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溪記
鍾 惺
出成都南門,左為萬裏橋①。西折纖秀長曲,所見如連環、如玦、如帶、如規、如鉤②,色如鑒、如琅玕、如綠沉瓜③,窈然深碧、瀠回城下者④,皆浣花溪委也⑤。然必至草堂而後浣花有專名⑥,則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裏為青羊宮⑦。溪時遠時近,竹柏蒼然、隔岸陰森者盡溪,平望如薺,水木清華,神膚洞達。自宮以西,流匯而橋者三,相距各不半裏。舁夫雲通灌縣⑧,或所雲“江從灌口來”是也。
人家住溪左,則溪蔽不時見;稍斷則複見溪。如是者數處,縛柴編竹,頗有次第。橋盡,一亭樹道左,署曰“緣江路”⑨。過此則武侯祠⑩。祠前跨溪為板橋一,覆以水檻,乃睹“浣花溪”題榜。過橋,一小洲橫插水間如梭,溪周之,非橋不通。置亭其上,題曰“百花潭水”(11)。由此亭還,度橋過梵安寺(12),始為杜工部祠。像頗清古,不必求肖,想當爾爾。石刻像一,附以本傳,何仁仲別駕署華陽時所為也(13)。碑皆不堪讀。
鍾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遠,東屯險奧(14),各不相襲。嚴公不死(15),浣溪可老,患難之於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門一段奇耳(16)。窮愁奔走,猶能擇勝,胸中暇整,可以應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貞子時也(17)。”
時萬曆辛亥十月十七日(18)。出城欲雨,頃之霽。使客遊者,多由監司郡邑招飲(19),冠蓋稠濁,磬折喧溢(20)。迫暮趣歸(21)。是日清晨,偶然獨往。
楚人鍾惺記。
【注釋】
①萬裏橋:在成都南麵的錦江上。因三國時費柿奉命出使吳國時在此餞行說“萬裏之路,始於此橋”而得名。 ②玦(jué決):有缺口的環形玉器。 ③琅玕(lánɡ ɡān狼甘):像玉的美石。綠沉:濃綠色。 ④窈(yǎo咬)然:深邃美好的樣子。瀠(yínɡ營)回:水回旋的樣子。 ⑤委:屈曲。 ⑥草堂:即杜甫草堂。 ⑦青羊宮:著名道觀,即古青羊肆,相傳老子曾牽青羊過此,古名青羊觀,唐封老子為帝,遂改今名。在今成都市文化公園內。 ⑧舁(yú愚)夫:轎夫。 ⑨緣江路:以杜甫《堂成》詩句:“緣江路熟俯青郊”而得名。 ⑩武侯:諸葛亮曾被封為武鄉侯,簡稱為武侯。 (11)“百花潭水”:源出杜甫《狂夫》詩:“百花潭水即滄浪。” (12)梵安寺:又名草堂寺、浣花寺,杜甫初到成都時,曾借居於此。 (13)別駕:州府副長官通判的別稱。署:代理長官。 ( 14)東屯:在夔州城東滾溪岸,公元767年,杜甫曾遷居於此。 (15)嚴公:嚴武(726—765),字季鷹,官東川、劍南節度使兼成都尹,杜甫在成都頗受他照顧。 (16)夔(kuí葵)門:代指夔州。 (17)司城:掌城建的官員。 (18)萬曆辛亥:萬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 (19)監司郡邑:按察使與州縣長官。 (20)磬折:身體如磬一樣彎曲。形容官員們行禮時的情形。 (21)趣(cù促):催促,趕快。
【作意】
記述浣花溪的自然風光及人文景觀,突出杜甫為溪增勝的作用。
【鑒賞】
鍾惺作為竟陵派的首領,作文非常推崇蘇東坡,認為蘇文既有戰國之文的“雄博高逸之氣,紆回峭拔之情”,又能“出入(書為人)於仁義道德禮樂刑政之中,取不窮而用不敝,體屢遷而物多姿”。雖然他的成就離蘇東坡尚遠,但就這篇《浣花溪記》來看,他在學蘇方麵還是有成績的。
以數百字的短文來寫數十裏長的一段溪流,入(書為人)題和剪裁十分重要。作者開門見山,以一連串的比喻先給浣花溪拉了一個全景:如連環、如玦、如帶、如規、如鉤,形容的是它的地貌,極寫其曲折多姿;如鑒、如琅殲、如綠沉瓜,形容的是它的水麵以及兩岸的顏色,突出其窈然深碧。但是,山水再奇,也得靠人而出名,所以,作者緊接著點出它的得名由來,從而推出了詩聖杜甫對這美麗溪水聞名於世的作用。
接下來作者又選取了幾個特寫鏡頭:一是青羊宮附近的溪水及岸邊之景,突出其清幽空靈;二是自緣江路至杜工部祠,中間有名的景點武侯祠與梵安寺均一筆帶過,而對於與杜甫有關的緣江路、百花潭水以及“浣花溪”題榜和杜工部祠,則都多少花些筆墨加以介紹,顯見其對人文景觀有所偏愛,而對杜甫的遺跡的興趣更勝於諸葛亮的。
後麵一段議論,於遊記散文頗有些不倫不類,但因其作文的重點在突出杜甫,所以也還不算離題。它講了三層意思:一是說如果嚴武不過早去世還能照顧杜甫的話,杜甫就有可能在浣花溪終老一生,不再奔走,可見患難朋友的可貴;二是說,杜甫如此遭遇,對四川乃是因禍得福,讓他又在夔門東屯定居了一段時間,另外留下一處勝地;最後,總起來,讚揚杜甫在窮愁奔走之中,還能從容選擇如此好的地方居住,顯示其處變不驚、心胸開闊的精神境界。評價之高,已與孔聖人相提並論,足可見杜甫在他心中的地位。
最後的結尾,於時間、地點的交待中突發神來之筆,顯示了他對當時官府“公費旅遊”之鋪張和喧囂的厭惡之情,大概也是他學蘇的一種表現吧。
【補充說明】
杜甫《卜居》詩雲:“浣花流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塵事,更有澄江銷客愁。無數蜻蜓齊上下,一雙鸂鶒對沉浮。東行萬裏堪乘興,須向山陰上小舟。”鍾惺為曹學儉《蜀中名勝記》所寫的序中,提出山水“有待而名勝者也”的觀點,認為“事”、“詩”、“文”這三者是“山水之眼”,實為本文所實踐。
遊黃山日記(後)①
徐弘祖
初四日。十五裏,至湯口②。五裏至湯寺,浴於湯池。扶杖望朱砂庵而登③。十裏,上黃泥岡。向時雲裏諸峰漸漸透出,亦漸漸落吾杖底。轉入石門④,越天都之脅而下,則天都、蓮花二頂俱秀出天半。路旁一歧東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趨直上,幾達天都側。複北上,行石罅中⑤。石峰片片夾起,路宛轉石間,塞者鑿之,陡者級之⑥,斷者架木通之,懸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陰森,楓鬆相間,五色紛披,燦若圖繡。因念黃山當生平奇覽,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茲遊快且愧矣!
時夫仆俱阻險行後⑦,餘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覺引餘獨往。既登峰頭,一庵翼然,為文殊院——亦餘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蓮花,背倚玉屏風,兩峰秀色,俱可手擥⑧;四顧奇峰錯列,眾壑縱橫,真黃山絕勝處!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遇遊僧澄源至,興甚勇。時已過午,奴輩適至,立庵前,指點兩峰。庵僧謂:“天都雖近而無路,蓮花可登而路遙,隻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蓮頂。”餘不從,決意遊天都。挾澄源、奴子仍下峽路,至天都側,從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牽棘,石塊叢起則曆塊⑨,石崖側削則援崖,每至手足無可著處,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終亦不顧。曆險數次,遂達峰頂。惟一石頂壁起猶數十丈,澄源尋視其側,得級,挾予以登。萬峰無不下伏,獨蓮花與抗耳。
時濃霧半作半止,每一陣至,則對麵不見。眺蓮花諸峰,多在霧中。獨上天都,予至其前,則霧徙於後;予越其右,則霧出於左。其鬆猶有曲挺縱橫者,柏雖大幹如臂,無不平貼石上,如苔蘚然。山高風巨,霧氣去來無定,下盼諸峰,時出為碧嶠⑩,時沒為銀海。再眺山下,則日光晶晶,別一區宇也。
日漸暮,遂前其足,手向後據地,坐而下,脫至險絕處(11),澄源並肩手相接。度險,下至山坳,暝色已合。複從峽度棧以上,止文殊院。
【注釋】
①遊黃山日記(後):徐弘祖第二次遊黃山,是在萬曆四十六年(1618)九月初三至初六。本文節選初四登天都峰一段。 ②湯口:在黃山南,為前山登山必經之地。下湯寺、湯池均沿途名勝。 ③朱砂庵:故址即今之慈光閣。 ④石門:即今之“天門坎”。 ⑤石罅(xià下):石縫。即“一線天”。 ⑥級之:鑿出石級。 ⑦夫仆:挑佚、仆人。 ⑧擥(lǎn覽):攬。 ⑨曆:越過。這裏指抓住叢起的石塊而經過。 ⑩碧嶠:碧綠的尖而高的山。 (11)脫:倘。
【作意】
記述攀登天都峰的經過和天都峰的雄險地勢,表達作者知難而進的探險精神。
【鑒賞】
黃山不在我國五嶽之列,但以其兼具五嶽特色,奇鬆、怪石、雲海、溫泉一應俱全而名聞於世,故早就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說法。黃山有所謂三十六峰之奇,而最奇最險的要數天都峰了。如果到黃山而不登天都峰,就不能領略黃山的真正風采,所以,民間又有“不上天都峰,等於一場空”的說法。可見天都峰在黃山諸峰中地位的重要。
作者在萬曆四十四年正月曾登上過黃山,因大雪封山,隻遊了慈光寺、光明頂、石筍、獅子林等名勝,沒能上天都、蓮花峰,但於“疏木茸茸中,仰見群峰磐結,天都獨巍然上挺”,頗為神往。時隔兩年,正值黃山最美的秋季,作者又一次來登黃山,重點就是補上次未遊的天都、蓮花兩峰,可見他對兩峰的鍾愛程度。這次他攀登的路途險阻但景觀特別誘人,而他的主要目標始終是天都峰。轉入石門,他說好像是鑽過了天都峰的胳肢窩,對“秀出天半”的天都、蓮花峰肯定仰望多時。後上玉屏峰時,再一次讚美了兩峰秀色。待隨行人員跟上,又得遊僧澄源之助,他不顧天色已晚,不顧寺僧的勸阻,堅持要上“近而無路”的天都峰。攀登過程中,備嚐艱辛,但他都置之度外,表現了一個探險家的大無畏精神。
與一般遊人的遊記不同之處是,徐霞客的遊記是寓科學性於抒情性之中,處處不忘對山川地貌作科學的觀察與記載,所以,攀登之路,簡明清晰;景色描繪,美而不誕。所有上過黃山的人,都會由衷地佩服他觀察的敏銳與準確,記敘的優美與簡潔。特別是霧中的天都峰頂一段文字,真堪稱為千古絕唱。大自然的傑作得大手筆的文字複製流傳不朽,實乃天下的幸事。
【補充說明】
潘耒在《徐霞客遊記·序》中說:徐霞客的“遊”,“登不必有徑,荒榛密箐,無不穿也;涉不必有津,衝湍惡瀧,無不絕也;峰極危者,必躍而踞其巔;洞極遠者,必猿掛蛇行,窮其旁出之竇。途窮不憂,行誤不悔。瞑則寢樹石之間,饑則啖草木之實。不避風雨,不憚虎狼,不計程期,不求伴侶,以性靈遊,以軀命遊,亙古以來,一人而已!”錢謙益《徐霞客傳》說徐的出遊,“不治裝,不裹糧,能忍饑數日,能遇食即飽,能徒步走數百裏,淩絕壁,冒叢箐,攀援下上,懸度綆汲,捷如青猿,健如黃犢,以岩為床席,以溪澗為飲沐,以山魅、木客、王孫、玃父為伴侶。儚儚粥粥,口不能道詞,與之論山經,辨水脈,搜討形勝,則劃然心開”,稱讚他的遊記“當為古今遊記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