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興趣
輕鬆、全麵增強腦力
興趣愛好,好處多多
接著說說“興趣(好奇心)”。沉浸在自己的興趣裏,這對成人而言,可以說是最佳的大腦訓練方式了。
這是我常做的,可以說是毫不費力了。
求知欲越強,大腦功能就越不容易老化。一項關於求知欲與負責高級認知功能的側顳區頂區體積之間關係的研究表明,求知欲越強的人,該區域的萎縮程度越小[16]。
這樣啊……
此外,求知欲越強,記憶力也越好。具體而言,就是求知欲可以提升海馬體、腹側被蓋區、側坐核、中腦黑質等部位的活躍度[17]。該研究也表明,求知欲強的人群,在筆試中的成績普遍比求知欲弱的人群優異,具體如下圖所示。
這麽說來,求知欲可真是一瓶神奇藥水啊。
是不是很神奇?說到記憶力的問題,我是從四十多歲才開始學鋼琴的,剛開始我根本記不住那些密密麻麻的樂譜,不過還是磕磕絆絆地堅持下來了。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我已經可以記住大約10頁的樂譜了。可見,努力是真的可以提高記憶力的。當然,這對我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
您可太厲害了。
此外,求知欲強的人,其壓力水平也相對較低[18]。這一點很好理解,因為他們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會讓他們感到自由和快樂。壓力是海馬體及前額葉皮層退化的元凶之一,所以壓力越少,大腦也就越健康。
愛好簡直就是續命藥劑啊。
您怎麽不說“運動是續命藥劑”呢?
啊,繼續,您請繼續……
您還挺固執的呢。(笑)隻要開始,就永遠不會太晚。成人的大腦一樣具有可塑性。
成年人總是選擇放棄。我母親就總說“我用不了智能手機的”,其實哪有什麽不會啊,我女兒在3歲時就學會了,還隻學了兩分鍾而已。
是的。所以歸根結底就在於“是否邁出了第一步”。無論是運動還是興趣都是如此。我跟很多人都說過“想要擁有一個健康的大腦,那就必須有一個愛好,或堅持運動”,大部分人的反應都是非常消極的,比如“我都40歲了,哪裏還能學鋼琴”“我都50歲了,還怎麽跑步”“我都60歲了,怎麽還能學英語啊”,等等。其實與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相比,中老年人的時間更多。完全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啊。
凡事不可操之過急啊。
是的。其實並非年紀大了就學得慢,因為無論是問題解決能力還是信息收集能力,成年人都比孩子更為優秀,而且也更了解自己。
這麽說來還真是,我一般都是使用電腦軟件來彈奏,但我家隔壁的小學生卻是日複一日地練習同一首曲子。偶爾我還會多管閑事地想“這種做法有意思嗎?”。
我完全理解您的想法。不可否認,機械性的重複練習對孩子是很有效的,手指靈活度的提升對思維的發展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所以如果想成為一流的鋼琴家,基礎練習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但正如您所說,成年人出於興趣選擇做一件事的時候,完全沒有必要強迫自己非要怎麽樣。自由、放鬆的狀態才是最理想的。我們可以為自己設定一些小目標,享受不斷進步的成就感。
我隻做自己喜歡的事。(笑)
許多證據表明,興趣(好奇心)對大腦有著積極的影響。大致可以總結如下。
關於“興趣(好奇心)”的證據
①身體健康的老年人學習一門新外語可以維持創造力等認知功能,還可以減少癡呆症的患病風險[19]。
②研究表明,在某個年齡段,每天閱讀3.5個小時以上的老年人死亡率會比同齡人低17%左右[20]。
③身體健康的老年人若能在4個月的時間內,堅持每日參加鋼琴或繪畫課程,他們的注意力、執行力等認知功能都能得到提升,且身體及心理的素質也更高[21]。
④無論年齡多大,也無論是否患有阿爾茨海默病,老年人隻要積極參與各種興趣愛好活動,認知功能就能得到更好的維持[22]。
⑤健康的老年人中,積極學習攝影和絎縫(1)的人群,其外顯記憶(對個人經曆過的事情的記憶),比隻做被動活動(說話)的群體有顯著的提升[23]。
外語、閱讀、鋼琴……有很多選擇呢。我覺得關鍵在於“有多大的用腦量”吧。
是的。因此哪怕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隻要一直保持工作狀態,就能維持大腦的年輕。我看過一個新聞,說的是一位在大阪某螺絲貿易公司工作的90歲老太太被吉尼斯認定為“世界上最年長的後勤員工”。該公司全麵信息化的那年,她已經將近70歲了,但依舊興致勃勃地學會了計算機。
是的,隻要有興趣,就可以一直工作下去,完全無關年紀!
這正是常葆大腦年輕的秘訣。
最佳選項是“演奏樂器”
要說到中老年人適合什麽類型活動的問題,其實我已經提到很多次了,那就是演奏樂器。雖然休閑娛樂的種類繁多,但要說對大腦最有益的,就不得不提到演奏樂器了。樂器可以對大腦產生持續性的刺激,還能增加交流的機會,提高創造力。
果然是首選啊。
證據表明,樂器演奏者的大腦年齡普遍較低[24]。而且這一趨勢不僅出現在職業演奏家身上,就連一些樂器愛好者也是如此。還有數據顯示,與那些隻是偶爾碰碰樂器的人相比,熱愛樂器演奏的人群患癡呆症的風險會降低31%[25]。
哇!
日本預防癡呆症協會也表示,音樂療法(演奏樂器)對預防癡呆症十分有效。不僅如此,演奏樂器還能降低我們體內的壓力水平,從而提升免疫功能[26]。
還能減輕壓力?
對了,西方音樂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曲風明亮的大調,另一種是柔和黯淡的小調。兒童歌曲多為大調,但我自己寫的大都是小調。這是不是代表我的思想壓力很大啊?
沒有的事。小調更能帶動人的情緒,更富有“悲哀美”。聽到悲傷的曲調時,我們的內心也被哀傷的情緒所占領,但小調也會喚起美好的記憶,讓我們不知不覺想起故鄉,想起曾經的故事[27]。除此之外,研究表明小調還具有刺激“自我反省”的作用。
哦,那我可以繼續了。
對沒有愛好的人的建議
我是屬於那種覺得沒點兒興趣就白活了這一輩子的人,但我想世上應該還是有很多沒什麽興趣愛好的人吧。
的確很多。其實沒有愛好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絲毫不用覺得羞愧。隻不過愛好不僅可以維護我們的大腦健康,還有助於家庭和諧呢。和孩子一起玩,可以增進親子關係,也能培養孩子的興趣,有共同愛好的夫妻,吵架的頻率都會比旁人更低。(笑)
怎麽才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呢?
可以回憶一下過去做過的事情。無論是幼兒還是學生時代的都可以,例如彈鋼琴、打網球、下將棋等。
這麽說來,我最近突然迷上音樂也是有道理的,因為我在初中時曾經彈過一段時間的吉他。
這就對了。就拿樂器來說吧,彈得好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過去的經曆能夠成為重新拾起的契機。另外就是,盡量找那些不怎麽花錢的愛好,否則又要花很長的時間考慮到底值不值得做了。如果想和鋼琴來一個久別重逢,那就上網買一架便宜的電子琴。如果想慢跑,那就先穿著平時的衣服和運動鞋跑跑看。
我是那種非常注重形式的人……
當然,如果經濟方麵沒有壓力,注重形式也是毫無問題的呀。畢竟買一把昂貴的吉他回來,也會讓人感到更興奮、更有幹勁的不是嗎?如果真有打算在興趣方麵花錢,那就先回想一下有沒有小時候特別憧憬的事情。例如我之所以會在五十多歲開始學習打鼓,就是因為我從小就很想學打鼓。
憧憬嗎……好像也沒什麽特別憧憬的。
如果回想了也找不到合適的,也可以向身邊有愛好的朋友拜師。假如您有一個喜歡攝影的朋友,那可以跟他一起出去采風,剛開始隻要用手機拍照就足夠了。
這倒真是個好主意。
不過要是拍cosplay(2),我就不參與了。(笑)
現在網絡這麽發達,無論什麽東西,我們都可以在網上自學,隻不過如果身邊有個老師,會學得更快一些。無論是這個領域的魅力所在、行業趨勢還是工具的選擇方法等問題,自己的朋友就會非常樂意解答的。
比如也可以直接問“你為什麽會這麽著迷”,對吧。
對對對。能讓人著迷的東西,一定有其獨特的魅力。
啊,那些沒什麽朋友的人可怎麽辦?
那就試試旅行或烹飪這種可以獨自完成的事情吧,而且這兩樣也有助於保持大腦健康。
旅行也是個很“燒錢”的愛好啊……
不用去太遠的。坐兩三站車去一個新的地方,也能算是一次旅行呀。旅行的好處在於可以刺激我們的好奇心。因為出門前,大部分人會先製訂旅行計劃、美食攻略等。除此之外,對於老年人來說,若能製訂計劃,並願意按計劃完成旅行,那就可以同時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而且即便是獨自一人旅行,回來後也會找機會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那麽就同時達到了促進溝通交流的目的。
還真是這樣呢!對了,老師您也喜歡旅行嗎?
喜歡啊。而且我也喜歡研究古地圖和曆史,休息的時候會去東京的麻布和赤阪一帶,走在那些小山坡上的時候,我就會想“這座山是武藏野台地的邊緣啊!”“這個地區曾是那位大名的莊園啊!”“原來這座山的名字是這麽來的啊!”邊想還邊樂呢。
自導自演的閑走塔摩利(3)。(笑)
還真是。(笑)我覺得很多男性都喜歡這樣的閑逛吧。先確定一個目的地,然後在互聯網或圖書館查閱關於這個地區的信息,這會讓散步變得更有樂趣。更何況,散步本身也是一種運動,對大腦也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旅行和……烹飪對吧?
是的,烹飪也是一種很好的腦力鍛煉活動。做飯前,我們需要打開冰箱看看存貨,然後研究菜單、製訂計劃、去市場買菜。
做飯的過程中,還要同時處理多個任務,這很考驗我們的統籌及協調能力。除此之外,我們的雙手也需要進行“技巧性運動”,這也將大大激活大腦功能。
不過我其實不太會做飯,所以也得好好努力學習啦。
這麽說來,最近很流行的“單人露營”興許也很不錯啊。旅行、烹飪一站式解決。
好主意啊。一個人的活動雖然無法與人交流,但大腦受到的刺激卻絲毫不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