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李後主時江南童謠①
李後主時江南童謠①
索得娘來忘卻家,
後園桃李不生花。
豬兒狗兒多死盡,
養得貓兒患赤瘕。②
——《古今風謠》
【注釋】
①李後主——五代時南唐最後一個皇帝李煜(937~978年),字重光,初名從嘉,建隆二年(961年)秋即位,改名煜。從小聰明,喜讀書屬文,工書畫,知音律,詞尤其著名。與其父李(中主)有合刻的《南唐二主詞》行世。他政治上無能,生活上腐朽,唯有文學上的成就不可磨滅。國破後,他被宋軍俘虜,後被毒死。被囚期間寫的詞最有光彩。這首童謠《古謠諺》引《全唐詩》題為《李後主時童謠》,“多死盡”為“都死盡”。
②赤瘕——指一種紅眼睛病。
【賞析】
《古今風謠》的編者在選入這首童謠後注疏道:“‘娘’謂再娶周後;‘豬狗死盡’謂(原文為“謂盡”)戌亥年;‘赤瘕’,目病,貓有目病(原為“標”,誤),則不能捕鼠,謂不見丙子之年也。”這裏說的戌亥年疑是乙亥年或甲戌、乙亥年之誤,這一年南唐都城金陵被攻破,“丙子之年”即976年,南唐於這年被宋太祖所滅。
南唐在我國曆史上是一個很小而又很短的王朝,在封建社會的史書中,地位也很低,《舊五代史》列入《僭偽列傳》,《新五代史》與《宋史》列為“世家”,但都隻給了有限的篇幅。但是,它的末代國君李煜卻因為其妙絕一時的詞而聞名遐邇,他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名句一直膾灸人口;而同時,他又是一個政治上無能、生活上腐化的“昏君”,最終導致了自己的滅亡。這首童謠反映的就是他身上存在的後一個側麵。
“索得娘來忘卻家,後園桃李不生花。”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李煜的皇後周昭惠後29歲時病死,這曾使他十分傷心,幾次聲稱要“赴井”自殺,但這時,他又已看中了周氏的妹妹,並於乾德五年(967年)十一月立之為皇後,史稱小周後,李煜與她耽於**樂,不理國事。他在花園中作亭子,“雕鏤華麗而極迫小,僅容二人,每與後酣飲其中”,而此時,南唐的淮南轄地已割讓與周了。南唐的大臣韓熙載是李煜很信任的老臣,這時也作詩諷刺說:“桃李不須誇爛漫,已失了春風一半。”這就是“索得娘來忘卻家”的含義。“後園桃李不生花”是以象征的手法暗指小周後對李煜後宮其他妃嬪的迫害。據史書記載,小周後善妒,“同時美女率多遇害”,可以舉出名字的就有流珠、喬氏、慶奴、薛九、宜愛、意可、秋水、小花蕊等。
“豬兒狗兒多死盡,養得貓兒患赤瘕。”這兩句揭示的是南唐忠直之士的被殺以及人才的缺乏。南唐李後主政治上昏聵,不聽諍諫,因此,許多正直之士或被殺,或自殺,如潘佑因為上萬言書,“極論時政,曆詆大臣將相”,並直言指斥李煜“取則奸回,敗亂國家,不及桀紂孫皓遠矣”,在張洎,徐鉉等挑唆下,終被李煜下令殺害,並牽連到李平,亦被“縊殺”。還有一個叫廖居素的舊臣,見後主執迷不悟,絕食而死,死前“手書大字於笥曰:‘吾之死,不忍見國破也!’”這裏的“豬兒、狗兒”可能暗指這些忠良之士以及那些為南唐在戰場上戰死的將士們。而“貓兒”可能是指那些有眼無珠、不會用人的大臣們,很可能包括了徐鉉等人在內。既是一種譴責,也是一種譏諷。 這首童謠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事物作比喻,通俗易懂,聲韻、格律也較講究,對孩子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被比之物與比喻本身相距甚遠,因而顯得晦澀難懂,不是成功的手法。
【今譯】
有了姑娘忘了家,後園桃李不生花。豬兒狗兒多死盡,貓兒眼病鼠難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