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又一個鳳凰城

賀蘭口距目的地銀川市還有50多公裏。我們今晚留宿的賓館是薛正昌主編提前預訂好的。軍政沿途打開電子導航儀,順利抵達。

這座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曾經是西夏王朝的首都,古稱“興慶府”,民間也稱“鳳凰城”。

我忽然聯想起曾經生活過的江南水鄉城市泰州,泰州亦有“鳳凰城”的美譽。泰州的朋友說,古海陵自古就是一塊寶地,形似一隻色彩斑斕的鳳凰,故有鳳凰城之說。

在中國人的傳統中,鳳凰鳥是幸福鳥,哪裏有鳳凰,哪裏就有幸福。相傳鳳凰姐妹一共7個,住在江南的一座高山上,所以江南很美麗,水是綠水,山是青山,鮮花遍地,樹木成行。

有一天,鳳凰鳥造福的事情傳到地薄人窮的銀川,於是,當地老百姓急切地盼望鳳凰鳥飛到銀川來。大雁被老百姓盼望鳳凰的誠心所感動,自告奮勇,飛往江南。大雁將寧夏百姓的心意告訴了鳳凰姐妹,最小的七妹告別眾姐妹,由大雁帶路,飛抵銀川。於是也就有了銀川鳳凰城之說。

聽起來有些神奇。因為江南和西北鳳凰城,在傳說中也是互相呼應的。

我們到賓館登記好房間後,便相約與薛正昌老師一起聚談,一起來的還有寧夏文物保護中心馬建軍主任、《寧夏師範學院學報》方建春主編。馮玉雷社長、薛正昌、方建春主編正在擬定要聯合搞一項文化活動。我則與馬建軍主任相聊,馬老師謙和健談,他對寧夏長城研究頗深,話題自然說到了白天走過的勝金關、靈州道、沿線的長城等。

馬建軍主任說,中國自秦至明的曆代長城在寧夏皆有遺址,明代的長城在寧夏也一樣稱之為邊牆。寧夏境內主要有西長城、北長城和東長城之說。西長城是指沿寧夏西北賀蘭山東麓修築的長城防禦設施,始築於成化年間,北起賀蘭山扁溝,止於黃河北岸的黑林村。黑林至勝金關段以及勝金關至賀蘭山三關口段是西長城最主要的2段。

黑林至勝金關段長城由黑林起,沿騰格裏沙漠東緣及賀蘭山南坡而行,直至勝金關,長90千米。在勝金關與黑山嘴之間,沿長城還有2座較大的墩台,當地稱之為河溝北墩與鎮北墩。賀蘭山南坡在勝金關與黑嘴山之間形成一個弧形的山灣,長城撇開山灣而直線與兩座突出的山頭相銜接。這段長城因半埋於沙漠之中,所以遺跡保存較好。這段長城的牆身,多為黃沙土夾雜著砂礫而築成。馬主任說的這段長城,我們今天沿途已經看到過。

勝金關至三關口段長城沿賀蘭山由南而北,經中寧、青銅峽、永寧止於三關口,全長約125千米。

我們的話題又回到銀川市,過去,我雖說多次來銀川,但對銀川之名的由來並不知其緣由,我一直認為好多城市的地名很有文化淵源。我乘機向馬建軍主任請教。

馬主任說,寧夏地方文獻上記載“銀川”一詞,最早出現在明末清初一些文人詠唱寧夏的詞中,用“銀川”形容其塞上江南的水鄉風光。如“俯憑駝鈴臨河套,遙帶銀川挹賀蘭”,但詩詞中的銀川,尚沒有明確的地名意義。

到了清雍正年間,“銀川”一詞,逐漸有了指代地域的地名含義。如《惠農渠碑記》上有“黃河發源於昆侖,曆積石,經銀川,由石嘴山而北……”的記載。清乾隆年間,“銀川”一詞的指代範圍趨於明確,已初具地名意義,並逐漸成為寧夏府城的代稱。1944年,正式定名為“銀川”,一直沿用至今。

我們和薛正昌主編等人彼此話別時已是晚上10點多。困倦已經襲來,心裏麵在暗暗嘀咕:今晚睡個好覺,明天繼續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