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在黃橋想起朱自清
讀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總是感到有一絲淡淡的禪意。先生筆下的月光、小路、荷塘、輕霧、荷葉、荷花、楊柳、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令人生出莫名的惆悵。我常常想,如果有一處月色下的荷塘,我會不會將身心沉浸在其中呢?
去過蘇州無數次的,每一次都是匆匆忙忙,不曾有舒心的感覺。喜歡蘇州,有著太多的理由,它的刺繡,它的園林,它的流水,那玲瓏的女子,那委婉的彈唱,都讓我這個北方漢子夢牽魂繞。可是沒有充分駐足的理由,也就隻能走馬觀花,把渴望和念想存留心底。直到2010年的8月,因為陪母親在蘇州治病,這才有機會在蘇州住了許多日子。城裏已經沒有了遊覽的興致,於是在表妹的引薦下去了黃橋。去之前,我在網查了黃橋的來曆:黃橋古稱黃土塔橋,在現黃橋老街之間曾建有座石板小橋,橋東曾有座古塔,橋名由塔而來,地名因橋而成。古吳語中,“土”與“塔”諧音,故後稱“黃塔橋”,亦稱“黃土橋”,1958年始,簡稱“黃橋”。這樣的簡述,很對我的興趣。我喜歡有古塔、古橋的地方。
表妹在蘇州工作已經待了八年,儼然一個蘇州通。在她的陪伴下,我先走進了白馬寺,然後在一所小學裏看見了一棵古銀杏,清道光年間的一個門頭,在黃橋文化站看到了明朝馬直廟墓碑,還有許多古人墓葬的遺址,聽說還有一個名氣很大的李家筆鋪,可惜都看不到了。這才知道,黃橋有著悠久的曆史,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這讓我對它有了濃厚的興致。
表妹讀過我的許多文章,知道我的喜好。晚飯時,她詭秘地笑著說,晚上帶你去個更好的地方。吃過晚飯,在涼爽的夜風裏,她帶我去了荷塘月色濕地公園。
好大一片濕地,在夜燈的映照下,晶瑩如玉,宛若天堂。一大片綠鋪天蓋地,漫延無際,倒映在水中,層層疊疊,給我以瓊台樓閣的感受。表妹告訴我,遠在春秋時期,這兒就是楚相春申君黃歇的封地,在這片濕地引種了楚地蓮藕。後越國大夫範蠡棄官隱跡在此,鑿河泄洪,圍**養魚。又說現在 這裏的荷花品種有100多個呢。我笑著說那這兒就是荷花的王國了。
夜風送來荷花的香,荷葉發出不同的香味,借著晚風送來,淡淡的、暗暗的。我向來不喜歡那種過於強烈的味道,像我家院子的茉莉花,一到開花季節妻子就大呼小叫,讓我使勁嗅它的香味。它的花味很濃,遍及肺腑,我卻要皺眉。醉人的香,我厭惡這樣的表述。我更傾向那種暗淡的香,像田野裏的喇叭花,陽台上的米蘭,隻有一縷清香,淡淡的散布在我的身心,熨帖著我的心靈。審美的感受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就像這黃橋荷葉清香的婉轉。輕鬆地聞著它,足以淨化我的心靈,正如朱自清先生說的“什麽都可以想,什麽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
江南水文化與荷有緊密聯係,荷是江南常見的景物,采蓮是江南的舊俗,用荷塘月色來代表江南水文化十分貼切。以荷為代表的江南水文化,高潔、雅致、風流、文雋,為許多文士雅士所喜愛。屈原“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離騷》),表達了情誌的高潔。周敦頤的《愛蓮說》更是家喻戶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幾乎成為荷花的蓋棺定論。
有月升起,遠遠近近的荷花沉浸在月色裏。起初,月色不是很明亮,荷塘呈現出一種朦朧的美,荷葉仿佛盛著天落的水,在清風的吹拂下忽左忽右的搖晃,大小不一的水團也跟著搖晃。這很對我的心思,搖曳的心隨著月光的蔓延泛起波瀾。忽然,想起了幾句歌詞:剪一段時光緩緩流淌,流進了月色中微微**漾,彈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麗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資料上介紹,黃橋境內有81條河道,主要有黃埭塘、朝陽河、南橫河、西塘河、武**河、西沿河。有3個湖泊:三角嘴、殷家**、西堰柵。這簡直就是水的故鄉。遠古時期,黃橋是一片淺海,經過多次地殼運動,形成了呈網狀的蘆葦濕地。後經不斷開墾,形成諸多魚塘、農田和村莊。它的人文氣息更濃。遠在春秋時期這裏即為楚相春申君黃歇的封地,當時就在這片濕地引種了楚地蓮藕。後越國大夫範蠡棄官隱跡在此,鑿河泄洪,圍**養魚,積澱了豐厚的吳地文化。太祖朱元璋後裔朱順公為躲避皇室傾軋,隱居到現在被稱為朱壩的蘆葦灘上築堤養魚。明清時隨著移民的增加,黃橋遂成為魚肥稻豐的江南魚米之鄉。明清時的文人唐寅、淩壽祺等經常周遊黃橋,吟詩作畫。唐寅為黃橋留下了這樣的詩句:近湖田水秋來足,早有紅蓮送稻香。
又想起了朱自清。在月色下的荷塘裏思念先生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先生的情懷一直令我傾慕。不過,先生筆下的《荷塘月色》在北京的清華園裏。1927年夏天的一個靜謐之夜,先生的“心情頗不寧靜”,在那個動**的年代,他找不到精神的支撐。有人邀請他參加國民黨,他征求了許多朋友的意見,他們都勸他不要加入。在時局動**,民不聊生的時候,麵對人生的十字路口,他自然無法保持內心的安寧。
在我看來,《荷塘月色》有著同夢遊一般的外部形式。朱自清的精神夢遊也是為了釋放內心焦慮,實現某種隱秘的願望。 “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麽都可以想,什麽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沉重的現實壓迫感,家庭的重負,工作的不適應,使先生仿佛墜入生存的困境。他好不容易在朋友的幫助下謀取了清華的教職,但卻不能應付裕如,常常擔心被清華解聘。為了適應環境,他不得不屈己待人,小心謹慎,而這樣隻能增加內心的痛苦。在兩難的精神困境中,先生輾轉不能自安。這不是朱自清一個人的悲劇,而是所有現代人的不幸。正是這種人生焦慮的普泛性,使得《荷塘月色》的尋夢有了更為廣泛的社會意義和深刻的文化意蘊。
月亮漸漸升高,黃橋的荷塘仿佛彌漫著夢幻色彩。空蒙的月色,仿佛朱自清描寫的“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岸邊不知是什麽樹,光與影和諧的交融。我如夢遊一般迷離恍惚。我在夢裏,黃橋的月下荷塘也像是“籠著輕紗的夢”。
荷塘月色,是江南水文化的象征,是作為與現實相對照的精神故裏。朱自清的骨子裏有著濃厚的江南文化氣質,水文化滋養了他的人格,他在江南水文化中尋找精神家園。“我的南方,/我的南方,/那兒是山鄉水鄉!/那兒是醉鄉夢鄉!/五年來的彷徨,/羽毛般地飛揚!”(《我的南方》)。這首與《荷塘月色》創作於同一時期的詩作,表現的情緒與《荷塘月色》相一致。
在黃橋的月色公園裏徜徉,同朱自清一樣,我感覺自己也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這不是我平日裏在小城裏的場景和心境。小城雖小,但它擁擠著眾多的喧囂,我要時時忍受庸俗的紛擾,打理油鹽醬醋一類的生活瑣事。那是一個真實、煩亂的世界,而在這兒,我宛若進入了桃花源般的世界。
忽然聽到了荷塘岸邊樹上的蟬聲。我很奇怪這麽久蟬才叫起來,難道是融入了朱自清的境界,黃橋的蟬才肯為我演奏?先生這樣說:“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麽也沒有。”是的,現代文明的喧嘩與**,使先生深感孤獨,眼前的幻影畢竟不是夢中的家園,蟬聲把他召回到現實中來。
尋找精神家園而不得的悲哀,是《荷塘月色》的主題。感於世變,夜不成寐,先生為了排遣心中的苦悶,獨自在清華園散步。他沿著荷塘小徑背著手踱著步,忽然覺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裏”。這個“世界”籠罩在茫茫的月色下,是適宜於“獨處”的境界。這種獨自受用荷香月色的自由境地,是要擺脫由現實擾亂而帶來的“心裏頗不寧靜”,而追求一種超然、淡然的心境。
超然、淡然,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朱自清雖是江蘇人,但他是否來過黃橋,沒有資料可以顯示。我在想,清華園的荷塘相比於黃橋的荷塘,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數百畝的濕地,數百個品種的荷塘,在月下如此壯觀,它所營造出的氛圍這般清寂,這般清香?先生若置身於此,又會寫出怎樣的文字,生發出怎樣的感慨?他是清醒的,清華園的荷塘“隻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未見流水,這是先生的遺憾。
如此說來,我要比朱自清幸福得多。和表妹沿著公園的小道漫無目標的行走,到處都是水的影子,在荷葉下幽幽的流淌,或是靜靜的安歇,讓月色化為晶瑩,鑲嵌著我的影子。吟誦著《荷塘月色》裏的句子:“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蹲下來鞠一把水,塗抹在臉上,閉了眼感覺那種清涼、濕潤。這是朱自清沒有過的動作。他隻是沿著荷塘的小倒背著手踱步,難得有我這樣的情趣。
千畝荷塘飄雅韻,萬雙彩蝶醉花叢。想不起這是誰的詩句,卻為黃橋的濕地公園做了最恰當的描述。江南、水鄉、黃橋、荷香、蝶舞,這特有的清麗意境,濃縮在了這兩句詩中,這是中國文字的魅力。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人生最幸采蓮人,就連梁元帝也以采蓮為幸福之事,且寫出了《采蓮賦》。其中的文字不怎麽順暢,可意思是明白的。我伸出手臂,撫摸著荷花。我知道,它不久就會結果的,果心處就是蓮子。“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這是朱自清文章裏引用的《西洲曲》中的兩句。人、物、景、情都在裏邊了,多麽好的句子啊,多麽好的畫麵啊。突然,我冒出一個念頭,如果能變成一條小魚,潛入荷葉下的水中,荷花、月光一起守候在黃橋,守望這片古老的濕地,那該是何等美好的事情。
在黃橋的月夜荷塘裏想起朱自清,這是我生命裏的一個小插曲。和朱自清一樣,我在荷香月色的世界裏超越了平常的自我,回歸到精神的故鄉。
這個夏夜,黃橋的荷塘給了我堅守內心世界的一種信念。一份篤定的馥鬱芬芳,緩緩地,在我的身心蔓延。
表妹在我的身後毫無聲息,但我能感覺到,在一片荷香的氛圍裏,她的臉上掛著會心的微笑。她是一個恬靜的女孩,對我在黃橋這個夜晚的心境和舉動,她完全能夠心領神會。
回去吧。她在身後催促著我。看看時間,我們已在這兒逗留了兩個多小時了。我雖是舍不得離開——這樣的境界,我願意待上一個通宵,甚至生命的整個過程,但我畢竟無法脫俗,還是和它依依惜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