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書情深

由於職業的關係,我對於與書有關的文字及其作者,總是懷有一種特別親切的感情,給予特別的關注。所以,數年前,當友人向我介紹蘇浙生同誌的《書之戀》時,我幾乎是一口氣把它讀完,並且將自己的讀後感整理成一篇書評發表在《文學報》上。也許由於這點“緣份”,這次蘇浙生同誌的又一本關於書的隨筆散文集出版時,讓我寫一篇序。我雖不擅於此,鑒於作者的一片熱誠,也隻能勉為其難了。

在商業大潮湧動的今天,我們常常看到不買書、不賣書以及不讀書之類令人沮喪的消息,但是,書作為一種精神食糧,畢竟是不能缺少的。當然,像蘇浙生同誌這樣嗜書、戀書,並且要與書“相伴到黃昏”的同誌可能不會太多,但他們的存在,對於像我這樣的編書和出書的人來說,不是一種最好的慰藉與最大的支持嗎?

作為人類知識的載體,書籍也真是一種奇妙的東西。憑著它,我們可以思接千載,精鶩八極,可以上天入地,超越生死,可以解憂去煩,樂而不疲,可以增廣見聞,陶冶性情。尤為奇妙的是,同一本書,在不同的人的心裏、眼裏,可以幻化出千百種色彩,讀出無數的結論來。即如此書中所談的種種書籍,不論是經典名著還是學人通論,多少年來不知有多少人讀過了,寫過了,但它們並不妨礙作者再讀,再寫,而且還是能夠讀出個性,寫出新意。這不是令人神往的事嗎?

我尤其感動的是作者對書籍的一往情深。他的這些文章,按照不同的主題分為五個部分,時間、地點、環境、內容和形式等都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是始終如一的,那就是愛書、戀書的深厚感情。他把書當作“戀人”,願與它形影不離,相伴到黃昏,並且處處將這種感情滲透在文章中,使人讀起來備感親切,深受感染。所以,盡管書中沒有多少高深的學問、深奧的學術,但是,仍然讓人愛讀,並且讀’了有所得。

(原文是為蘇浙生《相伴到黃昏》寫的序,亦曾刊載於《解放日報》,1995年12月31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