩遊戲”讓孩子養成某種習慣。現在的問題在於如何將“遊戲”與內在動機聯係起來。例如表揚他的努力或進步。

創造一些機會,幫助他們養成習慣。

對於一個4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幫忙後最好的獎勵其實是一句“謝謝你的幫助”。所以並非所有的情況下,都需要用胡蘿卜引誘法,不聽話的時候偶爾用用就好。

明白了。

當習慣與內在動機產生聯係,例如認識到“鍛煉是為了讓我更健康”或“予人玫瑰,手有餘香”時,我們的行為就會不斷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