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時,選擇與“應該”相反的選項
本書到目前為止所要說明的,基本上就是——不要對現實做出任何論斷,而要接受它原本的樣貌。
從對方應該是“有什麽原因”的角度去看待態度惡劣的人,也並非出於什麽溫情,隻是接受現實而已。實際上,人們所有的言行都是架構在“原因”之上。
書中的內容簡而言之就是如此。那麽,為何這樣做能提升自我肯定感呢?為何隻要放下“論斷”,就能進入自我肯定與尊重的良好循環呢?
那是因為,隻要我們可以保持自在,就能夠肯定自己。
原本我們都擁有高度的自我肯定感,卻因為各種形式(大多數都是別人對自己或自己對自己所下的“論斷”)而開始貶抑自己,使得自我肯定感每況愈下。
我們傾聽自我肯定感低的人說話時會發現,其中必然有否定的“論斷”。
能夠不受“論斷”影響,並且按照自己的心意,自由自在地一邊嚐試犯錯,一邊努力生活的人,則擁有高度的自我肯定感。
也有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主動決定離開“論斷”的世界,因而重獲自我肯定感。治療心靈上的疾病也能讓人發現“論斷”的存在,進而找到擺脫“論斷”的機會。
我們經常會聽到“變得圓融”的說法,隨著年齡的增長及經驗的累積,人們漸漸能真切體會到“這世上有各種各樣的人”,因而不再凡事都輕易加以論斷。
不隨意論斷的人看起來“既寬容又成熟”,但其實這一點也不特別,隻是人類本來就擁有的能力。
也因此,希望大家不要論斷本書的內容是“應該這麽做”。
要想象自己解開了一個個傷害、捆綁自我的“論斷”,終於展現出自己原有的姿態。
不是“必須去尊重”,而是“放輕鬆之後就能尊重”;不是苦苦修行,而是自我解放。
本書之所以優先提出“尊重他人”這個方法,隻是因為它比較容易著手而已。人們經常將自己對自己的“論斷”當成真實,因而難以放下;但若是觀察別人,思考對方“應該有什麽原因”,卻要簡單許多。
起初,可以先從“感覺有點不合的人”開始,嚐試去思考對方“或許是有什麽原因”。
因為如果選擇從“狠狠傷害過自己的人”開始,或許就會變成是強迫自己“應該”去思考有什麽原因了。
這也可以說是屬於自身的“苦衷與原因”。
人們隻要受到重大衝擊,就會有一段時間處於危機管理模式,難以對對方產生善意的想法。如果這時還要強迫自己去思考“對方應該有什麽原因”,就會變成痛苦的修行,也就是變成“應該如何”了。接著我們就會否定做不到的自己,反倒使自我肯定感變得更低。
每當你不知所措、覺得迷惘,開始意識到自己又在思考什麽才是對的、必須的,就選擇與“論斷”及“應該”相反的選項吧!
這樣一來,就能重獲人類與生俱來所擁有的自我肯定感。
重點 我們原本就具備自我肯定感。
虛假的聯結真正的聯結
偽裝成別人喜歡的自己,拚命討好以維持關係在安全、溫暖的環境裏,展現原本、真實的自己
共鳴——隻看見一部分就認定對方和自己一樣,會忽略原本的對方共存——接受原本的對方,無論對方處於什麽狀態,都能與他同在
與戀人的距離過度緊密,忍受對方的暴力並自我責備拉開與戀人的距離,看清對方暴力的原因,停止自責並確保安全
要求同步,必須與自己意見一致,否則就無法接受或被激怒坦言以對,認清人人各有看法的現實,隻要理解對方是如何想的就好
一定要一起行動、頻繁聯絡,配合對方的喜好尊重彼此的興趣與安排,各自隨心所欲地運用時間
對方若不按照要求坦白自己,就認為被排斥而心生不滿每個人對距離的感覺都不相同,尊重對方想坦白的程度
論斷對方應該從悲傷中走出來,自以為是地說出鼓勵或正麵話語尊重對方需要的悲傷過程,默默守護,以對方想要的方式陪他度過
用自己認為“好”的形式去改變對方,把嚴苛的否定包裝成親近的證明傳達自己真實的心情與想法,隻從自己的領域去勸告對方
道歉之後,認為對方就應該立刻釋懷道歉之後,留給對方反應的時間與自由
不敢拒絕,總是盡量配合對方,覺得不應該潑人家冷水坦誠說明自己無法配合的狀況,並適當回應對方的心情
執著於必須互相了解、彼此讚同或應和彼此尊重,即使不見得理解也願意支持對方的努力
被“沉默令人尷尬”的論斷所捆綁,為了不被認為無趣就急著開口說話拋開“必須說話”的強迫觀念,和對方共享沉默,感受彼此安穩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