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姓名傳奇

前些天參加一個招聘活動,分數審核時一串串的名字與得分念得人昏頭昏腦,不過偶爾也會有個別奇特的名字會刺激人的興奮點,讓人拍案驚奇,如有一姓名為“王杲”的,“杲”字很少見,搞不清它的讀音,核分時就在哄笑聲中被念作“日木”,後來有人說應念作“gao”,唐時顏真卿有位堂兄叫顏杲卿,就是這個字,電腦輸入果然就是。

劉紹銘《取名的藝術》一文中,說鄭培凱《取名的學問》一文有“警世”作用,也引用了其中的一些例子放在自己的文字中,如說鄭氏小學時有一女朋友取名“槑”,是“梅”之異體,很是古雅,隻是沒有多少人能認識它,於是就“呆呀,呆呀”地呼喊她,而她的妹妹名“喆”,為“哲”之異體,比姐姐亦好不到哪裏去,常被人喊作“吉吉”,都是被文字害得淒慘。

當然這些都隻是姓名中文字讀音或書寫給當事人帶來了一些麻煩,字義方麵產生的影響在曆史或現實中亦為常見。唐時李隆基喜歡《道德經》,在狀元預選名單中忽然看到“常無名”三字,於是就欽點他為本朝狀元了。明朝嘉靖皇帝就因為晚上做了個西北方天上響著雷聲的夢,看到“秦鳴雷”的名字,也就錄取了他為狀元郎。而江蘇人“王國鈞”就很不幸,中了頭名狀元,慈禧太後因其名字卻聯想到“忘國君”三個字,狀元的事,就隻好泡湯。

還聽說過有人名字叫“胡冉”的,諧音了秦地方言“胡然”,就是說話不清楚,更有狡辯、強詞奪理的意思,每次選舉的時候,他的票數總是要高過長官票數的,大致也是一種心理暗示,迎合了大部分選民的惡作劇式的逆反心理期待,這件事就一直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像姓名這樣通過諧音表述,而產生歧義的現象,在生活中是非常多見的,也常常能滿足一種社會群體的心理愉悅感。

我的一位朋友曾經給自己的孩子取名“賽毛”,顯而易見就是要超過一位偉人的,但後來還是放棄了這個名字,我懷疑他覺得自己的目標定得有些高了。衡水張進良曾經寄我一冊他的《半瓶廬閑話》,裏麵有一則逸事說一鍾姓人家,生有雙胞胎,分別取名“鍾共”、“鍾央” ,到戶籍管理部門申報戶口的時候,終究還是被拒絕了登記。

這些都是姓名的傳奇故事,正是道可道,非常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