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小兒戲具謠①
小兒戲具謠①
楊柳兒活,抽陀螺;②
楊柳兒青,放空鍾;③
楊柳兒死,踢毽子;④
楊柳發芽,打拔兒。⑤
——《帝京景物略》
【注釋】
①小兒戲具謠——小孩遊戲時唱的幾種關於玩具的童謠。《古今風謠拾遺》引《書影》題為《秣陵童謠》,詞雲:“楊柳青,放風箏;楊柳黃,擊棒壤。”與此大同小異,也是流傳變異的結果。
②陀螺——一種兒童玩具。一般用木頭製作,呈倒圓錐形,有螺紋,因形狀像螺螄而得名。用繩子纏繞**放置地上,即能在原地旋轉,巧施鞭繩,可以旋轉不停。
③空鍾——又叫扯鈴。一種竹木製的玩具。有單、雙兩種,尺寸規格也不一。因其中間挖空,放在地上像一口仰天的鍾而得名。或曰,因其放起來可飛向空中並能發出嗡嗡之聲而得名。
④毽子——一種用羽毛等物製成的遊戲用具。
⑤打拔兒——一種兒童遊戲。拔兒以木頭製成,二寸長短,形如棗核。將它放在地上,用棒去打,第一擊使它直立,第二擊使它遠去,以擊得遠的為優勝。這種遊戲叫打拔兒,又叫打拔拔。有人認為,這就是古時所傳《擊壤歌》中所稱的“擊壤”。
【賞析】
這是明代兒童春節時玩耍遊戲時邊玩邊唱的一首童謠。舊中國的兒童是可憐的,平時被長輩師友管得緊緊的,有錢人家的孩子埋頭南窗,為功名富貴而奮鬥;窮人的孩子則奔走於田間街頭,為養活自己而掙紮,根本沒什麽時間來娛樂,隻有春節是一個短暫的例外,可以有吃有玩。所以湖南的農村中流傳有“大人望蒔田,小孩望過年”的話。盡管孩子們玩的東西很土氣,很簡單,但一年中能暢快地玩那麽幾天,也是挺開心的了。這首童謠一口氣列舉了四種遊戲,可以說,正是這種難得的短暫歡樂背景下的產物。
童謠的跳躍性很大,句與句之間在內容上沒有必然的聯係,但形式卻比較整齊,同一句中的上下兩個分句,大體押韻,念起來富有節奏感和音樂性,與孩子們玩的遊戲結合起來唱,一定會顯得和諧,能增加遊戲時的興味。童謠中的前半“楊柳兒活”、“楊柳兒青”雲雲,主要是一種借物起興的修辭手法,不一定有實在的含義。但是,四句的“楊柳兒”從“活”到“青”,到“死”再到“發芽”,也可以理解為作者是按照楊柳生長的內在邏輯發展順序來使用這個借代物的,可能還含有周而複始、生機盎然的意思,以便與春節的來臨相適應。這種排列順序,也可以當作集體遊戲時人們挨次序往下接的一種表現形式。總之,不管它的具體內容是否可解,它在語言上的完全口語化、兒童化,與今天的兒歌已相當接近了。
【今譯】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