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餘府一帶的地麵,已經全部落到了革命黨人手裏,革命黨人正在街麵上來回巡視。

走出餘府,餘昌泰看到,街麵上到處飄揚著紅的白的旗幟,遠遠望去,警鍾樓上也飄揚著一麵紅色旗幟,上麵似乎有一些星星。民眾看見了那麵旗幟,一個個喜氣洋洋,紛紛揚揚地議論要幫助革命黨人奪得滿清的天下,甚至許許多多人嚷嚷著要參加革命黨。餘昌泰氣憤不過,張口就是一頓痛罵。

忽然,擠滿街麵的人群潑剌一聲向兩邊分開,中間空出一條稍微寬敞的道**。餘昌泰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正要詢問,卻聽見身邊的百姓驚喜地叫道:"革命黨的主要領導人要從這裏過來了!"

原來如此!餘昌泰打定主意,一旦叛逆們走到跟前,他就迅速衝過去,攔住他們,教訓他們,讓民眾都看一看,朝廷還有像他一樣決不肯附和叛逆的人。

那些騎著高頭大馬的革命黨人越來越近了。他一眼認出了黎元洪。怪不得革命黨人能夠取得成功呢,原來黎元洪就是最大的叛逆!他不由痛罵朝廷有眼無珠,責怪張之洞不該太信任黎元洪了。

緊接著,他的眼光一滑,就滑到黎元洪身邊一個人的臉上去了。他驚得差一點跳了起來。不可能,他在心裏叫喊道,餘瑞祥不可能當革命黨。他怒火攻心,什麽也不顧,發瘋似地把擋在前麵的人朝外一扒,一邊朝兒子那兒衝去,一邊高聲叫罵。

餘瑞祥跳下馬,站在他的麵前了。他猛搧了兒子幾個耳光,一麵還在惡狠狠地罵。革命黨人紛紛上前勸告。卻餘昌泰豈能聽得進別人的勸告?一副不把兒子罵死罵傷就決不會罷休的氣勢。

又一個人從餘瑞祥後麵閃身而出,跳下馬來,對餘昌泰說道:"老世伯,瑞祥是革命軍臨時總指揮。他指揮革命黨攻下了武昌,為建立中華民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你應該以他為榮,怎麽能打他呢?"

餘昌泰定睛一看,這個人竟然是王翔宇的獨生子王俊林!他準備把小閨女餘雅芳嫁給王俊林。卻王俊林也是叛逆,他揚起巴掌,就要打王俊林了。

王俊林靈巧地躲開了,說道:"老世伯,革命已經初步取得了成功,你睜開眼睛看一看,隻要是漢人,誰不高興呀?你是漢人,就應該堂堂正正地做漢人,不要再做滿人的奴才了!"

餘昌泰怒不可遏,又要打未來的女婿。卻蔡濟民、熊秉坤等人接過了王俊林的話頭,一齊勸說餘昌泰老先生支持革命黨人起事。

餘昌泰可不願意聽他們的勸說,大聲說道:"你們要當叛逆,我不敢奉陪。我餘家的子孫,誰也不要當叛逆。餘瑞祥,你要是餘家子孫,就跟我回去,再也不要當革命黨了;你要是繼續當叛逆,那麽,你就從我的身上踏過去!"

說完,他果真橫躺在地上,硬生生地擋住了他們的去**。

餘瑞祥連忙跑過去,想把父親赴起來。卻老人家閉上眼睛,挺直身子,一動不動,好像一段呆木頭。蔡濟民、熊秉坤等人意識到事情不好辦了,圍著餘昌泰,一個個蹲**子,耐心地勸說著。

黎元洪被革命黨人逼著去當都督,當叛逆,雖說心裏極不願意,卻屈服於革命黨的威勢,不得不在革命黨人的裹挾下,走向即將誕生的軍政府,親眼旁觀餘昌泰的舉動,不由得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可是,蔡濟民、熊秉坤、餘瑞祥、王俊林等人的話不斷地鑽進他的耳鼓,他又覺得這些革命黨人具有天地般寬闊的胸襟,暗自對革命黨人尊重起來了。自己到底要走什麽樣的道**呢?是像餘昌泰一樣忠於朝廷,還是投靠革命黨人?他心裏不斷地權衡著利害得失。

這時候,王俊林漸漸失去了耐心,說道:"老世伯想必是太勞累了,不想走**了。來人呀,把餘世伯送回府去!"

說完,他把手一揮。幾個兵士立即奔向前來,抬起餘昌泰,就朝一邊跑去。

餘昌泰吃驚不小,奮力地掙紮著,卻根本擺脫不了兵士的掌握,眼看得兒子和準女婿已經上了馬,要跟黎元洪等一大幫革命黨人離開了,乃使出平生的力氣,大聲喊叫道:"餘瑞祥,王俊林,你們聽著,你們要當叛逆,絕沒有好下場,朝廷一定不會饒過你們,你們一定會死無葬身之地。"

然而,餘瑞祥、王俊林再也聽不見了。因為他們和蔡濟民、熊秉坤一道簇擁著黎元洪,迅疾地奔向了谘議局。

很快,他們接近谘議局的大門了。一眼望去,一麵十八星旗幟,在二層樓房的上空飄揚。門口把守著的起事兵士莊嚴威武,宛如一棵棵挺拔的鬆樹。門前站著許許多多革命黨人和谘議局議員。他們都是來迎接黎元洪的。一見黎元洪、餘瑞祥等人過來了,他們迅速圍攏上去,攙扶著黎元洪下了馬,就和已經下馬的餘瑞祥、蔡濟民、熊秉坤等革命黨人一道簇擁著黎元洪,紛紛擾擾地進入谘議局,上了樓,來到會議室,就請黎元洪主持召開會議了。

一**上,黎元洪的腦子裏仍然有兩種聲音在打架,一種是讚成他成為革命黨人,一種是要他繼續為朝廷效忠,把他搞得暈暈乎乎,絲毫也不知道革命黨人在說什麽,及至知道他們已經把自己架到了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都督的**,本能地說道:"莫害我,你們莫害我。"

"他媽的,什麽叫莫害你。你是不是漢人?叫你革命,是看得起你。你要是願意當清廷的鷹犬,老子一刀砍掉你的腦袋!"一個革命黨人脾氣暴躁,一麵罵,一麵從腰間抽出刀來,在黎元洪的脖子上晃了兩下。

餘瑞祥製止道:"黎協統既然已經來了,我們可以讓他好好考慮清楚,不必逼他馬上表態。我相信,作為漢人,黎協統一定會做出理智的選擇。"

嘴上這麽說,餘瑞祥心裏卻很焦急。革命黨人雖說並沒有付出多大的代價就奪取了武昌,並且,城裏也沒有發生大的**,但是,他很清楚,從近處來說,城裏潛藏著許許多多清廷鷹犬,他們正在醞釀製造混亂,民心也不安穩,如果不盡快安定民心,肅清殘敵,一旦什麽地方出了紕漏,就會釀成大患;從長遠考慮,要建立中華民國,不僅需要各省同時響應,而且需要跟各國打交道。這些,都需要武昌方麵盡快做出決策,並付諸實施,否則,機會一過,災難無窮。

當此大任者,眼下,除了黎元洪,實在再也找不出更好的人選。

難道在黎元洪沒有想通以前,聽任時間白白流逝嗎?不行,得成立一個臨時機構,來負責處理方方麵麵的問題。革命黨人經過緊急磋商,決定成立謀略處,統籌處理一切事務。

可是,謀略處畢竟代替不了都督府,也不能用謀略處的名義對外宣傳。革命黨人討論的建立中華民國的草案也好,安民告示也好,都需要有都督的簽名,方能對外發布。這仍然是困擾在革命黨人麵前的一道難題。

黎元洪能夠走進革命陣營,參加革命黨嗎?餘瑞祥在心裏反複詢問自己。他要是一直不願意參加革命黨,該怎麽辦?該發布的布告一刻也不能耽誤,該跟各方麵的聯係一刻都不能停止,黎元洪現在沒想通,也許永遠都不會想通,好吧,逼使他想通,先在布告上代簽黎元洪的大名,把這樽菩薩抬出去,一方麵穩定大局,另一方麵讓黎元洪知道,他上了革命黨的航船,不可能再回頭了。

於是,在眾人為不能盡快把布告發布出去而大傷腦筋的時候,餘瑞祥說道:"黎協統現在不願意簽署布告,我隻好先代替他簽署了。"

仿照黎元洪的字跡簽上了湖北軍政府都督黎的大名。

很快,布告就在已經成為軍政府的原谘議局大門前張貼出來了。布告一出,民眾無不奔走相告。一代名將黎元洪擔任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都督,果然懾服了那些仍然準備伺機向革命黨展開反撲的清軍,也讓瑞澂絕望了,不得不躲入上海當起了寓公。武昌城裏的局勢更加趨於平靜。

第二天,黎元洪終於做出抉擇:走進革命黨人的陣營,擔任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