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王世貞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複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①,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璧乎?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請就死於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於秦②!是時秦王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而 相如於市③,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璧與信④,一勝而相如族⑤,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故吾曰:“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天也。若其勁澠池⑥,柔廉頗⑦,則愈出而愈妙於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注釋】

①九賓: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這裏指一種規格極高的朝廷儀式。 ②舍人:這裏指隨行的小官。 ③ 戮:同“戮”。 ④武安君:秦國名將白起的封號。 ⑤族:族誅,即滅族。 ⑥勁澠池:指澠池會上藺相如麵對強秦侮辱趙王時,持節抗爭之事。勁,剛強。 ⑦柔廉頗:指藺相如拜相後對廉頗一再忍讓,終使廉頗負荊請罪的事。

【作意】

一反眾議,指出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做法是戰略與策略上的錯誤,其成功純屬偶然。

【鑒賞】

這是一篇很精彩的“翻案文章”。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被司馬遷寫得一波三折,栩栩如生。曆來的評論者都認為,藺相如麵對強秦,不卑不亢,有勇有謀,既保住了趙的玉璧,又保住了趙的江山,堪稱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司馬遷對他是滿口稱讚,本傳的“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按照太史公定的基調而編寫的戲曲《澠池會》等,又進一步把藺相如美化成了一個完人和偉人。所以,王世貞的文章劈頭就不得不承認“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這樣一個事實。但是,緊接而來的一句“予未敢以為信也”,卻如石破天驚,以挑戰者的姿態,獨持(書為特)異議,表現了作者巨大的論辯勇氣。

作者分兩層意思來論述他的觀點。首先,他認為秦是以十五城的空名詐趙而強要趙璧,其目的在於真要璧而不是以此為藉口侵略趙國。因此,正確的決策應該要麽是將璧給秦,要麽不給,問題很簡單,但藺相如的決策則把問題搞複雜了,“既畏而複挑其怒”,這是戰略性的錯誤。其次,在予城予璧的問題上,他認為藺還犯了戰術性的錯誤:既然要秦王齋戒而受璧,就要予璧而讓秦王或者失城,或者失信,但藺相如則取了讓舍人帶璧逃走而使秦王得理這樣一個最不可取的下策。從這兩層意思出發,作者認為,藺相如的完璧歸趙,完全是“天意”,而不是他智勇發揮的結果。

就文章本身而論,作者可謂頭頭是道,說得有理有據,合乎邏輯。但若結合《史記》的描寫來看,作者的立論仍有經不起推敲的地方。其實,藺相如是在充分分析秦趙兩國形勢及秦王心理的基礎上作出決定、采取行動的,他的所為既塞了秦王之口,又保住了玉璧和趙國,雖有點冒險,但並非莽夫蠻幹。因為當時秦國雖強,但尚未到可以為所欲為的地步,對趙尚有所畏懼。正如後來藺相如對廉頗說的:“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因此,作者所謂秦王一怒便可先“謬相如”,後“壓邯鄲而責璧與信”雲雲,不過是一種想當然的推論罷了。他對相如的責備,也就有些站不住腳。

不過,無論如何,這種不迷信成說,勤於思考問題、敢於提出自己見解的精神並形諸文字的勇氣總是值得肯定的。在曆史結論麵前,有人能言之成理地提出新的見解,應該看作一件好事,應該歡迎,應該提倡。

【補充說明】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世貞與李攀龍齊名而才實過之。當時婁東、曆下狎主文盟,奉之者為玉律金科,詆之者為塵羹土飯,盛衰遞易,毀譽迭興,藝苑紛呶,終無定說。要之,世貞初時議論太高,聲名太早,盛氣坌湧,不暇深自檢點,致重貽海內口實。逮時移論定,向之力矯其弊以變為纖仄破碎之習者,久已為眾所唾棄,而學者論讀書種子,究不能不心折弇州。是其才雖足以自累,而其所以不可磨滅者,亦在於此。今其書具在,雖未免瑕瑜雜陳,然第舉一時之巨擘而言,亦終不能舍世貞而別有所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