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讀《老子》記

如果說2005年我有什麽特別值得紀念的事情,那就是我開始認真閱讀老子的《道德經》。這部書隻有五千言,可博大精深。有學者稱,《道德經》是微言大義。我以為,這一點兒也不誇張。什麽是“微言”呢?所謂“微言”是指老子的話表麵上看起來很平常,有時甚至東一句西一句,但真正讀懂了,你就會覺得每一個字都不能隨便增刪。因為,它每個字中都有大義,有很深奧的意義包含在裏麵,這就叫“微言大義”。這部書,文字深奧,真是“玄之又玄”,我足足讀了半年,很難說把這部書真正讀懂了。魯迅談到《紅樓夢》時,說:“單是命意,就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那麽,各色人等從老子的《道德經》中會看到什麽呢?我以為:哲學家會看“道”,政治家會看到“無為”,軍事家會看到“柔”,凡夫俗子則會看到“上善若水”了。

為什麽說哲學家會看到“道”呢?縱觀《道德經》,這部書其實就是一部哲學書。令我驚歎的是《道德經》僅以一個“道”字,就道盡了他的宇宙觀、人生觀。《道德經》中,“道”字共計出現過七十四次,全篇八十一章,共中道經三十七章,德經四十四章,而言“道”者有十七章。我理解,老子關於“道”的涵義,有以下五種:一是道是一種物質實體,也是無形的,相當於我們今天理解的“物質”的概念。如老子第一章中說,“無名”是天地的原始,“有名”是萬物的根源。這就回答了世界本原問題。二是道在萬物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名之曰大。”意思是說,有一個渾然一體的東西,它先於天地而存在。聽不見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狀,它獨立長存而不衰竭,循環運行而不停止。可以成為天下萬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把這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叫“大”。從此章描述可以看出,“道“是混沌未分的統一體,它先於天地存在,它無聲無形,周而複始地變化運動,永不停歇。正是在這種無限的循環運動中產生了天地萬物。早在人類2500年前上帝、神仙主宰世界、創造萬物的年代,老子能夠把天地萬物的產生歸結於自然之“道”的運動,這的確是老子的一個偉大的發現。他是我國曆史上最早指出天地萬物由自然生成的人。三是道是一種看不見聽不到的氣體。老子在第四十二章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意思是說,道生成統一未分的原初物質,這原初物質生出天地,天地出生陰陽二氣以及和氣,和氣生出千差萬別的東西。萬物都包含著陰和陽,陰陽兩氣交至衝**就生成新的和氣。道者氣也,這可以說這仍然是老子宙宇生成理論和重要組成部分。今天看來,它似乎不是很科學,但“萬物負陰而抱陽”的思想,仍然是光芒四射,是不朽的真理。四是道是自然規律也是社會規律,即所謂“天之道”和“人之道”,或是說“天人合一”。關於道是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老子論述的章節是最多的。如老子第十四章對“道”的規律的形象化描述,十分精采。他說:“看它看不見,稱它作‘夷’;聽它聽不到,稱它作‘希’;摸它摸不著,稱它作‘微’。叫做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物象的形象,這就叫惚恍。迎著它卻看不見它的前頭,跟隨它又看不見它的終尾。掌握住古遠的‘道’,用來駕馭現實的具體事物,能了解遠古的起源,這就叫‘道’的規律。”我每當品讀這一章的時候,就越發感到老子的偉大。試看大千世界,有哪一國的哲學家,能在2500年前就發現“規律”一說,並且把“規律”這種形而上的東西,表述如此淋漓盡致呢?類似關於道亦即規律的功能和作用的精采描述,《道德經》中比比皆是。五是道者說也,這主是第一章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二個道,為“說”之意。但總的來講,《道德經》的“道”,“說”者意少,主要的含是則是哲學的概念和範疇了。

說《道德經》是一部哲學書,是指老子另一個偉大的發現,即唯物辯證思想。如《道德經》第二章說:“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美,醜的觀念也就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善,惡的觀念也就產生了。所以有和無互相依存,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示,高和下互相補充,合音與單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應——這是永恒不變的。”在老子看來,天地間萬事萬物的存在,不論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總是互相聯係,互相依存,互相補充,互相作用,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對應麵同時存在,確立對應統一是永恒的普遍的法則。

尤為可貴的是,老子還揭示了事物矛盾的雙方可以互相轉化的規律,以及事情的量質變化的現象。老子在《五十八章》中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意思是說,幸福依傍著災禍,災禍潛伏於幸福。用現代人的話說,好事可以變為壞事,壞事也可以變為好事。老子雖然沒有揭示禍福轉化的“外因”和“內因”,但他發現了“禍依於福,福藏於禍”的客觀現象,揭示了事物對立的一方可以向另一方轉化的規律,是驚人的、了不起的貢獻。老子在《六十四章》中說:“當事物還穩定的時候就容易維持,當事物還沒有出現預兆的時候很容易謀劃。事物脆弱時最容易消解,事情細微時易容易散失。當事物還沒有發生以前容易處理得當,當禍亂沒有產生以前就要早做準備。合抱的大樹是由細小的萌芽長成的,九層的高台是從一堆泥土開始築起,千裏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老子注意到了各種事情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都要經過孕育、萌芽、發展到最後形成過程,揭示事物的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即使今天的人看來,無不令人歎為觀止!

為什麽說政治家會看到“無為”呢?“無為”“無為而治”,這可以說是老子學說的一個核心。為什麽老子主張“無為”“無為而治”呢?這是他觀察“天之道”的結果。“天之道”具有什麽特征呢?老子在《二十四章》中說:“萬物依賴它生長,而它從不推辭;功業成就都不說自己有功,養育萬物卻不自封主宰。永遠沒有欲求,可以稱作子;萬物都要歸附於它,而它卻不自封為主宰,可以稱作大。正因為它始終不自以為大,所以才能成為偉大。”這就是說,天之道的特征是:不居功,不主宰、無欲求、無爭、不自誇。同時,老子在《五章》中進一步闡明了天之道的另一個重要特征。他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是說,天地對萬物無思無為,任憑它們自生自滅。正因為老子有如此的天之道,那麽治國之道也要與天之道同步。所以老子在《二章》中說:“因此聖人所做的事就是應該順應自然不提倡人為,聖人的教育就是順應人心而不提倡言語教化。萬物生長而不加限製,生養了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幫助了萬物而不依賴它們,建立了功勞而不居功。”那麽,“聖人”治國的辦法是:減少百姓的思慮而填飽他們的肚皮,削弱百姓的欲望而增強他們的體質。永遠使百姓沒有知識,沒有欲望,使那些聰明人不敢隨意有所作為。執行無為政策,天下就會太平。總之,“聖人”對百姓也應無思無為,任憑他們自生自滅。老子認為隻要“聖人”能夠實行“無為而治”,那就會出現“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止,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的圖景。

對於老子的“無為而治”的思想主張,我以為要從兩方麵來看。一方麵,老子強調尊重天道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在老子看來,統治者違反天道的有為,是沒有好下場的,因為“天下神器,不可為也”。所以老子主張“無為”,並不是不為,是不妄為,尊重自然法則,尊重百姓願望,不要做那些不符合自然現實不符合老百姓生產生活的事情,讓老百姓自己管理自己,“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另一方麵,我們也要看到老子“無為”思想的消極影響。本來,老子提出“無為”的思想主張,是他針對春秋各國兼並戰爭的亂世,為統治者開出的一劑藥方。他看到了矛盾尖稅、動亂不安的社會現實,但他沒有或者不能認識社會動**的根本原因,因此提出了排解動亂的設想:“不尚賢”、“使民無知”,隻有讓他們有口腹的飽足和身體的健康,不要有目標、欲望和心智,那樣就不會出現競爭動亂的社會了,讓人們回到無矛盾的“無為”境界了。但是,人類的曆史總是要向前發展的,老子的這種思想方法,實際上是與曆史背道而馳的,因而也是消極的。

為什麽說軍事家會看到“柔”呢?老子的《道德經》,既然產生於各國攻伐的年代,致使這部偉大的哲學著作,不能不涉及到戰爭軍事。老子仍然是從“天之道”出發的,對戰爭和軍事談得最多的是“柔”,是“不兵”、“不爭”。老子在《六十七章》中說:“我有三件寶物,我十分珍重地保護著它們:第一個是慈柔,第二個是儉嗇,第三個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麵。因為慈柔,所以才能勇武;因為儉嗇,所以才能擴展;因為不敢居於天下人的前麵,所以才能成為善材大器的首長。如果舍棄了慈柔而隻求勇武,舍棄了儉嗇而隻求擴展,舍棄了退讓而隻求取先,則定走向死路,說起慈柔,用於作戰就能取勝,用於守衛就能堅固安全。老天要救助誰,就用慈柔來保衛他。”

為何老子對慈柔有如此深刻的認識,並將其運用於兵家和戰爭呢?這依然是來自於老子“天之道”的哲學思想。他在《七十八章》中用水作比喻,說明柔弱能戰勝剛強,居下反為上的思想。他說:“天下沒有什麽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是攻擊堅強的東西卻沒有什麽能勝過水的,因為沒有什麽東西能代替得了水的作用啊!”所以老子強調說:善於作兵將的不逞勇武,善於作戰的不激進,善於戰勝敵人的不事搏鬥。”

其實,閱讀《道德經》,就會發現老子從“柔”出發,對戰爭中的主與客、攻與守、進與退、奇與正、勝與敗都有非常精辟的議論。如他的“以奇用兵”、“抗兵相加,哀兵勝矣”、“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禍莫大於輕敵”等這些寶貴的思想,對後世如孫武、孫臏等軍事家以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如老子說:“善勝敵者不與”,而孫子進一步發揮道:“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人之善者也。”孫子又說:“上兵伐謀;其次伐文;其次伐兵;其次攻城。”意思是說,即使能百戰百勝,那還算不上高明中最高明的辦法,能夠不用打仗就使敵人降服的將軍才算是最好的將領。戰爭中最高明的戰略是以謀略戰勝敵人;其次則是用外交的方法使敵人屈服,再其次是用兵力使敵人屈服,而最下策的則是強攻城池了。”我們不得不承認,孫子兵法的偉大,但同時也必須指出,沒有老子的《道德經》的指點,孫子兵法又從何談起呢?

為什麽說凡夫俗子會看到“上善若水”呢?我以為,老子《道德經》的偉大之處,就在於讓人們能夠從中尋找到“上善若水”的做人的道理,尋找到精神支柱,從而讓容易失控的靈魂予以棲歇。老子關於“上善若水”,修身養性,有如下幾個方麵:

一是人要無私。老子仍然是從“天之道”講起的,他說:“天地是長久的。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是因為它的存在不是為了自己,所對才能夠長生。”所以,他得出的結論是:“因此聖人把自己放在後麵,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愛戴。不自私的人,反而成全了自己。”

二是人要包容。老子在《十六章》中說:“追求心靈星空,保持極度冷靜。歸於冷靜就叫恢複本性,恢複本性就叫認識自然規律,認識自然規律就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能大公無私,大公無私才能圓通周全,圓通周全才能合於天然,合於天然也就合於道,合於道才能長久,這樣就會終生沒有危險。”老子認為,天地能包容萬物才成其大,那麽人也要能包容一切,才能成為一位偉大的人。

三是人要謙虛。老子說,天之道是“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那麽人也應該如此,“上善若水”。他在《八章》中說:“上善的人就如同水。水善於滋潤萬物卻不同萬物相爭,處在人人都厭惡的低下地方,所以它同道最接近。上善的人居處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深沉,待人善於貫通仁愛,言語善於講求信用,從政善於治國,臨文善於發揮才能,行動善於隨順天時。隻因為與物無爭,所以沒有過失。”像水一樣的品性修養自己,會有什麽結果呢?老子以他的人生經驗,以一貫正言若反的表述方式,描述了他的生活辯證法:“委屈就能保全,屈枉就能正直,低窪就能充盈,敞舊就能更新,少取就能實得,貪婪就會迷惑。所以聖人潔自身愛,做天下人的典範。不自我顯著,所以昭著顯明;不自以為是,所以明白昭彰;不自我誇耀,所以獲得功勞;不自高自大,所以為人稱美。隻因為不爭,所以天下沒有誰同他爭。”想想老子的話,再看我們自己以及周圍人群的命運,至今不仍然重複著老子這些古老的真理嗎?

總之,老子《道德經》是一部神奇的書,其深遂的思想是包羅萬象的。以上淺見,隻是撮其要而錄之。我以為,要真正理解它,掌握它,要以一生時光。

2006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