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罵鴨
(清)蒲鬆齡
邑[1]西白家莊居民某,盜鄰鴨烹之。至夜,覺膚癢,天明視之,茸生鴨毛,觸之則痛。大懼,無術可醫。夜夢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罰。須得失者罵,毛乃可落。”而鄰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嚐征於[2]聲色。某詭告翁曰:“鴨乃某甲所盜,彼深畏罵焉,罵之亦可訾將來。”翁曰:“誰有閑氣罵惡人。”卒不罵。某益窘,因實告鄰翁,翁乃罵,其病良已[3]。
異史氏曰:“甚矣,攘者[4]之可懼也:一攘而鴨毛生!甚矣,罵者之宜戒也:一罵而盜罪減!然為善有術,彼鄰翁者,是以罵行其慈者也。”
(見《聊齋誌異》)
〔1〕邑:指作者家鄉淄川。 〔2〕征於:表現於。 〔3〕良已:很快好了。 〔4〕攘者:偷東西的人。
本篇可作為書中短小的“微形小說”的代表之一。這類作品,大都隻幾百字,均簡潔通暢,清新可喜。罵鴨讓偷鴨子的人滿身生鴨毛加以懲罰,而以罵來醫治,乍看之下,似乎是為迷信張目並給罵人以美化,實際上恰恰相反。其中浸透了作者救世之心,寄寓了對小偷小摸行為的懲罰之意:既反對偷,又反對罵,可說是一箭雙雕。不僅構想奇特,而且筆墨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