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家庭與學校的回應
第6章 自然的美德
關於天性的假設
行為主義學家直到20世紀後半葉前還統治著理論心理學,他們提出了一些關於兒童發展的平庸比喻。我記得當我還是一名學生時,一位著名的斯金納行為主義理論家在一次講座中把剛出生的孩子比作一塊黏土。他的觀念是,從出生的時候起,孩子的行為就通過各種環境力量(包括其父母)的作用,被塑造成社會可以接受的“形狀”—就像雕塑家把一塊黏土雕刻成對觀看者有意義的東西一樣。
讓我們先假設這個行為主義學家的比喻是恰當的:兒童“像”一塊黏土,可以被塑造成文明人。即便是如此—這個模糊的比喻準確地描述了孩子的天賦,但泥土也是具有某些基本特征的,任何塑造黏土的人都需要對這些特征有所了解。如果一位雕塑家弄錯了—例如,如果他認為可以用加工石頭或木頭的方法來加工泥土—那麽最終他手中的黏土隻會變得一團糟。無論我們對孩子的天性特點有多麽狹隘的看法,若要為他們提供最佳的成長環境,我們就仍有必要正確理解這些特點。
現在,在對嬰幼兒進行了數十年的科學研究之後,我們知道行為主義學家的比喻完全是不充分的。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要比任何黏土都更具可塑性。此外,他們已準備好與他們的社交世界互動,他們不會被動地接受刺激。孩子會積極解讀他們從環境中得到的“所有”反饋信息。事實上,他們在選擇反饋—即他們做出反應的方式—方麵發揮著很大作用。父母給嬰兒買了一個昂貴的玩具,卻發現嬰兒更著迷於一個老舊的鑰匙扣,在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懂得孩子有自己的選擇偏好。
近些年,心理學讓我們對兒童的自然天性有了更深刻、更廣泛的認識。如果環境被認為是一位雕塑家,那麽它從一開始麵對的就是一件令人敬畏的藝術品。
在本章中,我關注的是每個兒童的天性。在這裏,我想闡明兒童以及希望促進他們發展的人必須麵對的諸多自然美德。我使用了“美德”這個詞的經典含義,即“優點”。然而,我當然也知道這個詞的道德含義,我也希望使用這個含義。我在這一章中要說明的主要觀點是:孩子生來就比我們現在思考和實踐中所認為的更強大,更有適應力,也更易形成道德品格。如果我們能夠看清孩子的自然美德,那麽這將極有利於我們養育孩子。
就在幾代人之前,我們的祖母們之間還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孩子們是有韌性的。”這是祖母們給自己初為人父母的孩子們提供的一點令人安慰的智慧。年輕的父母可能過於擔心自己的孩子們麵臨身體或情感上的危險。年齡、閱曆和情感上的距離教會了祖母,小孩子有多麽結實。
隨著昨天的父母變成今天的祖父母,人們越來越少聽到這種令人安心的建議。每經過一代人,我們的文化就更偏離這種認為兒童(以及整個人類)結實而有韌性的古老觀念。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觀點,它認為人性脆弱,極易受傷,不太可能從侮辱或傷害中恢複過來。父母似乎更多的是在尋找增加他們焦慮的信息,而不是可以讓他們對孩子的福祉放心的建議。即使還有祖母記得古老的智慧,人們對他們的建議也會充耳不聞,置之不理。現在占主導地位的文化概念讓他們的觀念顯得過時落伍了。
事實上,這隻是現代錯誤概念取代早期一些更為明智的直覺的又一個例子。正如我在第5章中指出的,認為孩子們嬌嫩脆弱的觀點是在現代家庭轉向以兒童為中心的定位過程中形成的。社會曆史學家將這種觀念上的變化歸因於現代家庭的財富增加和規模縮小。兒童不再被視為經濟供給者,他們受到了珍視,實際上是無價之寶。正如我前麵說過的,從很多方麵來說這是一種恰當的、值得稱道的變化,但如果再加上目標的缺乏,它就可能會助長一種不正常的幼兒無比珍貴的感覺(事實上,最近有一本書抱怨了當今許多家庭中存在所謂的“嬌貴兒童”綜合征)。嬌貴的感覺反過來可能會讓人們過於擔心孩子的健康、安全和幸福感。這並不是說父母擔心這些事情是錯誤的:父母的第一責任是保護孩子,每個孩子都應該有一個能夠養育他們的安全的家。但是,這種擔心必須有效地針對兒童的真正弱點。如若不然,這種保護就會變成過度保護,孩子們就會被剝奪培養自我保護技能的機會。正因如此,我們非常有必要準確地認識兒童的自然美德。
把孩子們所有與生俱來的品格和能力匯編起來可能會形成一本厚厚的書,而且隨著嬰兒觀察研究的繼續深入,這個清單會越來越長。這個清單將包括多種多樣的適應性反應、社會敏感、情緒反應係統、語言易感性和早期認知意識。現在,我將首先指出促進兒童適應各種環境的四個天性特點。我之所以注意到這幾個特點,是因為它們最近普遍被成年人忽視,盡管它們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接著,我將闡述所有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時天生具有的自然美德和敏感。我會闡明這些美德和敏感為兒童道德品格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