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的故事

時不時地反思過去能讓你清晰地洞察現在。不久前,我第一次讀到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nrad)在19世紀和20世紀相交時寫的一篇名為《青春》(Youth)的短篇小說。這篇小說讓我開始關注一些令人不安的感受,這些感受已經困擾了我一段時間,但是我一直無法將其表達出來。這是一篇航海故事,它像一瓢冷水在昏昏欲睡的早晨將我潑醒。

康拉德的這篇小說講述了一名年輕水手第一次出海作業的故事。這次航行的目的地是東方,這是一段充滿危險、辛勞和不適的漫長旅程。多年後,當這名水手人到中年時,康拉德讓他用第一人稱講述了這個故事。

如果冷眼旁觀,這名年輕水手的第一次航行看起來簡直就是一場災難。這艘船年久失修,“上麵滿是灰塵、鐵鏽和汙垢—桅杆頂上的煙塵和甲板上的泥星”。它經常漏水,需要頻繁、費力地抽水。船上到處是老鼠。出港兩天後,它與一艘輪船相撞,不得不返回港口修理。這樣那樣的挫折導致這艘船遲遲無法出港。當它最終再次出海時,突如其來的暴風迫使它又回到碼頭停留了很長時間。後來在出海時,船上的貨物—煤炭—自燃起火。他決定繼續前行,這意味著他將在刺鼻的煙霧中生活數周時間。這已經夠悲慘了,但事情仍舊是每況愈下。悶燃的煤最終爆炸,這名年輕水手的船著火沉沒了,他跳到一艘救生艇上逃生。他在無遮無擋的救生艇上日曬雨淋,經過數天掙紮,才好不容易來到了亞洲的一個港口。

在這次曠日持久的不幸遭遇中,男孩的態度是怎樣的呢?他對一路上的每一次經曆都感到很興奮。他在講述過程中幾乎無法抑製他年輕時的那種興奮之情。他回憶說,在旅途中最黑暗、最淒涼的地方,他一直在想:“下一步怎麽辦?……這太棒了!當時的我年輕力壯,很有耐心,我的前麵就是東方和全新的生活,我在那艘船上經曆了生死考驗,卻安然無恙。”

他接著說:“……你說說,那難道不是最美好的時光嗎?那時候我們還沒有什麽出海經驗;年輕,而且一無所有;大海給不了你任何東西,除了重重的打擊,但是有時候它讓你有機會感受到你自己的力量。”坎坷重重的航程卻給了這個男孩無限的驚喜和自豪,讓他有機會在出現的每一個困境中考驗自己。

當然,康拉德的這篇作品是虛構小說,而不是科學作品,其中夾雜著濃濃的懷舊氣息。然而,即使是來自另一個時代的浪漫幻想作品—特別是當這個時代與我們現在的時代如此不同的時候—它也可能發人深省。當然,那個時代也不是非常久遠,也就是三四代人以前,即將步入現代的時候。

實際上,事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於今天的青少年,我們可以講述他們的很多故事,這一個一個故事就像他們所處的生活環境一樣多種多樣。其中有些故事是圓滿的。現在的很多青少年適應力強,心地善良,而且精明能幹。但是,他們的故事中沒有多少能傳遞出康拉德筆下的那位年輕水手的蓬勃朝氣、自信心、冒險精神和真誠希望。現在的青少年也很少有人展示出那樣清晰的目標感。事實上,很少有青少年會對切身利益之外的事情表現出持續的責任感或毫無保留的獻身精神。

現在的青少年很少能夠展示出“雄心勃勃”地麵對這個世界的形象。盡管這個詞現在顯得有些過時,急功近利—或者,更糟糕—爭強好勝。然而,如果不是這種雄心壯誌,那又是什麽驅使世世代代的青少年勇敢邁出第一步,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砥礪前行,為自己和同胞創造更美好的未來?現在,即使是那些走在正確道路上的人,似乎也羞於談論自己的目標,憚於暢想自己的未來前景。

康拉德敘述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倒不是因為它代表了青春應有的樣子—畢竟,這隻是一個男孩的人生故事—而是因為它與我熟悉的當代社會的青少年形象大相徑庭。這個故事彰顯出的精神在當今青少年身上很難找到。然而,奇怪的是,康拉德敘述的故事聽起來仍然真實可信。它就好像構成了一個自然的類別,定義了一個經典的,我們將永遠傳承的青少年精神,盡管現代社會的生活早已讓其顯得不合時宜。

然而,我希望並相信,這將被證明是一個強有力的、最終的結論。康拉德筆下的水手所表現出的青春活力是罕見的,但並沒有絕跡。今天有一些青少年確實有清晰的目標感,還有許多青少年在努力發現自己的目標。即使是那些看起來迷失了方向的人,也擁有我們青少年天生就擁有的潛在的活力、智慧和勇氣。

然而,仍然有太多青少年士氣低落。當軍事戰略家發明心理戰的概念時,他們首先采用的戰術之一是挫敗敵人的士氣。挫敗敵人的士氣有兩種戰術。你可以敗壞敵人的道德情操,也可以粉碎敵人的希望。無論你采取哪種戰術,敵人獲勝的意願都會減弱。他們的勇氣和活力將會喪失;失敗主義態度將迅速演變成一種自我應驗的絕望感。很多軍隊懊惱地發現,如果成功實施,這將是一個有效的戰略。但是,實施的條件必須是適宜的,強行實施往往會適得其反。如果軍人(或平民)相信他們的事業是正確的,那麽艱苦、威脅、殘暴和宣傳隻會讓他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充滿抗爭到底的決心。

我並不打算用這個比喻一直說下去。雖然在我將要講述的故事中有很多傷亡事件發生,但是這裏並沒有真正的敵人。沒有人發動戰略攻勢來打擊我們青少年的士氣。

但是,“士氣低落”這個詞確實很適合用來形容我在當今太多青少年身上看到的東西。盡管它的出現往往是因為好心辦錯事,而不是因為敵意的算計,但其效果大致相同。許多青少年的特點包括對道德價值觀和目標的憤世嫉俗的態度;對生活的失敗主義態度;對未來缺少希望;缺乏勇氣;以及對他人和自己不信任。最重要的是,許多人表現出缺乏目標、責任和奉獻精神,一句話,就是沒有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