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的文字遊戲

我們繼續向前走,看見前方有一隻溫文爾雅的長頸鹿,它有一身美麗的花斑,長長的脖子,高高的個子,尾巴卻短得可憐,一雙大而靈敏的眼睛,滴溜溜的直轉。它時而注視著觀眾的打扮,時而昂起頭。

老師將這段文字抄寫在黑板上,然後對大家說:

“同學們品讀幾遍,然後根據自己的感覺,談談對這段描寫的看法。”

原來,教室裏還有一些小動作發出的聲音,老師的話音一落,便頓時寂靜下來,同學們都將目光盯在黑板上。

過了一會兒,沒人發言。

老師用他那種與眾不同的詢問目光盯著大家。這種目光,同學們太熟悉了,說不定就要點在誰的名字上,有些同學幹脆采取回避的態度,低下頭不敢再看黑板——因為隻要看黑板,眼睛的餘光就會碰到老師的眼神。

老師的目光有了一點變化:詢問之中多了一些希望。

低下頭的同學開始擺弄桌堂裏的東西,他們已經決定放棄發言了。結果,教室內又有了不該有的一些聲音。老師咳嗽兩聲,那些不該有的聲音頓時停止。

仍然沒有人發言。

老師說:

“大家用不著嚴肅,我們就當是一節遊戲課,做一點文字遊戲……”

“那我說,”老師話音未落,豌豆鵝就站了起來,“我說這段描寫沒有錯誤,老師是故意考驗我們。”

接著下麵響起一片掌聲。

原來大家都是這樣想的,老師沉思了一下說:

“其實這段描寫看起來確實不錯,但是,給別人閱讀的文章,除了文字語言之外,還要給人一種感覺。有時候,我們不僅僅隻憑文字和語言來判斷一篇文章優秀還是不優秀,還要憑借一種感覺。當然,這種靈敏的感覺是與我們的寫作水平同步的,今天不講怎樣提高這種感覺能力的問題,而是要和同學們一起來感覺這段描寫有什麽遺憾。”

老師停頓下來。

同學們又將目光集中在老師的麵孔上。因為大家都知道,這種時候,老師不會再點名讓哪位同學發言了。

老師又在黑板上寫下一段文字:

我們繼續向前走,看見前方有一隻溫文爾雅的長頸鹿,它有一身美麗的花斑,長長的脖子,高高的個子,尾巴卻短得可憐,顯得多不協調呀!一雙大而靈敏的眼睛,滴溜溜的直轉,真像一個害羞、靦腆的大姑娘。它時而注視著觀眾的打扮,好像在炫耀自己的漂亮;時而昂起頭,好像顯示自己美麗的身材。

“閱讀上麵那段文字,總感覺沒有讀完,好像還缺少一點東西。”老師說,“可是,閱讀下麵這段文字,就沒有這種感覺了。”

同學們閱讀一遍,個個恍然大悟,心說:原來如此啊!

“那麽,上段文字中的缺憾是被什麽彌補的呢?”老師接著說,“就是下段中的這些文字,‘顯得多不協調呀……真像一個害羞、靦腆的大姑娘……好像在炫耀自己的漂亮……好像顯示自己美麗的身材’。這些文字有的像說明,有的像總結,有的像提示,有的像評論……但是,就是這些句子的補充,讓這段描寫顯得完整了。”

老師又在黑板上寫下一段文字:

大象跳舞終於開始了!大像首先用鼻子卷起鼓槌,“咚咚、咚咚”地擂了一通鼓,然後,又用鼻子卷起口琴,邊吹邊舞。在迪斯科舞曲的伴奏下,隻見它搖頭晃腦,甩鼻子擺尾巴,豐滿的屁股左右扭動,四根柱子一樣的腿則一前一後,一上一下地跳動。

然後讓大家通過補充句子的方法,將段落補寫完整。

一名同學這樣寫道:

大象跳舞終於開始了!也許是為自己助威,大像首先用鼻子卷起鼓槌,“咚咚、咚咚”地擂了一通鼓,然後,又用鼻子卷起口琴,邊吹邊舞。在迪斯科舞曲的伴奏下,隻見它搖頭晃腦,甩鼻子擺尾巴,豐滿的屁股左右扭動,四根柱子一樣的腿則一前一後,一上一下地跳動。那招式,頗有迪斯科舞星的派頭,真是有趣極了。

“不錯不錯,非常好。”老師閱讀另一名同學寫的:

大像用鼻子卷起鼓槌擂了一通鼓,然後,用鼻子卷起口琴邊吹邊舞,隻見它搖頭晃腦,屁股左右扭動,四根柱子在跳動。

老師氣得將作業本一摔:“哪裏是補寫?簡直是減肥!還‘四根柱子在跳動’,你見過誰家柱子會跳……”

膽小的同學頓時緊張了,膽大的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