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隆和初童謠二則①

隆和初童謠二則①

升平不滿鬥,②

隆和那得久?

桓公入石頭,③

陛下徒跣走。④

雖複改興寧,⑤

亦複無聊生。⑥

——《晉書·五行誌》

【注釋】

①隆和——東晉哀帝司馬丕的年號,隻用了一年(362)。

②升平——東晉穆帝司馬聃的年號,時為357~361年。

③桓公——指當時晉的大臣桓溫,穆帝時為太尉,封南郡公,哀帝時封為大司馬等職。石頭——石頭城,即東晉國都所在地,今南京。 ④陛下——封建社會臣下對皇帝的尊稱。跣走——赤腳逃走。跣,音xiǎn(顯),光腳。

⑤興寧——晉哀帝年號,時為363~365年。

【賞析】

皇帝而有年號並且頻繁改元,是從好大喜功的漢武帝開始的。他在位五十四年,一共改元十次,先後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等名目。從他以後,老皇帝死了,新皇帝即位,都照例要改元一次,同一個皇帝在位期間,如果有了什麽喜事或災情,也要改元一次,把那些最動聽的好名目都弄來做年號,希望吉祥如意、長治久安。據不完全統計,從漢武帝到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僅“正史”記載的各個朝代皇帝所用的年號即在四百個以上。其中改元最頻繁的要數漢代和唐代,都在七八十次左右。而改元的“冠軍”要數女皇帝武則天。她在位二十年間,改元十七次,有時不到一年就要改元一次,什麽“如意”、“長壽”、“久視”、“大足”、“長安”,真是“天下好名她占盡”!這種愚笨的行為當然不能挽救皇帝終究滅亡的命運,也沒給他們帶來好運,倒是給當時和以後的人們留下一項沉重的負擔,直至今天,讀曆史的人還不能不忍受這種苦果的折磨,往腦袋裏裝這些無用的紀年“符號”。

皇帝們頻頻改元,希望從中撈到救命稻草,但有時弄巧成拙,反而成了諷刺的對象。這首童謠反映的就是這樣的情況。東晉末年,司馬氏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內部外部的力量都虎視眈眈,企圖取而代之。統治者希望靠改一個動聽的年號來苟延殘喘,但童謠卻對此給以無情的嘲諷。它一開始抓住“升平”這個年號的“升”字與度量單位的升鬥之“升”聯係起來,諷刺了“升平”的短命:一鬥等於十升,而升平這個年號隻用了五年,晉穆帝就死了,連一鬥的量都不滿,還說什麽“升平”呢。“隆和”是“興隆和平”的意思,也寄寓“長治久安”的希望在內。但是事實上,它也是短命的。據說,晉王朝的統治者聽到前麵一首童謠後,心裏老大不高興,所以隆和這個年號隻用了一年就不用了。“桓公入石頭”二句,指的是桓溫帶兵入京(石頭城),廢海公(晉廢帝司馬奕),立簡文帝司馬昱,專擅朝政的事。桓溫是晉明帝司馬紹的女婿,曆任高官,權大欺主。這二句以對比的形式寫出了非常時期君臣關係的顛倒,隱約透露出,權臣的肆威是皇帝江山不穩的原因之一。晉統治者改元為“興寧”之後,希望既“興”又“寧”,可以喘一口氣,也可聊以**。但童謠作者窮追猛打,馬上又創作出第二首童謠,指出即使改為“興寧”,也仍然是難以長久的。果然,哀帝改元後,不到三年便死去了,正是符合童謠反映的曆史事實的。

這兩首童謠是詛咒封建統治者最高當局的,雖不一定是人民的作品,但客觀上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從統治者聽到童謠而改元的事實也可看出它的強烈的戰鬥性。後來的《丹鉛總錄》引俗諺有:“亂王年年改號,窮士日日更名。”也頗打中要害。

【今譯】

說是“升平”,卻活不到滿一鬥的時間,叫做“隆和”又哪裏能長久 等到姓桓的來到石頭城,皇帝陛下就隻能打著赤腳狼狽逃命了。

雖然再改為“興寧”,也仍然會無法安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