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做且學,且學且做”

新聞記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須隨時注意學習,在實踐中增長才幹。用韜奮的話來說就是要“無時不在且做且學,且學且做”,永不滿足。韜奮自己搞新聞出版工作,並非“科班出身”,他的知識就是這樣邊幹邊學得來的。

新聞記者應該學些什麽內容呢?韜奮指出:“新聞學不外管理(營業方麵,如廣告、發行等等)和編輯二大部分。……關於編輯方麵的工作,雖有其特殊的技術,基礎仍在寫作能力和學識的充分修養。”後者,可以看作是韜奮對新聞記者的基本要求。

寫作能力的培養是記者的基本功。所謂寫作能力,對新聞記者來說,不僅僅是文字通順、詞能達意而已,而是有更高的要求。韜奮認為:“新聞事業不僅在報告,尤在指導”。所以,記者寫文章時,不僅要“迅速真確”,而且“須於每事之前因後果,作有係統有組織的敘述,尤其是關於國內或國際的重要問題或事故,編者須有曆史的眼光,平日的研究,明其原委,抉其關係,藉此灌輸一般國民以有條理的真確知識,因為無論何事之發生,決不是臨時從天上掉下來的,必有其所由來,亦必有其所趨向。”對於報紙的言論,韜奮要求更高。他說:“報紙的評論一方麵是代表輿論的,一方麵是指導民意的,至少也要給與讀者對某問題獲得多少知識或卓見。”“新聞記者——尤其是委身言論方麵的新聞記者,——應看清客觀的環境,消極方麵盡量暴露社會的矛盾黑暗,積極方麵指明社會走得通的出路。”因此,他要求主持論壇的主筆,“不但須有學問,須能文章,並須精銳遠大的眼光和見解,須有浩大的胸襟。”

學識修養的提高也是記者終生不可缺少的。記者在某種意義上也是雜家,懂得的東西越多越好。韜奮在剛接手《生活》周刊時。一個人用了十幾個化名,幾乎包了全期的文章,就得益於廣博的學識匪淺。他從中學時看《新民叢報》開始,就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凡遇著比較有精彩的刊物都很注意研究”。在出國流亡期間,他特別留心歐美資產階級的報刊和社會主義蘇聯的新聞事業,注意學習別人的長處和特點。這也是他辦的報刊越來越好的重要原因。

關於新聞工作的“特殊技術”,諸如標題的製作,新聞的編排,圖文的比例等等,韜奮在邊幹邊學中也提出了很多好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