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音樂
古人曾用“衣、食、住、行”四個字來概括人類對物質生活的基本要求,“住”雖然排行老三,但仔細想想,其重要性是不亞於老大與老二的。因為,人的一生,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是用來睡覺的,而睡覺,一般情況下是在自己的住處:其餘三分之二的時間,讀書、辦公、穿衣吃飯,除了特殊情況是“露天作業”外,也是在一定的“住”處進行的。
可見,“住”的問題不可小覷。中外古今,人們在這方麵挖空心思爭奇鬥豔,變出了無數的花樣,直到今天仍沒有窮盡。不過,以前人們較多的傾心於帝王將相、達官貴人的居處,從皇帝生的宮殿、死的陵寢到官僚們的別墅莊園。都有人細加研究,但平民百姓的住處就似乎少有人關心。
正因為如此,陳從周教授等人提出的要就中國民居搞一本大型畫冊的選題,既讓人感到新鮮,又不能不令人擔心:老百姓的住房,搞得出什麽名堂嗎?難怪最初這個選題要受到一家專業出版社的拒絕了。但是,現在當我們看到這本由學林出版社出版、包括600多幅圖片、7萬多文字、厚300頁、重達二三斤的精美畫冊時,一切的疑慮都會自然煙消冰釋了。
這本畫冊所介紹的四合院、徽派民居、江南水鄉民居、土樓、閩粵僑鄉民居、台灣民居、“三坊一照壁”與“一顆印”、吊腳樓、窯洞、幹闌式民居、石構民居、土坯平頂民居、氈包和暖居等十幾類民居雖然遠未包盡我國各民族有特色的民居的全部,但足以成為它們的代表。從這些千姿百態的民居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地形、氣候、建築材料的差異,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風俗、文化、技術、氣質乃至宗教、民族、思維方式等等的差異。人類從“櫛風沐雨”到“擇木而棲”到住進各式各樣的房子,不僅是一部建築進化史,而且也是一部文化發展史。所以,陳從周教授強調:“建築史是文化史,民居建築也是文化。要介紹中國各地民居,必須聯係曆史、文化、宗教、風俗。這樣問題可以說得透徹一些,事物亦容易了解多了。”我覺得,他和潘洪萱、路秉傑教授在《中國民居》這本書中,是圓滿地達到了這個目的的。
陳從周教授認為:《論語》中說的“裏仁為美”,說的是富於人情味的居住區是美好的。因此,研究分析民居,也要從組成民居的中心思想“仁”字談起。就是說,凡是同類,同一祖宗的子孫,共同生活,不能互相殘殺,而要互相愛護,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當然,這也許是一個美好的理想,實際上我們的祖先並未做到或至少是並未完全做好。我們的詞匯中有“以鄰為壑”、“兄弟鬩於牆”之類的成語就是證明;書中介紹的不少民居在布局上實行的尊卑有別、長幼有序,也是並不那麽“仁”的體現。不過,“裏仁為美”的理想總是一個好的理想,今天,在我們以實現共產主義為理想的國家裏,應該設法且也有條件使之得到實現。不過,遺憾的是,我們今天的許多民居,不僅因整齊劃一的火柴盒式的公房而失去了其多姿多彩,而且因“獨門獨戶”的“獨特”設計思想,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友誼,已經不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而成了“比鄰而居,老死不相往來”了。同住一層樓的人,可以視同陌路;鄰居有事,可以視若無睹。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變得與築成這種民居的鋼筋水泥差不多了。幸乎?不幸乎?有誌於將來的新民居的設計者和居住者,不妨想上那麽一想。
這本書從簽訂協議到正式出版,整整費時十年。裏麵的幾百幅民居照片除台灣以外,都是金寶源先生親往全國各地實地拍攝的,其中甘苦,不必與外人道,外人也能想象得出。讀者諸君可以看到;有些民居已是半毀半存,有的也是斑駁陳舊,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了。說不定何時,它們就會永遠消失。那時,您就隻能從這本書裏來懷念它們的“昔日風采”了。
啊,中國民居,你這令人感歎的“凝固的音樂”!
(《博覽群書》199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