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刻
◆1◆
這是咱們見過的活人裏最接近《灌籃高手》的人。在一場表演賽上,他在NBA名宿特雷西·麥克格雷迪麵前,用了翻身跳投的招數。他說:“那一場比賽之後,他的青春釋懷了。”
他的名字叫大雨。大雨一度是北京城最強的高中生,類似漫畫裏的澤北榮治。
那是20世紀初,喬丹剛退役,四大分衛同時起飛,1990年前後出生的男孩,整個青春被他們深深影響著。大家會為他們四個誰更厲害而吵架,甚至最後扭打起來。
阿倫·艾弗森的速度很快,一米八三的身高在籃球場上自由飛馳。艾弗森的性格桀驁不馴,拿著球往前場衝,非常熱血。2001年,在NBA的總決賽輸給了大鯊魚沙奎爾·奧尼爾,但他的球場精神卻永遠激勵著每個人。
卡特是實戰扣籃第一人,幾乎以一己之力拯救了扣籃大賽。漫長的職業生涯橫跨了四個十年,從強殺籃下飛天遁地到“底角抽煙”等個空位投籃,這是球場競技也是人生修行。
科比是一個時代的籃球門麵,也逐漸成為圖騰文化。他曾和上帝打賭,說自己一定會拿下五個總冠軍。後來他贏了,而付出的代價慘重。
麥迪在三十五秒內得了13分,那一次的表現讓全世界都瞠目結舌。那種極致天賦的集中爆發,感覺是想象力於冷靜的現實中,撕開一個口子,裏麵發生的種種,已經沒了規律可言,但也確實太動人了。大雨看了那場比賽,便喜歡上了這個飄逸離譜的麥迪,也堅定了籃球這運動太有意思了。它融合了奇跡、瘋狂、勇敢、堅持等等詞匯。
他想打籃球。不是課間下樓打的那種籃球,而是用專業和職業的態度去追求它,嚐試讓籃球和我們的整個人生息息相關。那會兒的少年們都做過類似的夢,甚至我腦袋發熱時也做過。然後當身高困在一米七四之後,就不再琢磨了。
那一年,我和大雨交過一次手,我才知道原來大家玩的根本就不是一種運動。我也曾厚顏無恥過,極其無知無恥地管自己叫“24中艾弗森”。那一天的我才是真的找不到北,有種“原來如此”的頓悟。記憶的碎片中,每一片都很鋒利。他生吃快攻跳躍時,我基本踉蹌;他跳起投籃時,我的眼睛直視著他騰空的膝蓋。那一刻,我想回家了。
球給我吧,我要回家。
大家見證了大雨在中學時代的野蠻統治力。就是初中生的他,打得高中生懷疑人生。後來,人家都不愛帶他玩。到了高中,就徹底沒人和他玩了。大雨打球打得太職業了,個子將近一米九,百米速度基本是十二秒,垂直彈跳的高度快一米。關鍵是,他是技術流。控運球細膩,節奏多變,投籃精準,就是那種空位絕對能進球的感覺。
大雨慢慢也不和大家玩了,他走進了真正的籃球圈,參加了耐克高中聯賽,這是市裏水準很高的大賽。大家本來以為,他在這裏會碰壁,結果,他自己就是那個壁。
大雨所在的隊伍排全市前三,他自己拿下了得分王,投進了一記壓哨的絕殺球,球場上的所有人都開始大聲歡呼。這種空間小卻密度大的歡呼,帶來了很強的衝擊力。之前總在電視裏看,而當自己沉浸其中時,感受卻很不一樣。大家在底下瞅著真人版的《灌籃高手》,幫他想象和規劃著後麵的全國大賽,甚至未來的職業生涯。
小姑娘給他送水,大家也並沒有心生妒忌,感覺這就是大雨應得的。
◆2◆
大雨順利進入了體育類大學,繼續進行專業的籃球訓練。他的就業目標也基本就是CBA了。他學習著麥迪的動作、打球的思路,還有堅毅的精神,慢慢把自己完善成一名籃球手。
這一路什麽櫻木花道、三井壽、流川楓也像是破次元的朋友。他的人生類似盲盒中的隱藏款,珍貴美好,好像非常特別。
然後,大雨就遭遇了傷病的折磨。
最初大雨隻是感覺胸口疼,喘氣累,後來查出來出狀況的地方其實是心髒。他去醫院拍了一些片子,確診了心肌有缺陷,供血力道不足,在極端的情況下,容易出大事。做個普通人沒問題,但做運動員,體能方麵是個問題,而且硬拚的話,會有生命危險。
這基本是一把命運的大鐮刀,把他和他職業的事切開了。
不出意外的話,人生一定會有意外。
縱觀人生的全局,這是必然的細小波瀾。然而處於波瀾中心的我們往往一頭霧水,身心俱疲,十分崩潰,感覺這樣的衝擊,像瘋狂的驚濤駭浪般襲來。
自己弱,就往往把借口當成理由;自己不服,往往把理由不當回事。
大雨堅持訓練,但心理負擔和身體壓力讓他非常疲憊。在野球場上虐新手很輕鬆,但在職業賽場進行高強度的對抗時,他感覺力不從心。他的動作開始變形,速率變慢,命中率也降低。也因為心髒的問題,職業球隊對大雨未來的能力深表懷疑,他後麵的路,走得很艱難。這一堆東西一起襲來,大雨的心態也慢慢變得糟糕。他變得焦慮、抑鬱,也罕見地損耗了自信心。
大學四年,大雨的故事,從熱血漫畫逐漸變成了紀實文學。
更加殘酷的是,他的身高也隻是剛過一米九,技術上若是沒有封神的話,就是很難打職業賽了。
畢業之後,大雨拖著高不成低不就的身體和迷茫不堪的靈魂,找了份在幼兒運動中心做老師的工作。和他接觸的是一群稚嫩的小朋友,小孩的年齡基本都在五歲左右,由家長們帶著孩子來體驗課程,鍛煉身體。然而,大雨還是很敬業認真的,小朋友們也很喜歡他。孩子們在歡鬧中奔跑、跳躍、投籃,咯咯直樂。大雨工作認真,但休息的間隙,那份憋屈也實實在在地夯在臉上,那是一種不得誌的神情。孩子們是真挺可愛的,但這裏的一切,作為自己的事業,太糟糕了。
由於和五歲年齡段小朋友接觸過多,二十三歲的大雨球技退步了。這本是一個籃球手巔峰期的啟程,他卻困在了孩子們的童年裏,接連倒退。他很痛苦,同時那一年的麥迪也不行了,淪為了板凳球員。電視和廣播裏,都講著他的英雄遲暮。
大雨決定在可控範圍內繼續保持訓練,讓自己盡量職業一些。也因為他真的懂籃球,被邀請做了籃球解說。聊籃球比賽是件輕鬆的事,但內心卻很掙紮。他總想著自己上場打球,那是一種選手的本能。當一個籃球手被按在板凳上時,無論位置處於替補席還是解說席,那種難受都是一樣的,那種特別想自己上場的衝動也是一樣的。然而大雨在一次解說中,出現了極端的情況,他吐了句髒話:“×,太菜了,這球我肯定能進。”
那個球大雨確實能進,但同時,大雨也因此失去了這份兼職工作。
大雨回到家,打開電視,裏麵播放著籃球的新聞。他看著麥迪坐在聖安東尼奧馬刺隊冷板凳上蒼白的臉,打開電腦去網站上搜索麥迪在比賽中第35秒拿下13分的傳奇瞬間。大雨看著麥迪,也想著自己,想到了自己在耐高聯賽的絕殺,想到了青春球場的種種,想到了那會兒對未來堅定的信心,大雨心情很複雜。“原來你們會老,原來我自己的青春也早已倉促終結。或者,我好像從來都還沒有真的開始過。”
小時候看《灌籃高手》,我們是小學生,漫畫裏的人物是高中生。我們眼睛裏充滿了仰慕和對未來的憧憬。後來我們長大了,再看《灌籃高手》裏的那些人物,他們成了小孩,我們已是大叔。眼睛裏和腦海裏,都是對過往的追憶和理性的思考。
如果那些人未來沒有打成職業選手,他們會做什麽?
赤木剛憲會去當英文翻譯嗎?仙道當了程序員,每天寫代碼,最後禿頭了?流川楓上班是否需要打卡?他遲到了會被原諒嗎?櫻木花道是否成了小混混?三井壽開了一家摩托車修理廠?鐵男一臉諂媚,對客人彬彬有禮?牧紳一應該會是上市公司的高管。藤真健司胖了怎麽辦?會不會混得最好的是高宮望?
其實赤木晴子已經五十歲了,再過幾年就可以退休了。
漫畫是想象的,漫畫後麵的現實,是無法想象的。
現實裏,大雨的工作也很難。職業籃球打不了,做幼兒教育不甘心,某招聘網站更看不明白了。他深知到這個階段,他隻能再努力把自己扔回球場了。他堅持著係統的訓練,同時更投入去理解籃球這項運動,從技術上到精神上,想要一並鑽研透徹。
他要尋找到和自己能力匹配的體育類崗位。他隻能練著,讓自己保持精瘦的體形、敏捷的速度和反應,等待著機遇,也期待著每一次能夠被看見和認可。
◆3◆
再和大雨相見,是2020年《三十,而立》紀錄片拍攝的時候。他幹幹淨淨,穿著一身運動裝,在上樓的時候撞到頭,便哈哈大笑起來,仍然有著少年時的青春氣息。總感覺他比我們要年輕五六歲。
他說:“不喝酒,習慣了。”
我說:“無糖可樂呢?”
他說:“沒事,喝白開水就行。”
和大雨聊天時,我總會有複雜的感慨,覺得大雨也曾是一個被大家追捧的漫畫人物。然而當熱血故事講完後,漫畫家也不再更新了。這個人物就在現實中被尷尬地架住了。
大雨的堅持特訓是有價值的,他和籃球長達十幾年的日夜相處,也慢慢累積了些能量。他學會了掌握好分寸,無論是投籃的手感還是心髒的強度。他也慢慢懂得了老謀深算,閱讀比賽,以經驗賦能賽場。
大雨兜兜轉轉,在二十七歲左右的年紀,加入了一家專業的籃球培訓機構。這一次大雨教的可不再是小朋友了,他培訓的對象是教練,也因為他真的打贏了所有的教練,才獲得了在這裏工作的機會。大雨也在五對五的實戰中,對比賽運籌帷幄,實施了種種戰術,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後麵的幾年,大雨和那家機構一起成長,自己也有了品牌價值。慢慢地,公交車上也可以看到他的廣告,一切步入正軌,人生也進入正軌。再往後,機構需要找個代言人,最後決定用麥克格雷迪。大雨得知這個消息後熱血沸騰。
麥迪代言國內品牌,並參與一係列活動,這事在籃球圈是個挺厲害的新聞。那天機構安排了表演賽,是五對五的半場賽,教練們都非常興奮,大雨也做好了準備。那一刻,輸贏其實沒有那麽重要,更多的是展現國內的籃球水平,並告知媒體和嘉賓,我們職業選手的精神以及認真的態度。
那一天,麥迪就坐在距離大雨幾米遠的地方。那是大雨狀態最好的一場比賽。他閃轉騰挪運球的時候,好像邂逅了十八歲的自己,那個堅定著籃球夢想的高中生。他的速度很快,好像身體裏的每一處都配合得無比默契,從容不迫。他擁抱著這個將近三十歲的自己,這個經曆生活磨煉,沉澱下來的青年。大雨翻身跳投,在騰空的時刻,腦海裏似乎有很多畫麵浮現,交織演奏著悲傷但悠揚的歌曲。這裏麵是一份深沉的燃,是漫畫家留的伏筆,曆經生活打磨,才閃出了珍貴的答案。漫畫的人物,騰空躍起的時刻,種種細節展開,可以演上一整集。那是一個男孩林林總總關於籃球的所有故事。
球進了,然後大雨再次突圍,一個閃躲後翻身跳投,球又進了。他轉身把手指向了麥迪,這是一種致意。麥迪曾經在冥冥之中鼓勵過他,也曾經在NBA比賽的第35秒以13分上演了奇跡。
奇跡是發生在賽場上的事,也是發生在人生中的事。
那場球賽過後,大雨和麥迪相互擁抱,麥迪告訴大雨,他就是全場的MVP。大雨笑得好燦爛,那應該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瞬間。
大雨沒哭,回到家後,他的手機收到了很多的祝福信息。家裏的環境,不會因為一場超神的比賽而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點了外賣,打開盒飯,是一份宮保雞丁、一份幹煸四季豆和一盒米飯。米飯打開的時候,大雨的眼淚掉了下來,他不知道這個時候為什麽突然哭了。
青春的那一滴熱淚,融進了日常的五穀雜糧中。
◆4◆
後來,大雨結婚了,婚禮的布景也用了籃球主題。配樂是《直到世界盡頭》的鋼琴版。
他的伴郎是高中籃球隊的隊友,伴郎團是根據位置設定的,什麽前鋒、控衛等。更重要的是,大雨的老婆是青春時給他送水的女孩。這好像是我能想到的故事最美好的結局。
婚禮當天,大雨現場灌籃,他媳婦給了他一個炸裂的“大蓋帽”,全場哈哈大笑。
他給二十二歲的自己,也留了張字條,說的是——
“不到最後一刻,永遠不要放棄!”
你知道嗎?
這句話應該是麥迪在落後馬刺隊十幾分時,他腦海裏閃過的話吧。
這也一定是《灌籃高手》裏,三井壽想要放棄時,安西教練跟他說的那句話。
這道理很簡單,但也飽含著青春的回憶。
當我們到三十歲的時候再回過頭看時,應該會有更深的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