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張 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①,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②,餘拿一小舟③,擁毳衣爐火④,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⑤,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⑥。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⑦。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注釋】

①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 ②更定:更深人靜時。 ③拿:取用,此指租用。 ④毳(cuì翠)衣:細絨的皮毛大衣。 ⑤沆(hànɡ巷)碭:浩**。 ⑥長堤:蘇堤與白堤。 ⑦白:原指罰酒的杯,後泛指酒杯。

【作意】

記述湖心亭看雪時的奇遇。

【鑒賞】

張岱在《西湖夢尋·明聖二湖》一文中說:善遊湖者也要像三國時董遇所說的在“三餘”進行,即在歲餘之冬,日餘之夜、月餘之雨雪時,認為此時此刻,最能得遊湖的真情真趣,領略到湖上的真風味。本文所寫,恰恰就是他所向往的“三餘”之時:冬天有雪的夜晚,他獨自一人雇小舟,遊西湖,至湖心亭賞雪夜的湖光山色。“霧淞沆碭”等幾句,寥寥數語,畫出了雪夜西湖的素描,是那樣的簡樸、靜謐、輕靈和純潔!

作者為何喜歡獨自一人去湖心亭看雪夜的西湖?他沒有說。但是聯係他的時代和他的身世,顯然是有著某種寄托,而不完全是一種個人的愛好。他作為明代的遺民,經曆了明亡的痛苦、清兵入主的血與火,盡管生計艱難,但始終抱著不合作的態度,對熙熙攘攘的社會和變化無常的士人,他冷淡乃至厭惡,他欣賞乃至追求一種孤高而無奈的孤獨。雪夜獨自去湖心亭看雪,追求的大概就是這樣一種冷寂的孤高,或者說,是希望去為自己的孤寂找到一種解脫,尋找一種寬慰。

結果也真巧!湖心亭裏竟已有兩人,正在飲酒賞雪。看見作者大喜過望,說想不到湖中還有這種人!這正是“一麵是兩麵”的寫法。因為,其實這正是作者的心情,正是作者想要說的話!惺惺惜惺惺,知己相逢,真是“相逢何必曾相識”!強飲三大杯而別,則心心相印,盡在不言中。末了點出此客乃金陵人士,也是餘音嫋嫋,啟人深思。作者說是到湖心亭看雪,但到了湖心亭卻沒有一字一句看雪的意思,隻是與金陵客飲酒之後便回,而且是心滿意足地回來,足見他最主要的是已經得到了心靈上的滿足。這並非他為文的疏漏,而是有意為之的。

最後舟子的話,突出一個“癡”字,也含義深長。夜深遊湖,是癡;飲酒作別,是癡;傾慕孤山寂水,是癡;對故國的一片深情隱在胸中,不更是癡嗎?作者原以為天下隻有他一個人癡,現在發現了還有更癡於他的,他當然應該感到欣慰了。

【補充說明】

祁豸佳《西湖夢尋序》說:“張陶庵筆具化工,其所記遊,有酈道元之博奧,有劉侗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麗,有王季重之詼諧,無所不有其一種空靈晶映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