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秋 分

說人們喜歡用白露取名,那其實是在文學作品裏,生活中真正入名最多的還是秋分,隻是用另外一個同音字替代了。我們的鄰家女孩,我們的女同學女同事女同鄉女網友,叫秋芬的真是太多了。

秋分交節時間在9月22日至24日期間。

秋分是一個很“正”的節氣,秋分日,白晝與夜晚的時間又等長了,秋分還把秋季分成兩等分。秋分到,真正的秋天到了,再威猛的“秋老虎”,它也無法在秋分時節裏發威。

秋天的一切美好,皆隨秋分而至。人們都喜歡春意盎然的春天,我也喜歡,但是,春天的氣候變化太大了,有道是“春天的天,孩兒的臉,說變就變”,雖然是招架得住,然而還是要費一定的神去招架。衝淡的人還是喜歡秋天,秋分以後,氣候遠離了狂風驟雨,告別了電閃雷鳴,有風也是金風送爽,有雨也是秋雨綿綿細無聲。秋之靜美,堪值細品安享。

春花秋月,是世間最美的事物。但是,我還不知道,有哪一種春花可以與秋桂媲美。當然,桂花的美不在花朵的豔麗,而在花樹一年四季的常青,而在花香的馥鬱濃釅,更在由“桂”而衍生的深厚文化。在唐詩宋詞裏,最多的花無疑就是桂花了,“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桂花的花季就在秋分的前後,秋分到,桂花開,清可絕塵,濃能遠溢。桂花的花瓣是那樣地小,但它無窮的數量,染成香風,匯成香海。花大不香,花小香濃,這是自然的辯證法。我們不能說天香一定指桂香,但桂香多被指為天香。桂花的香味很正,就象秋分這個節氣一樣地正。

秋季的一場盛宴,甚至可以說是全年的一場盛宴——中秋節,也多在秋分時節。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我認為能夠稱為盛宴的唯有中秋節。其他的節日總是喜憂參半的,總是喜樂兼具的,比如春節被稱為年關,端午要紀念殉國的屈原,清明自然會緬懷逝去的先人,這些都給歡樂注入了一絲沉重。中秋節,可以盡情享受上天的賜予,有最美的明月,還有美酒佐肥蟹,還有寄托人們無限想象力和浪漫情懷的月餅。

秋分的諺語,我特別喜歡“拾不完的棉花,抖不盡的芝麻”。小時候,拾棉花抖芝麻的勞動我都經曆過,這是兩項可以讓人感到快樂的勞動。快樂來自豐收的田野景色,快樂更來自適宜的氣溫,這時完全沒有“三夏”季節的上曬下蒸。

雪白的棉花從完全開裂的棉桃裏綻出,用四根手指捏住四瓣棉花往外一扯,就摘出了棉花。但是,這一捏一扯的技巧如果沒有把握好,棉花的纖維是扯不盡的,必有殘留。所以,要幹好摘棉花這手活兒,得反複拿捏,反複操練。有一年,肯定是讀小學的某一年,我們受老師“學雷鋒,做無名英雄”的鼓搗,想出一條晚上幫生產隊拔棉杆的妙計。我們有七八個同學,相約趁著夜色去拔收完棉花的棉杆。拔棉杆是一種壯勞力也會感到辛苦的勞動,我們這群小孩子興奮地拔倒了一大片棉杆,雖然很累,但想象著次日生產隊長看到“自動倒伏”的棉杆時的驚喜,我們的心裏無比甜蜜。

芝麻完全成熟了,但芝麻莢不能象棉桃那樣完全開裂,棉花有纖維附著在棉桃上,芝麻粒兒是被芝麻莢包裹著的,如果芝麻莢完全開裂了,芝麻粒兒就全掉地上去了。要把芝麻粒兒從不完全開裂的芝麻莢裏弄出來,就要敲或者抖了。芝麻粒兒在芝麻莢裏的殘留比棉花在棉桃裏的殘留要嚴重得多,想要更充分地收獲芝麻,隻有盡量多地重複敲或抖的動作。即使重複,總是避免不了殘留,所以諺曰“抖不盡”。抖芝麻的快樂有勞動的快樂,芝麻粒兒不斷線地從芝麻莢裏流出,那情景是很動人的。快樂還來自芝麻可以生吃,現抖現吃,那可是世界上最新鮮的芝麻啊!寫到這裏,我的口水在口腔裏湧流著。

因為秋分的適時和美好,2018年它被國務院法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有了農民豐收節的秋分,它會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