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讀歐陽修作品記

中國古代傑出作家有一個好的傳統,叫做“養浩然之氣,寫道德文章”。我是非常敬佩的。

何謂浩然之氣?孟子說:“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誌,與民由之;不得誌,獨行其道。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以為這就是浩然之氣。

何謂道德文章?孟子沒有說。

最近讀歐陽修的作品,我突然悟到,歐氏散文便是對道德文章最好的解讀。

還是先說說歐陽修的“道”。

中國語言豐富性的標誌之一,就是一詞多義。《說文解字》對“道”的解釋有多種:道路、方法、學說、規律、道教、談論雲雲。而我理解歐陽修的“道”,就是指“學說”,或者說他的文學主張。

歐陽修的文學主張是什麽呢?縱觀他五百多篇散文,我有理由說,歐陽修的文學主張一言以蔽之:韓愈之道。

首先,他師從韓愈,發起古文運動。韓愈生活於中唐時期。他針對六朝以來講究偶對、音律、用典、辭藻重重束縛的駢體文,與柳宗元一道,發起“古文運動”,繼承先秦兩漢那樣散體單行的古文,創作出一種隨勢而異,靈活自由,參差錯落,更宜於反映現實的新散文。韓愈去世二百年後,歐陽修針對晚唐以來科舉考試時興的駢體文,利用擔任知貢舉職務的方便,再次發起“古文運動”,向“駢體文”開刀,禁寫“時文”。與韓愈所不同的是,歐陽修團結了梅堯臣、尹師魯、蘇洵等一批誌同道合者,同時還培養了曾鞏、王安石、蘇軾、蘇轍等一批古文大家。

還有一點也完全相同,即歐陽修與韓愈都是孔孟的信徒。韓愈一生,以崇奉孔孟之道為己任;歐陽修一世,也是孔孟之道的傳承者。韓愈的文章如《論佛骨表》便是捍衛孔孟,攘斥佛老的名文。歐陽修在《答吳充秀才書》中,高揚孔孟之旗。他說:“昔孔子老而歸魯,六經之作,數年之頃爾。”“故孟子皇皇不暇著書,荀卿蓋亦晚而有作。”顯然,他是以孔、孟、荀三人先道而後文的事實,表現了他的“道充文至”的文學觀,強調了一位作家必須首先是思想家的重要性。接著他鼓勵吳秀才:“您的文章,氣勢浩瀚而充沛,可以說已經寫得很好了。而且您立誌鑽研儒道,自認為還不夠,如能這樣不停地鑽研下去,達到孟子和荀子的境界也是不難的。”由此可見,他與韓愈一樣,其哲學基礎都是孔孟之道。

再該說說歐陽修的“德”了。

德者,既不是“恩德”,也不是“報德”,更不是“心意”,而是道德,或者說是品行也可。

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可我還要補充一句:品德也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譬如,歐陽修的品德是“為人正直,剛正不阿”,使他成為古文運動的鬥士,宋代文壇的領袖。最能反映他品性或者說他品德的文章就是《與高司諫書》。宋景祐三年,宰相呂夷簡在位日久,暮氣沉沉,大用黨羽,吏治腐敗。範仲淹當時任吏部員外郎,有感於官吏進取全取決於宰相,便向皇帝上書《百官圖》、《選賢任能》等文章,譏評時政,指責宰相。呂夷簡惱羞成怒,對範仲淹加以“越職言事,離間君臣,引用朋黨”的嚴重罪名,將他貶為饒州知州。此時的歐陽修果然浩氣衝天,按捺不住滿腔憤怒,寫了《與高司諫書》,斥責高若訥身為諫官,不僅不能仗義執言,反而誹謗抵毀範仲淹。說他“不複知人間有羞恥事”。當時的歐陽修隻是一個館閣校勘的小官,竟然不顧生命危險,為範仲淹鳴不平。用現代的話說,他實在是“威武不能屈”的典範。歐陽修因此而被貶為夷陵令。

明白了歐陽修的“道”與“德”,我總覺得他的“道”和“德”有韓愈的影子。有時,我讀他和韓愈的政論文,老是覺得他們行文的口吻和風格如出一轍。比如韓愈的《原道》、《原毀》與歐陽修的《本論》、《朋黨論》是多麽相似啊!難怪蘇軾在《六一居士集序》中說:歐陽修“論大道似韓愈”。或者我們幹脆同意宋人的說法:歐陽修就是宋代的韓愈。歐陽修有一篇書跋體的散文《記舊本韓文後》,說得很是明白。歐陽修四歲喪父,生活清寒,買不起紙筆,母親就用荻草教他在沙地上學字。十歲時,到當時有藏書的人家借書來讀,過目成誦。有一次,在李家偶然發現一部破舊的《韓愈文集》,視為珍寶。從此,他時常誦讀,以致於保留終生。換句話說,韓愈影響了他終生。

事實證明,一位作家學習和模仿另一位作家,也是可以獲得成功的。英國作家毛姆模仿法國小說家莫泊桑,以致成為享譽世界的小說家,乃是文壇佳話。像歐陽修不光學習韓愈的文風,還學習他為官的風骨、文學的抗爭,終成一代宗師,可謂中國文壇一道絢麗的風景。

2006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