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漢末江淮間童謠①
漢末江淮間童謠①
太嶽如市,②
人死如林。
持金易粟,③
貴如黃金。
——《述異記》
【注釋】
①漢末——東漢末年。史夢蘭的《古今風謠拾遺》題作《江淮童謠》;“貴如黃金”作“貴於黃金”,《太平禦覽》引作“粟貴如金”。 ②太嶽——山名,泛指江淮一帶。有人認為是指泰山,說:“傳說泰山是收人魂魄的陰司。意思是說到陰司去的人像趕集一樣。”(陳鼎如、賴征海編:《古代民謠注析》。)但泰山距江淮甚遠,恐不確。 ③粟——小米,這裏泛指糧食。
【賞析】
東漢末年,政治腐敗,經濟崩潰。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一遇天災,更無法抵禦,賣兒鬻女、凍餓而死的不計其數。這首童謠以簡練的語言反映了當時人民悲慘的生活情景。“太嶽如市,人死如林。”一開頭便畫出了一幅饑民雲集、餓殍遍地的俯瞰圖:在太嶽這個地方,饑民聚集在一起,賣兒賣女或請求施舍,鬧嚷嚷、亂哄哄,猶如集市一般。但這還算是好的呢。更為悲慘的是城鄉大地,餓死的人已經多得像森林一樣了。這兩句連用兩個比喻,以動襯靜,從近到遠,就像電影中的鏡頭,由近景推到遠景,充分展示了這場災害的普遍性和嚴重性。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持金易粟,貴如黃金”,就是緊接上麵作出的回答。但它不是正麵講糧食奇缺,而是從交易的角度來極力形容糧食之貴:在糧食交易市場,黃小米已經貴得像金子一樣了。這樣寫,一方麵是緊扣上麵的“太嶽如市”,相互呼應,另外,也有著豐富的潛台詞:既然糧價這麽貴,有多少人買得起呢!那些沒有黃金買糧食的人今後的命運如何?當然也隻有餓死一條路了。這就從又一個側麵與“人死如林”作了呼應。
童謠所反映的情景在當時的社會很有典型性。因為江淮一帶,曆來都是糧食的主要產地,一遇災年,尚且如此,那麽,不如江淮一帶地方的人民是一種什麽情景,豈不是更不堪設想了嗎?據《後漢書》記載,當時的京城長安也出現了“穀一斛五十萬,豆麥二十萬,人相食啖,白骨委積,臭穢滿路”的可悲情形。在漢代,這樣的記載不止一次,如“王莽末,天下旱蝗,黃金一斤易粟一斛。”(《後漢書》第32頁)明帝永平年間,“豫章遭蝗,穀不收。民饑死,縣數千百人。”正因為如此,描述這種悲慘情景的歌謠屢有所見。如《述異記》記載:“袁紹在冀州時,滿市黃金而無鬥粟,餓者相食。人為之語雲:‘虎豹之口,不如饑人。’”又有《洛中童謠》:“雖有千黃金,無如我鬥粟;鬥粟自可飽,千金何所值!”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這首童謠所反映的生活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對我們認識封建社會是一種很形象的教材。
【今譯】
太嶽這個地方的饑民聚在一起好像集市一般,餓死的人像樹林一樣到處都是。拿錢去換糧食吧,一粒粒的小米簡直像黃金一樣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