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八賢王——神馬?追了這麽久的八賢王,你告訴我他根本不是一個人?
說起八賢王,第一個蹦躂到你腦殼裏的是什麽?
是不是那個手持上打昏君下打佞臣的打王金鐧,出場拉風又神秘,在《楊家將》《狸貓換太子》《少年包青天》裏每回主角遇到最大阻力都能在第一時間出手相救的謎一般的男人。
就是這麽一個低調神秘的男人,讓宋朝統治者吃飯不香睡覺不穩,畢竟在此之前的曆朝曆代,皇帝都是唯一一個站在食物鏈最頂端,掌握其他人死生大權的霸道總裁,誠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國家雖然是由一家一戶組成的國家,但國家裏的大事小情都還是皇帝一人說了算。
那麽問題來了,如果真有這麽一個讓皇帝睡不著覺的男人,那他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在曾經風靡一時的電視劇《白眉大俠》和《打龍袍》裏,都將八賢王無縫代入到趙德芳身上,事實上,趙宋宗室趙德芳,跟“八”或“賢”完全沒有半毛錢關係,而在宋朝曆史上,能夠被稱為“八賢王”的卻另有他人,那麽這個趙德芳又是何許人也?為何會在民間存在感這麽強?
曆史上,趙德芳這個人是真實存在過的,他是趙匡胤的小兒子,趙匡胤是中國帝王F4(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裏的宋太祖本祖,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最不缺的就是皇帝,可真正在中國曆史上刷足存在感,讓人記住的皇帝一巴掌的手指頭都能算得過來,而老趙就是其中響當當的一位。此處應有掌聲。
老趙原本是給周世宗柴榮這個大BOSS打工的一個賣力氣的打手(武將),手頭上有一幫跟著他混日子的兄弟,他們原本不過是每月領死工資的小角色,可誰也沒想到這個大BOSS命薄,繼位才六年就掛了。
BOSS一死,老趙就按捺不住內心的躁動,他眯眼一看BOSS的兒子們個個都是職場菜鳥,沒一個能打的,而BOSS的家產那真是一雙手都數不過來,如果自己取而代之,那真是夢想照進現實係列,這麽一尋思,他就飄了起來,暗地裏帶著自家小分隊開始搞事情。
不得不說,老趙的腦子還是很靈泛的,他先放個煙幕彈打著“契丹兵將南下攻周”的口號,將自己的兄弟們帶出繼承者們所在的危險區域,一口氣將大部隊帶到陳橋驛,逃離皇帝兒子們的包圍圈後,他就開始清點人數,確定該來的人都來了後,他搭好戲台,自導自演了一出“我不想當老板,我真的不想承擔公司破產的風險啊,你們別再逼我了,再逼我……我就真的要上台去承擔當老板帶來的痛苦,承受不屬於我這個年紀的煩惱和憂愁,唉,這事光想想就讓人頭大。”
底下圍觀群眾看著台上這個戲精本精在努力給自己加戲,他們原本很想拍拍屁股就走人,但他們提前接到要無條件配合主角演戲的劇本,如今又被逼上梁山,無奈之下隻能按照定好的劇本陪著老趙演一出“黃袍加身”的戲碼,畢竟合同都在老趙那兒,違約的話那可是底褲都會給自己賠掉。
不得不說,老趙這位仁兄如果活到現在,橫掃華語圈的金馬、金像、百花、華表四大獎那可是分分鍾不在話下的。
趙匡胤當了皇帝後,暗自尋思著自己當年老本行是武將,之前自己手裏握著兵權所以就為所欲為還鑽了個空子爬上皇位,如果自己底下的人也有這個想法,那自己這個皇帝當得很是危險。這麽一想,他如坐針氈,毫無安全感,可優秀如他,從來都是自己能掌握自己命運,他心生一計,馬上搭好新戲台,準備唱另外一出大戲,在唱這出戲之前,他先悄咪咪地安排自己手下的一撥人下到基層去,到那些手握兵權的當年跟他一塊兒起事的兄弟們的駐地,一點點瓜分著這些人的兵權。
等到這些前戲演完後,他依樣畫葫蘆,向千年前的那位在烏江邊自刎的楚霸王學習,在宮裏舉辦一個鴻門宴,宴會邀請的嘉賓就是當年在陳橋驛兵變上與他肩並肩戰鬥,現在在這個國家手握兵權讓他睡覺都睡不安穩的異父異母的兄弟。
這撥人湊到一塊兒,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霸道將軍們笑一笑,知道這事沒那麽簡單,畢竟老趙是個出名的吝嗇鬼,他因為苦出身摳門得很,就算當了皇帝還是一省再省,衣服穿最便宜的青布,一件衣服洗了再穿,穿了再洗,想換新衣服,不存在的。
不僅這樣,他還辭退了身邊不少太監,在他當皇帝期間,一度讓不少太監宮女不是下崗失了業就是陷入會下崗失業的恐懼裏。
這麽一毛不拔的人而今竟然擺了一桌山珍海味,這吊詭的事光想想就讓人背後一涼,這撥人拿筷子的手微微顫抖,全程隻保持著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老趙看著所有人齊齊整整到了,戲癮說來就來,他高舉酒杯,邀請大家為友誼幹杯,眾人瑟瑟發抖,他自己倒是心情很好,幾杯下去,就開始回憶往事,從當年大家穿同一條褲子到現在各自依靠自己的雙手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說到傷心之處,他還不忘偷偷抹把眼淚。
一桌人對於他這個尿性是相當清楚的,但是礙於對方是君自己是臣都強力憋著沒去拆台,任由趙匡胤“繼續自己的表演”,此刻的老趙已然演到**之處,他一再強調“這次辦這個酒席就是因為我想死大家了”。然而機智的其他人早已看穿一切,他哪裏是想死大家分明是想讓大家死。
就這樣,一頓飯在老趙認為大家都吃得很快樂(然而並沒有)中散場,離席前,摳門的老趙讓每位好友過去領養老金,當大家走到他麵前時他笑嘻嘻地說各位兄弟江湖不遠屬於你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都拿著這筆錢回家好好養老吧,朝廷上的事就交給我和新一代的年輕人。
這撥人聽見金錢掉落的聲音,知道老趙這是讓他們在金錢和兵權之間做單選題。於是乎,眾人都非常懂味地在第二天紛紛將自己手上的兵權上交給國家,拿著這筆養老金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了。
而老趙經過這件事後,他才將一顆懸著的心放下,放心大膽地當起真正的皇帝來,他之後吃嘛嘛香,先後冊封了三位皇後,準備安享齊人之福,可天不遂人願,這三位皇後的肚子並不爭氣,三個女人一生總共隻給他生下四個皇子,更悲慘的是四位皇子中的老大和老三年紀輕輕還先他一步領了盒飯,他們死得如此之快以至於跟後麵權力場上的宮鬥故事完全無緣,就連他們的名字也都是後來在皇帝行業沒幹啥事在書法行業闖出一片天的宋徽宗給補上去的,徽宗緬懷先輩時,心頭一軟,參照著活到後來的德昭和德芳的名,給老大和老三都加入“德”字排行的隊伍裏,分別叫做德秀和德林。畢竟一家人最重要的是要齊齊整整。
Duang的一下,趙德芳終於出場了,他是趙匡胤的小兒子,在那個京劇傳統劇目《賀後罵殿》裏,在老趙去世後,皇帝之位被他弟弟趙光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給半路截和,他哥哥趙德昭當然看不下去啊,蹬蹬蹬跑到皇宮裏找自己叔叔麵對麵理論,可沒想到自己口才不濟一番理論說不過人家還被對方給氣得撞柱子而死。
趙德昭死了後,老趙的妻子賀皇後可再也咽不下這口氣,拉著小趙就去找剛坐穩皇帝寶座的趙光義理論,趙光義也覺得之前自己太過分,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他當場就給趙德芳封了八個王的頭銜,分別是天王、地王、財王、水王、行王、花王、賢王、大王,也就因為這樣後人就把趙德芳說成“八賢王”,不僅這樣,他還當場賜給了趙德芳一把金鐧,這就是傳說中的那把九龍金鐧,趙光義賦予趙德芳特權,可用這把金鐧“上打昏君,下打佞臣”,打死一個皇帝不用頂罪,隻需去掉鐧上一條龍就行了。
京劇裏的橋段當然不能相信,事實上,在曆史上,老趙確實將自己的帝位傳給自己的弟弟趙光義,不過傳位這事,還藏著“斧聲燭影”這樣一個千古未解之謎
因為老趙一生都在戰場上大殺四方,身體那是杠杠的,可在他50歲的時候,很突然的有一天晚上在和自己親弟弟聚會後就猝不及防去世了。後代的張烺在他的《燼餘錄》裏將這個千古謎案講述成一個花邊故事,這個故事裏,老趙的弟弟趙光義對他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很久,有次趁著他病中昏睡不醒時半夜去調戲花蕊夫人,沒承想他這一舉動驚醒了趙匡胤,老趙掄起玉斧就來砍他,但病人體弱力不從心,砍他不成砍刀掉地。而趙光義此刻卻是身強體壯,想著事情敗露他沒有退路了,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殺了趙匡胤,逃回府中,之後再取而代之當了皇帝。
對於這個故事你聽聽就好,如果認真你就輸了,曆史上比較權威的一本著作《涑水紀聞》裏關於皇位兄終弟及則是這樣記載的,說的是老趙在自己死的時候,隻有自己的媳婦宋皇後守在自己身邊,在老趙快要咽氣之前,宋皇後就讓老趙身邊的太監王繼恩出宮去找自己的小兒子趙德芳來繼承皇位,沒想到這個太監是宋太宗趙光義的人,他屁顛屁顛跑出宮,一口氣跑到趙光義的府邸裏,跟他說明了情況,趙光義瞅著自己機會來了,馬上跟著進了宮。
宋皇後苦坐在老趙身邊,沒想到等來的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自己老公的弟弟,那一刻她真的心如死灰,但她是個自小在權力場長大的人,早就見慣了宮廷風雲,她看見等來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人,在幾秒愣怔後,秒切換正經臉,明麵上討好地說“我們母子的性命,全托官家”。她說得很客氣,趙光義當然也懂她的意思,他當時也滿口答應一定會好好照顧他們母子。
這事結束後,趙光義就當上了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按照之前的傳統,一個新君即位,老規矩是次年改用新紀年。可是趙光義心急火燎地在當年把隻剩下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太平興國元年。這種打破常規的迫不及待,讓後世不少學者一致認為此人是做賊心虛。
但趙光義本人打死也不會承認,他不僅不承認,還努力尋找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給自己正名,沒過多久,這理由終於讓他給找著了,原來老趙還在世時,有天,他老母親把他叫到自己身旁,老母親提出靈魂深處的終極考問,一本正經地問老趙“你覺得你為啥能當皇帝?”老趙也是個情商很高的boy,幾乎是毫不猶豫就回答道:“那當然是因為我有一位你這麽優秀的母親和同樣優秀的祖先的庇佑。”這話皇太後沒法反駁,她滿心歡喜地看著自己的兒子,開始了自己改變曆史的一段話,她說:“孩子啊,前朝之所以會滅亡是因為前朝皇帝子嗣都稀少,無人相幫,所以為了不讓悲劇重演,我希望在你百年之後,能將自己的皇帝之位傳給你弟弟光義,再傳給光美。”老太後不僅這麽說,還讓當時圍在她床邊的宰相趙普用小本本記下來,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金匱之盟”,這事司馬光也記錄在自己的那本《涑水紀聞》裏。
趙光義成為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後就搬出這件事來封住悠悠之口,眾人勉為其難選擇相信。
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旦坐上了皇帝之位,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想讓他再拱手讓人,簡直是癡人說夢。這位仁兄在享受了當皇帝的美妙感覺後就再也不甘心在自己死後將皇位拱手相讓給自己弟弟,不僅不能讓,他還想要讓自己的子孫後代都坐上皇帝的寶座。
但自己老母親的“金匱之盟”擺在那兒,那麽多雙眼睛都齊刷刷盯著自己,他想要為所欲為直接宣布自己死後皇位由自己兒子來繼承並不可能,於是乎,在這個時候,這位仁兄就開始走曲線救國路線。
第一步,他先蒙蔽大家的雙眼,在自己帝位沒坐穩時就將自己的競爭者們叫了過來,進行懷柔政策,紛紛給他們官職。任命自己的弟弟,這個時候已經改名叫趙延美的趙光美為開封尹兼中書令,封齊王;任命自己的侄兒趙德昭為節度使和郡王,趙德芳為節度使。而除此之外,還一改前朝總愛趕盡殺絕的殘暴作風,很大度地將自己哥哥和弟弟的子女均稱為皇子皇女,其中哥哥宋太祖的三個女兒還封為國公主。太祖的舊部薛居正、沈倫、盧多遜、曹彬和楚昭輔等人都加官晉爵,他們的兒孫也因此獲得官位。而一些太祖在世時曾加以處罰或想要處罰的人,他都予以赦免。
這明麵上看起來新皇帝是個重情重義的良善之人,實際上事情並不是這麽簡單,事實上宋太祖趙匡胤在“杯酒釋兵權”時是進行雙標的,對於不是他的兄弟,他將兵權都統統收回,至於自己的親兄弟的兵權他都原封不動,這也給自己弟弟後來的宋太宗趙光義提供了一個機會,早在這個時候,還沒當宋朝第二位皇帝的宋光義就開始暗搓搓地培養屬於自己的部隊,開始下一盤大棋:一方麵在拉攏被老趙挫傷了心的舊部,諸如楚昭輔和盧多遜等掌握實權的朝中要員,這撥人當然在他成為皇帝後升了官;另一方麵,他在自己家裏培養潛力股,在這15年中,他的幕府成員就有60人之多。這撥人在他繼位後,其中的一些明星學子,比如程羽、賈琰、陳從信、張平等人都陸續進入朝廷擔任要職,慢慢替換太祖朝的大臣。此外,他還罷黜了一批元老宿將如趙普、向拱、高懷德、馮繼業和張美等,將他們調到京師附近做官,便於控製。
不過,這些還都是小打小鬧,真正讓他所統轄的朝堂大換血的舉措還是他繼位後擴大科舉的取士人數,他在位時期,第一次科舉就比太祖時代最多的數字猛增了兩倍多。科舉使不少有才華之人都有機會入仕,況且太宗朝取士多,而一旦被錄取,士子們便青雲直上,這些“天子門生”出任各種職務,無疑對他心存感激,心甘情願地為新皇帝效力。這樣,即使當時朝野內外對太宗的繼位有諸多非議,太宗也能夠把權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一點點地將整個朝廷逐漸變成服從自己的機構,而“斧聲燭影”和“金匱之盟”則成為後人永遠猜不透解不開的謎團。
新皇帝對朝堂進行重新洗牌,用新鮮血液來改寫曆史。但這位皇帝的野心可不僅於此,對於自己的競爭對手,也就是自己的親弟弟和自己哥哥的兒子們,他可一直都記在心裏,這撥人都是他實現自己皇位傳給自己兒子然後子子孫孫都坐在皇帝位置上的最大的絆腳石。
導火線來自於某次他外出征戰四方時,出兵不利,一下子打了敗仗,自己差點都被敵人活捉,幸好他靈活及時逃脫出去。
可在這場戰役中,朝廷中的人看見皇帝失蹤心裏那個急啊!有些人就提議說要不這個皇帝之位讓老趙的大兒子趙德昭來當當,這撥人討論得正起勁,誰能想到趙光義就在大家的身後暗中觀察,在這一刻,他終於意識到自己並不是皇帝的不二人選,隻要自己稍微放鬆警惕,分分鍾都會被人給替代。
前麵的臣子討論得格外激烈,他在背後聽著心裏火冒三丈,但他並不馬上發作,他是帝王,有著專屬於自己的帝王尊嚴,他默默將這件事記在心裏,那場戰役後來因為德昭打助攻最終反敗為勝,慶祝勝利那天,趙德昭興奮地來到營帳中,想為那些與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們邀功。
原本就火大的趙光義看見眼前這個人這麽開心的樣子心態崩了,在聽完他的陳述後,想想自己打敗戰吃癟的經曆,酸酸地說“待你做了皇帝再賞賜也不遲”。
這一句話,將趙德昭心裏的歡喜化為灰燼,這句話字字帶針紮著他心,趙德昭是何等人,在帝王家一向都是備受寵愛的,沒想到今日竟然要承受這麽大的委屈,一下子就沒想通,當場就自刎。
這可正合宋太宗趙光義的意,趙德昭一死,他的敵人就少了一個,接下來他就可以專心地去對付自己的親弟弟趙延美。
皇帝要搞一個人的時候,完全不需要自己動手,隻要一個眼神肯定,底下看皇帝臉色行事的人就會烏泱泱地替皇帝賣命,沒過多久,就有人來向他告發一件事,說他的弟弟趙延美在家裏搞團練,私自練兵試圖謀反。
在古代謀反那可是死罪啊!但趙光義當時將自己定位的人設是一朵善良的白蓮花,弟弟試圖謀反的事被大臣揭發後,他沒有選擇將自己弟弟處死而是選擇沒收他的家產,並將弟弟子女的皇子皇女的身份剝奪了,這一招斷其後路可真謂狠。
誰也沒想到這隻是趙延美悲劇人生的開始,這事過去沒多久,延美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他在家中夾尾巴做人卻被小人給舉報說他在家不思改過,怨念很深。
自古帝王多薄情,宋太宗趙光義原本就很煩他,這一下有了絕佳借口,馬上就將他貶為涪陵縣公,安置到房州,還命令自己身邊的人進行24小時監控,一舉一動都要向自己匯報。延美仁兄前麵是失去權力和財富,現在就連僅有的自由都全部失去,這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沒過幾年,他就死在這片蠻荒之地。
而也在這個過程中,趙德芳這位傳說中的“八賢王”也離奇死亡,史書上記載他的死因是生病,死時年僅23歲,尚年輕,按照他的出生時間,比楊家將早了好些年,根本不可能隔空跨世紀來幫助楊家將和包拯,除此之外,無論是趙德芳還是趙德昭,他倆都沒活過太宗朝。並且,不管是論排位還是找史料,都沒有這兩人被冊封為“八賢王”的記載。
既然民間高人氣選手“八賢王”不是趙德昭和趙德芳,那是誰呢?不知道看過回憶殺係列電視劇《包青天》係列電視劇的人還記得嗎,裏頭留下一條重要的線索,說的是八賢王的身份是仁宗的皇叔,如果從這個角度去找,也能找到一個人,能對號入座,這人就是太宗第八子趙元儼。百姓稱他為“八大王”,史書記載此人“元儼廣顙豐頤,嚴毅不可犯,天下崇憚之,名聞外夷”。
宋太宗共有九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元佐、次子元僖、三子真宗、四子元份、五子元傑、六子元偓、七子元稱、八子元儼和九子元億。在這些兒子中,宋太宗趙光義這個人特別寵愛這位老八,每次無論是什麽聚會都不忘記帶上他。
老八也從沒讓他失望過,年紀輕輕就在宮裏行走,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他父親從小就承諾等他長大就給他冊封,以便他能一直留在宮中,也正因如此,他被那些宮女宦官們稱為“二十八太保”,意指二十歲才可被封太保之類高官顯爵的皇八子。
雖然他後來沒有成為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但是他生在好時代,自從他三哥宋真宗即位以後,他便正式開始經曆封王拜官的仕途生涯。
宋朝是個很神奇的王朝,這是一個讀書分子最向往的王朝,這個皇朝裏重文輕武,讀書人的地位最高,也正因如此,這個王朝後來留在曆史上最大的弊病就是“冗兵冗官”,一個人一生之中會當過不少虛虛實實的官,讀書人是萬金油,最會造官職也哪兒都能混下去,老八的爵位與官職就體現了這個特色。先看其爵封情況:真宗時,趙元儼首先被封為曹國公,這是他平生以來第一次受封;第二年,他又晉升為廣陵郡王。之後,他又先後被封為榮王、端王、彭王、通王、涇王。
在真宗時代,真宗的親兄弟們也就是前麵的宋太宗的九個兒子因為天災人禍陸續下線,真宗顧念自己兄弟之情對活下來的兄弟老八格外疼惜,老八也不辜負他厚愛活得比他還久,真宗去世後,他的第四個兒子仁宗趙禎就繼位了,仁宗就是《三俠五義》裏“狸貓換太子”這個故事的原型。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講的就是宋真宗時,他兩個妃子劉妃和李宸妃同時懷孕,真宗子嗣很少,一時之間巨開心,當場許諾,誰先生下男孩就立她的兒子為太子,這個時候,劉妃就按捺不住了,提前一步與內監郭槐合謀,以剝皮的狸貓調換李宸妃所生的嬰兒,李宸妃當場就被打入冷宮。真宗趙恒死後,仁宗趙禎即位,包拯奉旨赴陳州勘察國舅龐煜放賑舞弊案。途中,受理李妃冤案並為其平冤,迎李妃還朝。
當然這個故事純屬虛構,真實曆史不過就是劉妃生不下孩子就讓自己的侍女代替自己生孩子,自己再撫養這個兒子長大成人而已,這個孩子就是仁宗趙禎。
趙禎對自己的這位皇叔也是頗為敬重和感激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趙元儼在他在位期間不怕死大膽地告訴他自己的身世之謎,讓他有機會將自己的親生母親追封為章懿太後,安葬在父皇宋真宗的陵墓之側。也正因如此,趙禎曾先後將皇叔元儼封為定王、鎮王、孟王、荊王,死後追封為燕王。後來,趙元儼還曾被宋朝皇帝追封為吳王、周王。元儼累計封爵十四個,王號十三個,這在宋代宗室甚至整個古代中國的宗室群體中,都是絕無僅有的。
在中國的帝製時代,趙元儼也創下紀錄,成為被封為王的次數最多的人,他一共被封為王十三次。
再看元儼的官職和政治待遇。他曆任朝廷的檢校太保、同平章事、檢校太傅、侍中、檢校太尉、中書令、太保、太傅、陝州大都督、太尉、尚書令、太師及節度使等重要職務,不但位至三師、三公和三省長官,而且做了大宋的宰相——同平章事,在事實上掌握了軍國大權。另外,在宋仁宗時代,趙元儼又享受到了古代個別超級勳臣(如蕭何、曹操等)所能享受到的殊遇——讚拜不名、詔書不名、劍履上殿、入朝不趨。
《宋史》上說他“嚴毅不可犯,天下崇憚之,名聞外夷”。屬於那種典型不威自怒的冷麵人。這位仁兄也因為總板著一張麵孔,讓人總有距離感,另外又因為他從來不與任何人結成小團體,總把國家放在第一位,慢慢的民間開始流傳著他的傳說,各種版本不少故事,其中有個故事說由於他總冷著一張臉讓人看見他有種看見警察叔叔的即視感,於是有熊孩子哭鬧不止時,家長就會搬出“八大王要來了”這句話來嚇唬自己孩子。
除了這些外,他本人也是真的妥妥一枚老幹部,他最大的愛好不是杯子裏泡枸杞,而是喜歡看書藏書練書法,他本人還獨創一種字體。
但他也並非如同戲劇裏所說擁有一把讓皇帝到大臣都聞之色變的打王金鐧,所以他也不能與“八賢王”完全對號入座。
那麽為什麽那麽多戲劇還把趙德芳和趙元儼這兩位認為是赫赫有名的“八賢王”呢?其中的原因大概是這幾個:一是因為趙德芳在太宗朝當官,太宗朝人才輩出,國事頻繁,說故事的人就塑造一個“八賢王”讓其介入皇帝與廷臣之間,調和各種糾紛,讓故事更有衝突性和複雜性;其二是因為趙德芳英年早逝,人們對其存在深深的同情,所以便將趙元儼的“八大王”之稱借用過來,杜撰出了“八賢王”趙德芳。再加入一把打王金鐧這個神奇的東西,不僅增加了衝突的戲劇性,還滿足了人們崇敬忠臣、懲處權奸的心理要求。正因為這樣,這位參考幾位皇子虛構的戲劇性人物“八賢王”才會如此real地活在人們的印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