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我因為想停止焦慮而更焦慮
有時候思緒就是這麽奇妙的東西,當我越想停止想一件事或者一個人,往往就越無法停止,因為這個努力不想的過程本身就在提醒我去想,去聚焦這件事或者這個人。
焦慮就是這樣一種揮之不去的情緒。越想讓自己停止焦慮,反而讓我們更焦慮,甚至可能是本來不太焦慮,因為害怕產生焦慮情緒而越發焦慮起來。這讀起來有些拗口,但是確實是存在的事實。
想必很多人聽過墨菲定律:你越擔心一件壞事發生,它就越可能發生。隻要有一種變化的可能,不管概率多小,終究還是會發生。
既然焦慮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何不坦然接受,放輕鬆,保持平常心去迎接焦慮,擁抱焦慮?就像我們的身體裏有各種微生物、細菌一樣,我們允許其存在於我們體內,共存共生。
戴維·A.卡波奈爾博士是研究焦慮症的心理學家,他在37年間幫助了全球超過9000名心理谘詢師,傳授他們應對焦慮的方案和課程。卡波奈爾博士出版了《焦慮的時候,就焦慮好了》一書,書中引用大量的實證,剖析了焦慮與人的關係,並教授如何打破焦慮的循環,如何避開焦慮設下的陷阱,與焦慮和諧共處。書中提道:“焦慮是人類生存的常態之一,每個人都會有焦慮的想法,無法控製,也無法消除,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擇應對的方式。”所以,書中並未提供消除焦慮的方法,而是讓我們認識焦慮,找到合適的應對策略,從而實現與焦慮共存,降低其對生活的負麵影響。
懼怕往往源於未知,不了解所以害怕,故而麵對焦慮,首先要了解焦慮是什麽。
認識焦慮
我們經常會說:“萬一……怎麽辦?”未發生但有可能發生的事情,總是會讓人擔憂牽掛,如果真發生了,倒也不焦慮了。這個現象的產生源於人類自我保護的生理機製,有利於幫助我們待在一個安全的環境裏。人類文明能延續至今,也得益於這種焦慮機製。
所以,對於焦慮情緒,我們不需要去遏製,而應該像治水一樣,順勢而為,控製好焦慮的程度,將損害降低。這就如同我們看待壓力一樣。壓力也是一種動力,促使我們積極前行。但壓力太大,超出承受範圍,就會帶來副作用。焦慮同樣如此。
而且,有些焦慮是沒必要的,屬於我們的認知偏差造成的假象。例如,父母經常跟我們說的,不好好讀書,就考不上好大學,考不上好大學就找不著好工作,找不著好工作就找不到女朋友,孤獨終老。這一係列的推理很明顯缺乏邏輯嚴謹性,但換一個場景,我們卻經常在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會導致嚴重的焦慮情緒。老板要的報告還沒寫完,這道題始終不會解,這次考試很不理想,孩子又感冒了,這些日常隨時發生的事情,會引發我們產生一係列的聯想,激起焦慮情緒,其中的邏輯性也未必比前麵父母的例子更嚴謹。
應對焦慮的AHA策略
關於如何應對焦慮,有一個很好的策略——AHA策略,它為我們提供了三個步驟來應對焦慮。
AHA策略是Acknowledge(承認)、Humor(順應)、Activity(行動)這三個單詞的縮寫。
正如前文所說,焦慮是人類的本能反應,客觀上就是真實存在的,且不可消除。麵對焦慮,我們能做的是去學習它、認識它,對其足夠熟悉之後,沒有了恐懼感,就可以承認並接納其客觀存在的本質。
當不再為焦慮而焦慮時,也許焦慮情緒本身就已經在開始減弱。設想一下,如果你下個星期就要去做一場演講,台下將會有幾千人,還有領導在場,然而此時此刻,你連演講的主題都還沒想好,而且你還從未在這麽多人麵前做過演講。此時,是不是會感到焦慮?
這種情景下,焦慮是必然的。一萬個人就有一萬種焦慮。焦慮之餘,你可以抓緊時間去搜集相關資料,還可以去找演講高手請教演講技巧,甚至還可能花錢請專業人士幫助你一起擬定主題,設計演講內容,指導排練演講。這個過程中,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動力去完成這些工作,焦慮功不可沒。所以焦慮可以促進我們的行動,提升工作效率,隻要不為焦慮本身而焦慮,那焦慮一下也不是什麽壞事。
將焦慮的內容呈現出來,反複演示給自己看,可以有效緩解焦慮情緒。我們可以仔細想想到底是什麽讓我們焦慮,把它寫下來或者錄下來,如果有可能,將焦慮的事項細化再細化,拆解成很多具體的點,這樣效果更好。寫下來後,我們可以讓它反複在麵前出現,不斷衝擊我們的大腦,當重複很多次之後,會發現焦慮對我們的影響降低了。
讓自己行動起來是對付焦慮的絕佳辦法。杞人憂天是因為有時間思考。如果不給自己留時間思考,是不是就無暇焦慮了?
更何況,焦慮是因為某些問題的存在,如果能付諸一些具體的行動,讓問題朝著有可能解決的方向前進,或者做好解決問題的準備,等待問題的到來,這些動作都可以減少我們的焦慮情緒,積極的行動總是比空想更有效。
這三個步驟的目的不是要讓我們消滅焦慮,而是降低影響,與焦慮共生。
另外,前文中介紹的正念呼吸、冥想、脫敏療法等方式方法都可以應用在焦慮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