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處 暑

處暑是個雞肋似的節氣。

處暑交節時間在8月22日至24日期間。

二十四節氣,有二十三個節氣我們能從字麵上看出它的含義,唯有這個處暑是不知所雲的。關鍵是不知道這個“處”字是什麽意思,很長的時間裏我以為是說“處在暑熱之中”,最近,通過深查細找,才知道,這個“處”字是“躲藏、終止”的意思。處暑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了。

處暑的雞肋性,還表現它隻是一個純粹的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它的農耕意義、文化意義都不是很明顯。它所處的時間節點也有典型的雞肋性,表現為過渡性的時段,邊緣化的時段。但是,在漁業生產方麵,處暑期間有一個中國開漁節,一般在浙江沿海地區舉行,歡送漁民開船出海。開漁節是相對禁漁期而設立,為了保護魚類資源,達到水產資源的永續利用,不單是海域,在內陸的江河往往也有禁漁期。禁漁期大多在處暑期間結束,所以,開漁節也在這時舉行,常常會生發一種喜悅和狂歡。我經曆過家鄉網湖的開漁節,平常謙恭有加的漁民這時候也一個個牛逼哄哄起來。漁民的這種牛逼狀,他們自己有一句形容的話,叫做“眼睛讓魚鱗巴住了”,根本瞧不起人了。話雖有點貶義,卻充滿了幽默感,更充分說明了開漁節對漁民的重要性。

在北方,處暑時節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雨後豔陽當空,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的說法。因為天氣的變化,就是不生病,身體也有說不出的不爽。很多人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早上不想起床,白天不想動彈,這就是“春困秋乏”中所指的“秋乏”。

在南方,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雖說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已經感受到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秋老虎”。有不少年份,立秋熱,處暑依然熱,故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的諺語,並且,還有“處暑處暑,熱死老鼠”的說詞。

處暑前後,民間有慶讚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也叫“鬼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中元夜也有放河燈之俗。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紅在《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注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裏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這裏說的是東北的民俗,可見這個民俗的廣泛性,全國有太多的地區有這種民俗。

我們這裏是中元夜燒包袱,為逝去的親人也包括好友燒紙錢,讓他們在陰間有吃有喝有錢花。在城市裏,在什麽地方燒包袱是個問題,很難找到合適的場所。燒包袱時,麵朝故鄉的方向,作揖長拜,還可以許三個願。

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唯有這點,是處暑節氣的一抹亮色。但是,處暑這個節氣實在難以激起詩詞大家的創作欲望,有這麽一首處暑詩寫得還算不錯:“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吟。極知仁者壽,未必海之深。”他的作者蘇泂卻寂寂無名,連生卒年都不詳,隻知道是南宋人。文章大家的作品隻有秦觀的《鵲橋仙》可以沾點邊:“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本是個寫愛情的名篇,時令卻在處暑時節,權當處暑的名篇引用一下,以便結束這篇不好作的處暑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