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馬希廣時長沙童謠①

馬希廣時長沙童謠①

湖南城郭好長街,②

竟栽柳樹不栽槐。

百姓奔竄無一事,

隻是捶芒織草鞋。③

——《五代史補》

【注釋】

①馬希廣——五代時楚國的第四任統治者,947~949年在位。字德丕,是楚國第三任國王馬希範的同母弟。後被他的庶兄馬希萼殺死。《太平廣記》卷五十五引熊說,伊用昌在茶陵縣門“大題雲:‘茶陵一道好長街,兩畔栽柳不栽槐。夜後不聞更漏鼓,隻聽捶芒織草鞋。’”《十國春秋》又作:“湖南有長街,栽柳不栽槐。百姓任奔竄,捶芒織草鞋。”

②湖南城郭——這裏指長沙城。

③捶芒——捶芒草。芒草是一種細長柔軟而堅韌的植物,可以用來織草鞋。織鞋之前,為了使芒草更柔軟,要先用木棍捶打一番。《全唐詩》引“捶”作’椎”。

【賞析】

五代時馬殷於天成二年(927年)被後唐明宗封為楚國王,建都長沙。馬殷79歲死去之後,他的一大堆兒子之間便展開了因爭權奪位而演出的“兄弟鬩於牆”的鬥爭。次子希聲即位不到三年便卒,馬殷的第四個兒子馬希範接位,總算過了十幾年“太平”日子。待他死亡,指定馬希廣接班,從此,兄弟之間的鬥爭便明朗化了。原來,馬希廣還有一個哥哥在朗州做節度使,按照“長子繼承權”的規矩,他理所當然地位在馬希廣之前。因此,他回長沙奔喪時,要弟弟希廣讓出王位,希廣不幹。他“憤憤而去”,回去即興兵企圖以武力奪權,但遭失敗。後收買了希廣的武將許可瓊,才得成功。捉到希廣後,還假惺惺地對部下說:“這是個蠢東西,難道能做出什麽壞事嗎?我想讓他活著,你們看怎麽樣?”部下知道他心中有數,都不做聲,於是,他就下令“縊殺”之。不過,馬希萼也沒有“長治久安”,不到三年,就被他所信任的弟弟馬希崇抓起來關在衡山。後來,南唐李派信州刺史邊鎬入楚,把馬氏一族全部遷到金陵,這場“內戰”才告一段落。 童謠反映的就是這樣一段史實。但落筆十分巧妙。它利用諧音,從寫景引出思想。“湖南城郭好長街,竟栽柳樹不栽槐。”這裏寫的也許是實景。《五代史補》卷四記載:馬希廣被吊死後,先是城中街道崇尚種槐樹,而柳樹不過十之一二,從此則城內城外一變全部種柳樹,而沒有槐樹了。不過,種樹變得如此之快似也不大合情理,把它當作一種想像的產物則是可以的。這裏的“槐”是借它的發音與“懷”同,曲折地表達出人們對馬氏兄弟失去兄弟情懷的無聲譴責。原來,《詩經》中有“兄弟孔懷”的詩句(見《小雅·棠棣》),意思是兄弟之間非常思念,後來即以“孔懷”代兄弟。不栽槐,即“無槐”,“無槐”即“無懷”,也就是沒有兄弟了。為什麽竟栽柳樹呢?恐怕也有所寄托。因為古人常以柳樹為多情,特別是寫到離情別緒時,常用依依楊柳來表示。這裏人們競相栽柳,恐怕就寄托著希望兄弟情義能夠留存下去之意。

統治者之間互相殘殺與老百姓何幹呢?當然有關係。因為他們之間的殘殺不單是害了他們自己,而且也給無辜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百姓奔竄無一事,隻是捶芒織草鞋。”就是災難的表現之一。百姓不是無事可做,而是有事不能做,被馬氏兄弟之間的火並弄得流離失所,日夜奔竄,不得安生。馬希萼與馬希廣之間打仗,動用了成千上萬的軍隊,經曆了近兩年的時間,不可能不給人民帶來禍害。童謠單取織草鞋這件事來反映,的確是非常別出心裁。因為奔竄要穿草鞋,織草鞋也是為了奔竄。為什麽人們放著事情不做而要整天整夜奔竄呢?就因為馬氏兄弟在內訌!這樣,不著一字,便把對他們的譴責之意表達出來了。

這樣的童謠看起來字句明白曉暢,通俗易懂,實際上則話裏有話,一個文字符號充當了兩種含義的“載體”,這固然是中國文字的妙處所在, 同時,也反映了處於封建統治高壓下的中國人民深睿的智慧——當然,這是一種可憐又可悲的智慧。

【今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