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怪事

晉穆帝永和九年,亦即公元三五三年,也就是書聖王羲之在春天召集謝安、孫綽等人蘭亭集會,寫下著名的《蘭亭集序》的這一年,中軍將軍殷浩北伐失利,冬天裏在河南許昌、洛陽一帶,七萬大軍大舉全敗,噩耗隨即傳至國都建康。殷浩的失敗,遭到征西大將軍桓溫的強烈指責,他即上疏請求朝廷流放殷浩到荒蕪之地。次年正月,迫不得已,朝廷隻好把殷浩削為平民,流放到東陽郡的信安縣,大致也就是今天浙江衢縣一帶。殷浩的人生軌跡從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殷浩北伐出征是在永和八年,據說出發前他從馬上掉落下來,就有些不祥之兆,但這樣一次建功立業的機遇,他已是爭取了好幾年。和他同樣爭取機會要領兵北伐的是桓溫,不過此時,桓溫因為平定了在四川立國的成漢政權,擁兵自大,已讓朝廷不放心起來,當時輔政的司馬昱等人,不隻平時刻意地培養殷浩與桓溫作對,這樣的機會自然還是為殷浩留著。晉穆帝一歲即位,永和八年也就十來歲的樣子,朝政當然是司馬昱等人說了算。在此時期,殷浩和桓溫兩股勢力矛盾激化,王羲之、荀羨等人還都寫信調和過,勸他們以江山社稷為重,但殷浩是置之不理的。殷浩的北伐失敗,使政局亦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因而在桓溫的壓力下,朝廷對殷浩的處置則是必然的,而後還有了桓溫的三次北伐,並一度獨裁朝政。

殷浩雖然不做官了,但卻無意中在文學上有了一個特殊的貢獻,亦即創造了“咄咄怪事”這個成語。在《世說新語》“黜免門”中,有一則故事說殷浩在信安,整天總是對空書寫文字。他曾經做過揚州刺史,這時揚州的故舊來看他,暗暗觀察,才發現他原來隻是寫“咄咄怪事”四個字。此後“咄咄怪事”被用為成語,就指令人驚異的怪事。

這四個字,“怪事”好解,“咄咄”二字理解起來就比較費力了。“咄”,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咄”為“相謂”,就是打招呼的意思。“咄咄”,是感歎聲、驚怪聲,在魏晉時期應是一個常用的語詞。《世說新語》“排調門”中,殷浩還有一句話使用了“咄咄逼人”這個詞語,亦能佐證它較為常用。比劉義慶編此書時尚早,王羲之的老師衛鑠,在《與釋某書》中說“衛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學衛真書,咄咄逼人。” 再早一點的西晉文學家陸機,有一首《東宮》詩裏寫到:“冉冉逝將老,咄咄奈老何!”也都使用過,大致都是表示感歎的聲調。至於此後,這個詞語的使用,就實在是發揚廣大了。

殷浩遭貶流放,其誌不伸,指空寫字,似乎在埋怨朝廷對他的處置是“咄咄怪事”,完全是一副神經質的樣子,尋求解脫。《世說新語》“文學門”中又說,他自徙居信安以後,才開始看佛經,還在佛經中下了二百個書簽做標記,準備和支道林辯論,並試圖把玄學理論與佛經結合起來,以佛經要義以尋求對於人生煩惱的解脫。然而這些舉動都沒有使他從悲傷中解脫出來,兩年多的時間,這位“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式的人物,終於死去了,才活到五十三歲。看起來亦應是咄咄怪事。

原文

【黜免28·3】殷中軍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排調25·61】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語。顧愷之曰:“火燒平原無遺燎。”桓曰:“白布纏棺豎旒旐。”殷曰:“投魚深淵放飛鳥。”次複作危語。桓曰:“矛頭淅米劍頭炊。”殷曰:“百歲老翁攀枯枝。”顧曰:“井上轆轤臥嬰兒。”殷有一參軍在坐,雲:“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文學4·43】殷中軍讀小品,下二百簽,皆是精微,世之幽滯。嚐欲與支道林辯之,竟不得。今小品猶存。