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孺子歌
滄浪之水清兮,①
可以濯我纓。②
滄浪之水濁兮,
可以濯我足。
———《孟子·離婁上》
【注釋】
①滄浪——過去一般解釋為“青色”,但也有人認為是地名。似以後說為妥。否則,“青色之水清”,固然可勉強解釋得通,而“青色之水濁”則未免有色彩不調和之嫌。
②濯——洗。纓——古時係帽子的帶子,這裏亦可解釋為頭部。
【賞析】
據說這是孔子經過楚國時聽到一個小孩子(即“孺子”)所唱的歌,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道地的楚國民歌。它最早見於《孟子》,但同時代還有不少人記載和引用過它。如楚辭中的《漁父》所引完全與《孟子》同,不過唱的人是一個大人——漁父,而不是小孩。《文子》所載,字句略有不同:“混混之水濁,可以濯吾足乎;泠泠之水清,可以濯吾纓乎。”意思還是差不多的。也許這是一首老少鹹宜的民歌,流傳很廣,所以連“孺子”也能信口唱它了。
孟子引用這首童謠,是要用它來為自己的政治宣傳服務的。他說:“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災,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很明顯,孟子引用這一大段話是用來為他的仁政宣傳作論據的。他認為:不仁的人與他們是沒有什麽好談的,因為他們以危為安,以害為利,以亡為樂,完全顛倒了是非的標準,勢必要弄到亡國敗家的地步。而他與孔老先生的意見是一致的,就是要像小孩子所唱的那樣,要善於自己來駕馭命運,恰當地利用外界環境來為自己服務:外界的“水”是要變化的,有時清,有時濁,但是,隻要善於“自取”,人仍然可以掌握著主動權。水清時,就用來洗頭;水濁時,就用來洗腳,使之“各得其所”,“各有所用”。這是孔孟積極入世的思想的一個具體的體現。
孟子引用的這首童謠實際上還批評了兩種觀點。一種就是上麵孟子所說那種“不仁者”的觀點。這種人是非顛倒,實際上是用清水洗腳而用濁水洗頭,全用錯了地方。還有一種是《漁父》中所寫的屈原的觀點。屈原被放逐時,“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看見了,問他何以如此。屈原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所以被放逐了。”漁父勸他學習“聖人不疑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的精神,用混世的態度對待黑暗的社會:“舉世皆濁,何不其泥而揚其波? 眾人皆醉,何不鋪其糟而其釃?”幹脆一同把水攪渾,與眾同醉。但屈原認為這樣便是“同流合汙”,寧願自殺也不肯幹。其實,屈原這種態度也是消極的,不可取的。
應該說,這首童謠能夠引起中國兩位聖人——孔、孟的重視,與它所包含的豐富的人生哲理是分不開的。客觀環境總是有好有壞,一個人一生的遭遇也是如此,不大可能總是一帆風順。應該如何對待這一切呢?總的來說,恐怕還是應該學習“孺子”的做法:采取積極的態度,讓客觀環境為自己服務,好條件、壞條件都可加以利用。這個思想在當時是很有進步意義的。因為個人麵對的是強大的黑暗社會,隻能在適應它的過程中加以改造,否則,就隻能像屈原那樣毀滅自己。當然,從今天的眼光看,以清對清,仍然值得發揚,但以濁對濁就有一定的問題了。對於後者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我們也要給以足夠的重視,采取積極的態度加以消除。
【今譯】
滄浪的水啊清又清,可以拿它來洗我的冠纓。滄浪的水啊混又濁,可以拿它來洗我的髒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