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立體詩章3

3

一個地方能有幾座古塔,也許很能說明那個地方文化底蘊的深厚程度。在利川那個縣級市的地盤上,至今仍保存有三座古塔,這在我所到過的地方很少見,至少在恩施州境內是這樣。我想,那三座古塔,應該能夠證明利川曆史上就是出過一些有識之士、有錢之士的。

三座塔,代表著一種地域文化,在時間的風雨裏頑強地堅守著,讓人生發出綿綿思緒和層層思索。

齊嶽山下的南坪集鎮附近,卓然屹立著一座淩雲塔。淩雲塔始建於清道光七年(1827年),為7層石塔,占地25平方米,高約20米。之所以叫淩雲塔,我想,既是因為20米的高度在當時當地已是鳳毛麟角,還因為是為昭示如膏書院的目的——以勵淩雲之誌的緣故吧。

淩雲塔可以跟如膏書院看作是一體化的建築,也是當地興學重教的見證。據史料記載,清乾隆五十二年至嘉慶元年,南坪巡檢王霖曆時9個年頭,在南坪建如膏書院,延師授業,並四處勸捐,湊錢置產以為學用,每年收取經費所需。據牌文記載:“凡願子弟肆業及無力延師者,悉來聽學,行見敬業樂群,人之煥然。”當時所有經費“未改妄耗,積有餘資”,其後將“院內餘資營建石塔”。

2005年深秋的一天,我去到淩雲塔下,親眼目睹淩雲塔的風采,看到曆經近二百年風雨剝蝕的淩雲塔,塔身斑駁,字跡已顯模糊,但依然呈挺拔之姿,具浩然之氣。打量著那座屹立在時間深處的高塔,思緒卻沉入到有關那座塔來曆的種種遐想中去了。

為什麽要建那樣一座塔呢?史料上說是“以此激勵後人,作此塔為念。”我想並不盡然。隻要稍作分析,便會覺得那隻是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還有一個沒有道出的理由是,如膏書院的建成,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工程的組織者王霖自然希望將這一功績留傳後世,曉以世人。那時候還不能將文字刻錄在光盤上,隻能刻錄在石頭上,於是便想到了要建造那麽一座高塔。史料上把那座書院和那座塔的建造都歸功於王霖,王霖自己也認可這種看法,塔門兩側的那副對聯就是證明。對聯是:“拔地文星映少徽,傍天劍氣連齊微”。少徽當是指王霖,甚至將他的功德跟高高的齊嶽山相提並論,以顯示其功德無量。我對此是持有異議的。想想看,建書院、建塔都需要錢,錢從何來?錢是當地百姓所捐,建書院後尚有餘資,又用以營建石塔。這說明建造書院和石塔的資金最終都是來自當地百姓,是當地百姓節衣縮食從牙縫裏擠出來的。建造書院和石塔都需要工匠,需要技術,需要付出汗水,而作為當時當地的統治者王霖,是不會去經受日曬雨淋之苦,肩扛手托之累,直接參加艱苦的勞動的。是誰一錘錘一鑽鑽地打製出那些形狀規整、圖案精美的塊石?是誰將那一抔抔泥土夯製成一塊塊方正的磚胚,燒製成一塊塊堅實的磚頭?又是誰將那些青色的塊石、灰色的磚塊磊砌成堅固的書院和高高的石塔?是民間的匠人,是當地的百姓。王霖隻是一名組織者。將所有功勞歸於王霖一人頭上,顯然有失公允。但他想到了,並集百姓之力,集百姓之智,建造起那座書院,那座石塔,並讓後人從書院裏學到知識,從石塔上了解到許多曆史信息。從這個角度講,他依然是值得我們紀念的噢。

團堡集鎮南側,有一座至今保存完整的磚石塔——培風塔。從培風塔下匆匆經過無數次之後,我終於在一個雨後初晴的冬日的上午,造訪了那座古塔。其實培風塔就在318國道一側的一座小山頂上,站在公路上就能看到。為了看得仔細,我還是繞道爬上山頂,去到塔的腳下。

培風塔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屬重簷樓閣式造型,7級,高約17米,占地20平方米,塔體為正六邊形,邊長1.9米。塔門西向,門額上正楷陰刻“培風塔”三字,每字大20厘米見方,門楣上方刻漁樵耕讀浮雕,門框兩側刻有楹聯:“絕頂高超聯紫氣,層梯穩步接青雲”。行書灑脫,筆鋒穩健。這座塔屬何人所造?可惜我一直沒能找到相關記載的詳細資料。

佇立在培風塔下,凝望著高高的塔體,那斑駁的青磚青石讓我感慨萬千,思緒萬千,為什麽叫培風塔?緣何建造?

帶著這些疑問,我仔細打量著那六邊形的塔體,發現第一層的六麵都刻有精美的碑刻和精細的浮雕。在塔門的右側,刻有本地廩生冉壽益撰寫的《序》,希望從中覓得答案,便細細品讀起來:

城東數十裏許,寺名團凸,形勢突兀,旁得長崗環繞,遠來山色,

金字聯雲,近映水光,玉鏡倒影,鍾靈之秀意在斯乎?操風鑒者謂其人

曰:此地雖屬天造,久賴人力培之,若髫文筆擎世界,藉白石以成台,

幹青雲而直上,則人文將蔚起矣!眾聞之,渙然欣悟,意文風勝必培植

深,非操他山之石,莫壯百年之觀。已而一柱特擎,嵯峨高聳,有誌雲

程者可拾級以登之。因以培風顏其額雲,是序。

反複吟誦,終有所悟。序文對培風塔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自然情形,描繪得貼切生動。關於“培風”塔名的得來跟建塔的目的,照序文解來,當是為了培植一種風氣,以期“文風勝”之意了。

看過序文,環顧塔前,隻見團堡河如玉帶環繞山下,為培風塔頻添了許多靈動之氣。團堡河就那樣悠悠淺淺地逶迤東去,不知流淌了幾百幾千甚至上萬年,流走了多少時光,帶走了多少世間人事,而培風塔則踏實而堅定地守望著一方故土,目送著清清河水和紛紛世事,從時間深處流來,又朝時間深處流去……

每次在恩施跟利川之間去來,在團堡鎮野貓水那個地方,我總要看看路邊那座美麗的宜影塔。

野貓水指的是塔下那一塘碧水。傳說古時候那裏本是一片低窪的良田,田中有一眼落水洞,大雨漲水,水從洞走,保田不淹。可是有一天,一隻野貓鑽入洞中,當晚一場大雨,水流被堵,積水成塘,從此不幹,野貓水由此得名。

宜影塔就矗立在野貓水的東岸,為七層重簷樓閣式磚石塔,一層外刻花草,二層嵌入碑刻,三至七層均為粉麵彩繪花草圖案。遺憾的是,由於年久失修,風剝雨蝕,塔的第七層及塔頂已經坍落,彩繪牆麵也已剝蝕。

為什麽要建那座塔呢?為什麽叫宜影塔呢?開始去到宜影塔邊,望著它那已不完整但風韻猶存的身影,我心裏總要冒出這些疑問來。

我曾走訪當地老人,問及塔的來曆,老人們也說,那座塔是當地一冉姓大戶集資所建,原因是古時候,野貓水一遇大雨,常泛濫成災,傳說是因為那隻鑽入洞中的野貓變成精怪,時魚時龍,興風作浪,危害一方。為了鎮邪,建造此塔。對照塔上所刻序文,覺得老人們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序文說:

野貓水一帶,崗巒四合,隱然如大環,獨缺其東一麵。望氣者曰:不

塞其隘則內外之地脈不束,爰建塔以實之。塔臨水潯,倒影其中,若投

鞭然。送夕陽,迎素月,影達彼岸,則流可斷,氣賴以束。名‘宜影’,

益重在影而塔之高下勿計也。夫扶輿磅礴之氣,束之則聚,聚之則凝,

凝之則蔥懋驤騰靈秀鍾焉。而後行見一鄉之中,民氣和,年穀登,人文

蔚起,永奠攸居於無暨也。又豈同荊南之息壤,域西之浮屠,徒為鎮橫

流作功德雲爾哉!

因為野貓水一帶“獨缺其東一麵”,“不塞其隘則內外之地脈不束”,所以需“爰建塔以實之”。塔建成後,“影達彼岸,則流可斷,氣賴以束。”傳說跟序文所述相吻,加之塔上刻有鹹豐時歲貢、《利川縣誌》(同治版)編撰者、利川都亭人吳江(楓橋)的詩句:“流水夕陽寫照多,一條界破往來波。分明象外傳神去,障住魚龍不敢過。”其意也跟序文相合。因此,宜影塔實為一座風水塔。

宜影,一個空靈詩意的名字。序文中說:“名‘宜影’,益重在影而塔之高下勿計也。”立於塘邊,看群山環抱彩塔,賞塔影倒映水中,心潮也隨那層層漣漪輕輕**漾。雖然當初建造此塔的目的在於束地脈、鎮橫流,以期“民氣和,年穀登,人文蔚起,永奠攸居於無暨”,但客觀上也為鄉裏添了一幅絕妙美景。青山、綠水、塔影,既體現了自然的和諧,也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宜影塔,從曆史深處走來的一道美麗的文化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