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永 熙 中 童 謠①
永 熙 中 童 謠①
二月末,三月初,
桑生斐雷柳葉舒。②
荊筆楊板行詔書,③
官中大馬幾作驢。④
——《晉書·五行誌》
【注釋】
①永熙——晉惠帝的年號,時為290~291年。
②桑生句——這句原書無,據《太平禦覽》補。《古今風謠》引注曰:“別集明載‘三月初’下有‘桑條蓓蕾柳葉舒’一句。”斐雷,同蓓蕾。
③荊筆楊板——荊,指楚王司馬瑋。楊,指太傅楊駿。荊筆楊板行詔書,意即皇帝的旨意均出自二人手中。
④宮中大馬——指晉惠帝。因他姓司馬,故簡稱為馬。驢——笨驢,笨蛋。
【賞析】
這是一首難得的諷刺性童謠。它公然把矛頭指向最高統治者皇帝,把他比作呆頭呆腦的笨驢,而這個比喻對晉惠帝來,又是那麽確切、傳神,讀之真是令人拍案叫絕。
曆史上的晉惠帝,名叫司馬衷,是晉武帝司馬炎的第二個兒子。他在9歲時被立為皇太子,長大後朝廷內外都認為他不能勝任國事,晉武帝也有些懷疑他的能力。有一次,晉武帝故意提出一件事讓他決斷,他果然不知所措。他老婆賈妃就讓身邊的人代為答對,裏麵引用了許多典故。賈妃身邊有個叫張泓的近臣看了說:“皇上曉得太子不讀書,這件事宜就事斷事,不可多引書。”接著便代為擬了答文,讓他重抄一遍交上去。晉武帝看後認為不錯,心裏十分高興,對兒子的懷疑也消除了。這樣晉惠帝的太子位子總算保住了。俗話說:“知子莫若父。”但在這件事情上,“聰明的”晉武帝司馬炎竟然對兒子的作弊全無察覺,“上當受騙”,實際上也扮演了“笨驢”的角色。
由於司馬炎死得晚,司馬衷30歲那年才當上皇帝,但是,其笨驢本色卻絲毫未改。有一次,他在花園中聽見蛤蟆叫,對左右說:“這個叫著的東西是官府的還是私人的?”有人巧妙地答道:“在官地上叫的就是官府的,在私人地上叫的就是私人的。”後來,天下荒亂,老百姓多有餓死的,他知道這個情況之後竟然說:“他們沒飯吃,為什麽不吃肉醬呢?”就是這樣一個大笨蛋,居然也做了20年皇帝。但他名為至尊,實際始終是一個傀儡,把天下搞得一塌胡塗。先是由楊駿、司馬瑋專權,後為賈後所架空,再又有八王之亂,石超的緊逼京師等事,當時有童謠說:“宮中大馬幾作驢,大石壓之不得舒。”《晉書》本紀說他“及居大位,政出群下,綱紀大壞,貨賂公行;勢位之家,以貴陵物;忠賢路絕,讒邪得誌,更相薦舉,天下謂之‘互市’焉。”
這首童謠說的是司馬衷登位初期的傀儡生涯。“二月末,三月初,桑生斐雷柳葉舒”,可以如實地看作寫景,指萬物生長的春天,作為童謠借物起興的開頭;也可以解作30歲左右的司馬衷剛剛開始當皇帝的時候。“荊筆楊板行詔書”,說明他的大權旁落。詔書本應由皇帝來下,但現在卻由手下的大臣行使頒布權,他不過變成一個“橡皮圖章”、虛有其名而已。照曆史情況,楊駿專權在前,約有兩年時間。永平元年(291年),楊駿等人被誅,楚王司馬瑋入朝執政,隻過了幾個月,也被賈後殺死。童謠把“荊筆”放在前麵,是為了音韻的完美。
“宮中大馬幾作驢”,寫出了司馬衷愚笨、無用的本質,並給了無情的嘲諷。以馬比驢,也很令人覺得滑稽有趣。有人認為,司馬衷因為看透了宮廷鬥爭的凶惡和危險,所以故意裝癡賣傻,以求保身,也可姑備一說。但不管他是否真的笨驢,最後還是逃脫不了被殺害的命運,48歲時,終於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了。
中國曆代的皇帝,除了開國皇帝和少數“中興之主”政由己出、有所作為之外,實際上,有許多都是被手下的大臣、宦官、外戚等架空而當作傀儡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都是一批“笨驢”。因此,這裏的“宮中大馬”實指晉惠帝固然不錯,若看作是一大批“笨驢”皇帝的代名詞,也未嚐不可。
【今譯】
二月末,三月初,桑樹長出嫩芽,柳樹葉子也舒展開來了。皇帝的詔書不是出自楚王的筆下,就是楊駿所寫,那宮殿上端坐的司馬大皇帝幾乎變成一隻笨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