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賀蘭口岩畫

賀蘭口是明長城關隘,它與拜寺口、三關口同為明長城寧夏段重要三關之一。賀蘭關口的防禦建築設施現在多已損毀,當年駐守長城將士所題刻的不少摩崖刻石還隱約可見。

已至賀蘭口,參觀考察賀蘭山岩畫是我們最主要目的。

賀蘭山在古代是鮮卑、回鶻、黨項等少數民族遊獵駐牧、生息繁衍的地方,古代少數民族把他們生活遊獵的場景,鑿刻在賀蘭山的岩石上,時間大致跨度從春秋至西夏時期。

步入山口,奇峰疊障間,但見千餘幅人首像、森林草原動物、彩繪岩畫、征戰人物等個體圖形的岩畫,分布在溝穀兩側綿延的山岩石壁上。

人首像岩畫畫麵簡單、奇異,有的長著犄角,有的頭部插著羽毛,還有圓頂帽的。也可看到女性戴頭飾、挽著發髻的岩畫。

動物岩畫構圖粗獷、生動、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岩羊,奔馳的駿馬,搖著尾巴的狗,猛獸飛鳥等。

北側向陽岩壁上的“太陽神”,大約1米半見方,其線條清晰,形象完整,有點像卡通人物,這幅圖像是賀蘭山岩畫的代表之作,號稱“鎮山之寶”。

據專家們對賀蘭口岩畫的分析研究,大部分是春秋戰國時期北方遊牧民族所為,也有西夏時期的畫像。刻製方法為鑿刻和磨製。眾多岩畫給人一種親切、真實和純真的感受。賀蘭口岩畫是賀蘭山岩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展示了古遊牧民族曆史文化、風土人情等方麵的諸多信息,堪稱一處珍貴的中國遊牧民族藝術畫廊。

半抹殘陽已經不見了影子,暮色愈發濃厚,《西夏學報》主編薛正昌給馮社長打來多次電話催問。對賀蘭口岩畫,我們隻能匆匆瀏覽,然後下山、上車,又一路東行,車窗外麵已是暮色茫茫,大家一路靜默。【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